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北京森林百鳥音樂會在豐臺區蓮花池公園奏響。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2025年,全市記錄到的陸生野生動物已達620種,與2024年相比新增8種。黑鸛、褐馬雞等“國寶級”物種野外種群持續增長。
![]()
音樂會以器樂演奏、歌曲演唱、口技、舞蹈等多元藝術形式,展現著鳥之美、鳥之韻、鳥之趣、鳥之情。其中,原創樂曲《山水》以二胡、琵琶攜提琴等樂器交織共鳴,展現了清晨溪谷間萬物復蘇的靈動場景:初啼的鳥鳴迎著朝陽打破山谷中的靜謐,萬千聲鳴叫如碎錦般鋪展開來,呈現了一幅充滿自然意趣的詩意畫卷。
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處副處長郭楊介紹,本市積極打造“花園四季?京華飛羽”品牌,北京森林百鳥音樂會就是“京華飛羽”品牌活動之一,目前已連續舉辦兩屆,今年的藝術形式更加豐富。“在古代,我國有很多以自然為元素的樂曲,比如《高山流水》,充分證明了鳥類、森林、音樂有著緊密的聯系。我們希望以音樂的形式向廣大市民宣傳野生動植物保護的重要性,與市民一起攜手共建花園城市和生物多樣性之都,共同維護首都的生態環境。”
近年來,隨著造林綠化、生態修復、濕地恢復等工作不斷推進,北京全市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44.95%。總面積3680平方公里的79處自然保護地串聯成網,編織成一張覆蓋京華大地的“生命共同體”網絡。同時,北京還在城市公園、林地綠地等區域內,通過保留枯木落葉、恢復鄉土植被、搭建本杰士堆和昆蟲旅館、懸掛人工鳥巢、改造小微濕地等措施,建成自然帶558處,為松鼠、鳥類等城市中的野生動物留下棲息繁衍空間。北京已獲評全球“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作為首都市民的綠色家園、野生動植物的生態樂園,首都北京正在向“生物多樣性之都”大步邁進。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斌
編輯/汪浩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