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賓敘州區(qū)青龍村10組的村民愁壞了:10年間兩次集資30萬元,想把3公里的泥濘路硬化,結(jié)果路沒修不說,10位去世的村民還被按半個人頭收錢。村委會說總造價要300萬,30萬只夠零頭,資金缺口達(dá)200萬;街道辦則表示正在爭取上級補助。一邊是村民出行難、質(zhì)疑集資款用途,一邊是基層單位的資金難題,這事到底該咋解決?咱們掰開揉碎了說,還得聊聊里面的法律和情理問題。
一、村民的糟心事:10年等不來硬化路,去世的人還要出錢?
咱先說說村民們的遭遇,換誰都得著急上火。
青龍村10組有59戶、200來口人,村里有條3公里長的毛坯路,是大家出行的主要通道。可這條破路,一到下雨天就變成“水泥路”——全是泥和水,面包車、三輪車經(jīng)常打滑翻車,小轎車根本不敢開。這日子,一過就是10年。
為了修路,村民們先后兩次集資:2014年每人交了600元,2022年每人又交了1000元,總共湊了30萬元。本以為錢交了,路就能修,結(jié)果左等右等,等來的全是“空頭承諾”:2024年初說下半年動工,下半年推2025年上半年,上半年又說今年下半年,前段時間問,直接推到明年了!
更讓村民想不通的是兩件事:一是這10年里,村里有10位老人去世了,他們生前都交了集資款,到死都沒盼來硬化路;二是2022年第二次集資時,這些去世的人居然還要按“半個人頭”出錢,比如每人該交1000元,去世的人家人得補500元。有村民吐槽:“我父親2021年就走了,女兒戶口不在組里,倆人均按半人出資,我們家相當(dāng)于多交了一份‘冤枉錢’,可路影都沒見著,這錢到底花哪兒了?”
反觀隔壁組,早就修好了平整的硬化路,唯獨他們組被“遺忘”,村民們心里能平衡才怪。
![]()
二、官方回應(yīng):30萬只是零頭,資金缺口200萬!
面對村民的質(zhì)疑,村委會和街道辦也給出了回應(yīng),核心就倆字:沒錢。
村委會負(fù)責(zé)人說,他們找了兩家施工單位報價,最低每公里96萬,3公里下來總費用得300萬左右,不光是鋪路,還得修堡坎、挖水溝、裝涵管和護欄。村民集資的30萬,一分沒動,全存在街道辦財政所的專戶里,是專款專用的。目前敘州區(qū)交通部門每公里能補25萬,3公里就是75萬,剩下的200萬左右得靠趙場街道辦籌集,缺口太大,所以一直沒動工。
至于“去世者按半人出資”,負(fù)責(zé)人解釋,這是村民代表大會定的規(guī)矩:去世的人雖然不在了,但土地和山林還在組里,能享受公路帶來的收益;而新出生的人沒有田土,所以兩者都按半個人頭出資,不是村委會單方面決定的。
趙場街道辦補充說,這條公路原本是2009年企業(yè)為運輸修建的,后來損毀嚴(yán)重。2014年他們爭取了“一事一議”項目,把其中6公里拓寬鋪了碎石,但10組的3公里沒在規(guī)劃里。2020年的金土地項目,也沒覆蓋到這段路。2022年村民集資后,他們也勘察設(shè)計過,但一直沒拿到上級的硬化補助資金,所以修不了。之前有村民要求退款,經(jīng)戶長和代表會議討論,決定暫不退款,繼續(xù)爭取資金。
三、法律+網(wǎng)友熱評:集資款能退嗎?誰該為“爛尾路”負(fù)責(zé)?
這事一曝光,網(wǎng)友們吵翻了,還牽扯出不少法律問題,咱們一個個說清楚。
先聊法律:村民能要求退集資款嗎?
從法律角度看,村民集資修路屬于“自愿出資、共同受益”的民事約定,關(guān)鍵看兩點:
1. 集資款是否專款專用:如果確實存在挪用、截留,村民有權(quán)要求退款,還能追究相關(guān)人員責(zé)任;但如果真像官方說的存在專戶、沒動用,退款就得按約定來。
2. 約定的修路目的是否能實現(xiàn):如果因為資金缺口長期無法動工,屬于“履行不能”,村民可以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協(xié)商退款,或者變更用途。
另外,“去世者按半人出資”的規(guī)定,只要是經(jīng)村民代表大會民主決策通過的,且程序合法,就對村民有約束力,但如果有村民當(dāng)初明確反對,或者決策程序不規(guī)范,也可以提出異議。
再看網(wǎng)友觀點:一邊倒吐槽,也有理性聲音
- 網(wǎng)友A:“10年啊!人生有幾個10年?集資款專款專用是底線,但不能拿‘沒錢’當(dāng)借口,200萬缺口就一直拖著?基層得主動想辦法啊!”
- 網(wǎng)友B:“去世的人還要出錢?這規(guī)矩也太離譜了!土地山林受益?人都不在了,受益啥?明顯不合情理!”
- 網(wǎng)友C:“集資款沒挪用是好事,但村民的核心需求是修路,不是存錢。既然短期內(nèi)湊不齊200萬,為啥不能先退款,或者分階段修?總比一直耗著強。”
- 網(wǎng)友D:“基層爭取資金確實難,但不能讓村民為‘政策缺口’買單。要么盡快湊錢修路,要么爽快退款,反復(fù)拖延只會寒了民心。”
- 網(wǎng)友E:“關(guān)鍵是信息要透明!30萬還在不在?爭取資金的進(jìn)度咋樣?得定期跟村民通報,別讓大家蒙在鼓里。”
結(jié)論:10年等待何時休?你支持退款還是繼續(xù)等?
修路本是民生好事,結(jié)果因為資金缺口,變成了“拉鋸戰(zhàn)”。村民10年的等待、兩次集資的信任、去世者按半人出資的爭議,核心都指向“盡快解決出行難”。
官方說集資款沒挪用、正在爭取資金,這是底線,但“一直等”顯然不是辦法。到底該繼續(xù)籌集資金硬修,還是先把集資款退給村民?“去世者半人出資”的規(guī)定是否該調(diào)整?基層在爭取項目資金時,能不能有更靈活的方案?
歡迎在評論區(qū)聊聊你的看法:你覺得村民該堅持等修路,還是要求退款?“去世者出資”的規(guī)矩合理嗎?基層該如何平衡民生需求和資金難題?快來一起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