普京重大宣布,俄砸錢搞核動力“海燕”是無限射程,還是無限尷尬?
俄羅斯總統普京最近又放大招了:宣布“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成功測試,飛行1.4萬公里、空中盤旋15小時,還自夸這玩意兒能“繞地球兜一圈再扔核彈頭”,號稱“風暴海燕”能輕松閃避任何導彈防御系統。聽起來像科幻大片里的超級武器,但西方專家們卻集體翻白眼:這導彈亞音速飛行、噴著輻射尾氣,脆弱得像個“玻璃大炮”——探測起來易如反掌,飛得越久越像移動靶子。
![]()
為啥俄羅斯還死磕這項目?是戰略天才,還是“面子工程”?
普京在電視講話中眉飛色舞:“這是獨一無二的武器!”據俄羅斯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匯報,這次10月21日的試射堪稱完美:導彈從地面發射,在50-100米低空貼地飛行,靠微型核反應堆驅動,射程理論上“無限”,能攜帶核彈頭在高空“閑逛”數天,然后低空繞地球一圈,甩掉雷達、躲避攔截,最后精準砸向目標。
北約給它起了個詩意綽號“SSC-X-9 天降”,國際戰略研究所估算,其實際射程輕松破2萬公里,從俄羅斯本土就能直搗美國后院。
俄軍事專家阿列克謝·列昂科夫2019年就放話:這導彈不是主力殺手,而是“收尾高手”等洲際彈道導彈先轟炸完敵方防空網,它再低調出場,專治指揮所、工廠和發電廠,把對手“踹回石器時代”。
![]()
美國空軍2020年報告也承認,如果真部署,它將給莫斯科添一把“洲際級瑞士軍刀”。那么,“海燕”哪,你真就這么牛嗎?答案是非常尷尬 。一是亞音速飛行讓它像鴨子在湖上溜達,雷達一掃就現形;飛行時間長,還會沿途噴射過熱放射性空氣,等于自帶“熒光標記”——環保組織估計,它飛一圈能污染半條航道。
更尷尬的是測試記錄:2019年白海爆炸,5名核專家喪生,輻射泄漏鬧得雞飛狗跳;普京雖追授他們國家最高獎,但美國情報直指這是“海燕”翻車。2023年普京才勉強宣布“成功”,2024年美研究者還扒出其潛在部署地,莫斯科北邊的核彈頭倉庫。
核威脅倡議組織2019年報告調侃:它能“低空繞地球、避開地形、扔彈頭到隨機坑里”,但前提是別半路“核泄漏自爆”。俄羅斯自家軍刊2021年也承認,高度雖低,但脆弱性高——一旦被鎖,傳統防空系統分分鐘教它做人。
![]()
那俄羅斯為啥不撒手?這導彈2018年普京首次亮相,就定位為“反美導彈防御殺手锏”——美軍星球大戰系統再牛,也擋不住這“永動機”。在當下地緣緊張局下,它象征俄羅斯“不服輸”的科技肌肉:無限射程等于全球投送自由,核動力雖不靠譜,但至少在紙面上讓對手睡不著覺。部署后它能從任何俄基地起飛,打擊美歐目標,補足傳統導彈的“燃料瓶頸”。
當然,盡管普京吹得天花亂墜,西方懷疑聲浪不絕,仍視其為“高風險低回報”。輻射污染自損八百,脆弱性讓它更像“自殺式威懾”。但對克里姆林宮來說,這或許就是魅力:不完美,但足夠嚇人。未來呢?如果“海燕”真展翅,全球軍控談判又得雞飛狗跳;若繼續翻車,俄羅斯的“核威懾夢”怕是得再等等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