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國際上演一場赤裸裸的“搶劫”大戲:
荷蘭政府以“安全威脅”為由,
對中國芯片企業——
營收147億的安世半導體公司,
資產、知識產權、業務凍結一年。
這事之惡劣程度,
連官媒用的詞都是“明搶”。
![]()
到底發生了什么?
為什么荷蘭突然對這家公司動手?
這事針對的主角,
是中國一位“芯片之王”:
張學政。
![]()
張學政,山溝里走出的客家人,
大學畢業當了工程師,
2006年帶著10萬資金創業,
成立聞泰通訊,
進行了一場人生豪賭的創業之旅。
他贏了。
在電子產業野蠻生長的年代,
入場即暴富,
畫張圖紙就能賺錢。
張學政的公司,
設計的第一個手機主板一炮而紅,
當月銷量突破20萬臺,
打破當時國內單款手機的月銷紀錄。
后來,
整個主板出貨量達到1800萬臺,
創造出手機業界的神話。
從此,張學政一戰成名,
一年后,
他再度站在時代巔峰,
和展訊合作開發出了,
全球第一款單芯片“雙卡雙待”主板。
那個時候,
市場主流還是“雙芯方案”,
他直接讓“雙芯”成為過去式,
聞泰通訊,
由此成為國內最大的IDH廠商。
(IDH,
是上游IC原廠與下游整機企業間橋梁)
但此時,危機已來。
![]()
2007年,
蘋果公司推出第一款智能手機,
為功能機敲響了喪鐘。
當看到公司利潤率驟降55%,
張學政明白,舊時代結束了,
要想活下去,就必須轉型求生。
2008年,
他將全部身家7000萬美元,
投資到聞泰手機產業化建設中,
但那個時候,
很多人并不看好他的決定。
諾基亞仍是手機產業龍頭,
蘋果又占據了半壁江山,
就聞泰手機這樣的,
要在ODM(手機原始制造)中,
占一席之地,談何容易。
張學政卻是鐵了心,
推出從手機設計到采購、
整機制造、生產一條龍服務。
最初,聞泰的確無人問津,
轉折出現在2013年。
小米手機找上門來,
說要做一款千元以下的智能機,
價格壓這么低,還要智能,
張學政當機立斷就同意了。
沒多久,
從主板設計到生產,
全由聞泰操刀的“紅米”手機橫空出世,
這是一次劃時代的合作:
破天荒把智能手機價格拉到千元以下!
這款手機一經推出,
迅速成為現象級產品遭遇哄搶,
短短一年,出貨量破億,
張學政的聞泰手機產業,
成為中國第一家,
擁有完整ODM能力的手機制造商。
也是全球最大手機ODM廠商之一。
![]()
三年后,除了蘋果之外,
華為、聯想、魅族等,
幾乎所有手機品牌,
都是聞泰的客戶,
千元機市場,
基本被張學政壟斷。
眼看通訊行業形勢一片大好,
身價水漲船高,
可他卻無比地焦慮起來:
OBM業務雖然如日中天,
但猶如水中浮萍,
命運不可預測。
因為這個行業門檻低,
如果有其他后起之秀,
一旦在利潤方面展開角逐,
市場那么透明,聞泰將搖搖欲墜。
張學政思來想去,
選定了一個門檻極高,
但也極冒風險的路:跨界半導體。
這一行業,
具備技術深度和產業控制力,
是個長遠打算。
可是,他沒有這方面的運作經驗,
唯一辦法,
就是并購一家半導體公司。
最終,
張學政看中正在出售的安世半導體。
安世,
源自荷蘭恩智浦旗下的歐洲公司,
擁有完整的技術體系,
和全球化的銷售網絡。
如果能拿下安世,
等于直接進入了全球半導體市場。
可是這事,幾乎不可能實現。
因為數據擺在那里,
安世半導體估值300多億,
就算賣掉整個聞泰也不過200億,
要對這樣的龐然大物實現并購,
這事怎么想都不可能。
但張學政偏要迎難而上,
為實現這場驚心動魄的“蛇吞象”,
他在資本上的騰挪閃轉堪稱絕妙。
組成產業聯合體,
先以百億高價,
拿下安世三分之一的股權,
接著通過境內外相關基金收購,
獲得剩下的股權。
憑這一系列運作,
張學政成功實現了“蛇吞象”的奇跡。
![]()
他先后斥資330億真金白銀,
這是迄今為止,
中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
最大的跨國并購案,
同年3月,
張學政出任安世CEO,
成為掌舵全球一線半導體公司的,
第一位中國老板。
但這起“蛇吞象”的冒險,
收購只是開始,
真正的挑戰還在后頭。
安世雖然是國際知名公司,
可事實上一直在走下坡路,
運營情況也不好,
可以說處于破產邊緣,
否則也不會掛牌出售。
而張學政這個做代工的中國企業家,
能管好歐洲半導體公司嗎?
質疑聲如潮水般涌來。
時間告訴了所有人答案。
2019年,
歐洲人掌舵時的安世半導體,
在全球功率器件公司中排名第十一,
2023年,
張學政掌舵下的安世,
已排升至全球第三,中國第一。
尤其是分立器件,
更躍居全球第一,
他也多了個“芯片之王”的稱號。
2024年,
安世半導體收入規模約147億元,
歐洲高管對于張學政心服口服,
親口承認:
“半導體業務在并購后發展出色,
長期跑贏市場,
這主要歸功于張學政的有力支持。”
看來,無論是智慧還是能力,
中國人對于企業的領導,
完全不輸于甚至強過外國人。
可這樣的出色,
也為日后危機埋下了伏筆。
![]()
2024年,
聞泰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
這對公司的ODM業務造成致命打擊。
張學政果斷出售ODM業務,
全面聚焦半導體,
以壯士斷腕的魄力,
親手割舍創業18年的“根基”。
此后他全力壯大安世,
發展第三代半導體、
研發模擬芯片,成為他新的追求。
可惜的是,
安世半導體已在不知不覺中,
成為地緣政治棋盤上敏感的棋子。
近幾年來,科技圍堵愈演愈烈,
西方輿論中,
將中資收購歐洲公司視為潛在威脅。
尤其是安世半導體,
被貼上了“中國力量”的標簽。
2025年6月,
美國突然點名安世半導體,
9月底,荷蘭就動手了。
荷蘭政府,
以一句“供應鏈關乎國家安全”,
強行接管安世半導體,
并凍結其資產、知識產權,
還宣布解除中國人張學政,
在安世半導體的一切職務。
中國人耗了8年心血,
斥資330億救活的企業,
就這么被明搶了。
而這,
根本不是單純的半導體商業糾紛,
背后其實是一次精心計算的試探!
眼下,
科技領域博弈已進入深水區,
每一個針對性的舉動,
都是不同尋常。
看看西方對俄羅斯資產的態度,
直接凍結俄3000億歐元外匯儲備。
他們已經撕破了最后的偽裝,
赤裸裸的搶奪。
如今,這種強盜行為和邏輯,
正在被系統性地應用到中國身上。
荷蘭被推出來當這個“馬前卒”,
因為德國美國和日本,
都在華有大量投資,
而荷蘭相對依賴較小,
而且手握ASML光刻機這個籌碼。
明搶安世半導體,
解除張學政的職務,
只是先試試刀,
如果嘗到了甜頭,
那后面必然開始瘋狂復刻這種做法。
因為中國在海外的資產規模,
超過了10萬億美元!
成為國際資本關注的目標!
![]()
以冷戰法律強奪控制權,
暴露了西方對中國資產的掠奪意圖,
更暴露了其真實的嘴臉:
一直吹捧的什么契約精神、
什么現代法治、
什么私人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其實不過是給強盜,
披上了一層好看的外皮而已!
而這一次,
他們打錯了算盤。
為捍衛“誰資產誰說了算”的底線,
中國出手了,
10月9日連發四大公告,
但凡產品中含中國稀土超0.1%,
必須向中國申請出口許可。
中國在稀土領域的產量,
達到了全球的90%,
沒有光刻機能繞開稀土獨立生產。
“精準打擊痛處”,荷蘭這下慌了,
其經濟事務大臣請求約見中方代表,
就安世半導體一事談判,
以解決斷供危機。
更糟糕的是,荷蘭這一搶,
直接把歐洲車企坑慘了。
安世半導體芯片廣泛應用于汽車,
因為它的停擺,
大眾、寶馬等歐洲車企,
聯名警告將停產,
寶馬光一個月就損失了10億歐元。
網友調侃:
“殺敵一千,自損一萬,
荷蘭政府和ASML為什么要這么干。”
“不知道啊,
它突然就朝著自己的肚子捅了一刀。”
這就是濫用“國家安全”的代價:
你破壞了規則,
別人就不會再跟你講規則。
![]()
唐太宗說過:
“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 。”
荷蘭明搶這個事,
和當年八國聯軍侵華本質一樣惡劣,
一看到我們有好東西,
就忍不住要伸手。
但不同的是,今天的中國,
早已不是百年前那個積貧積弱的中國,
我們有足夠的底氣,
面對一切圍堵打壓,
中國,
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誰在破壞規則,
誰就在埋葬未來,
時代會見證,
今時今日的明火執仗,
是美西方優勢崩塌的最后哀鳴。
正如張學政和聞泰科技聲明所言:
暫時的寒流擋不住產業向上的力量,
一時的不公壓不垮堅守正義的決心,
規則終將戰勝偏見,
相信正義終將如期而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