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韓國承辦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落幕,李在明和高市早苗舉行了多次會面。隨后,李在明在記者會上講述了他和高市早苗的交流,他表示:和高市早苗的交流感覺很好,所有的擔憂都消失了。
這種表達,在歷史上所有的韓日高層會晤中極其罕見,要知道8月份李在明在白宮會見特朗普時,還提到了慰安婦的問題,現在這個轉變讓人想不到。
![]()
高市早苗的“討好型”風格,讓李在明產生好感
其實,與其說李在明對日本產生了“好感”,不如說他看清了高市早苗政府的務實轉向,更找到了韓日合作的利益契合點。
這位被視為安倍晉三嫡系繼承人的日本首位女性首相,在野時因頻繁就歷史問題發表強硬言論,一直被韓國輿論歸為“對華對韓強硬派”。
但成為首相后,她的立場卻悄然軟化——不僅取消了原定的“拜鬼”計劃,叫停了內閣成員的敏感竄訪安排,在首次韓日高層會談中還主動提及應積極利用穿梭外交加強溝通。
![]()
當前東北亞局勢復雜多變,美國對盟友的“安全承諾”越來越多地附加經濟條件。在這種背景下,韓日若繼續陷入歷史爭端,只會各自削弱在區域事務中的話語權。高市早苗在會談中對“穿梭外交”的積極回應,實際上給了李在明一個推進務實合作的臺階。
畢竟比起石破茂時期低調防范的模糊態度,高市這種“明確示好”的姿態更讓韓國覺得有合作抓手。
還有個容易被忽視的細節:李主動提出和日本首相要頻繁往來,明年要訪問高市早苗的家鄉奈良縣,高市早苗表示歡迎。李在明的這個態度可能也超出很多韓國人的想象吧?
奈良作為日本傳統文化重鎮,同時與韓國慶州等文化名城有著歷史淵源,選擇這里作為訪問地,既能通過文化共鳴緩和民間對立,又能以“私人情誼”為政治合作鋪路。
不僅如此,他在媒體提到這么一句“發現我們有著完全相同的想法,我覺得他是一位非常優秀且出色的政治家”。
比起來日本前首相,李在明從來沒有夸過石破茂是個高明的政治家。
![]()
高市與石破的風格一點不一樣
石破茂時期其實是“穩健派路線”。2024年接任首相的石破茂,上是自民黨在選舉失利后的“修復型領導人”,面對眾參兩院均無絕對多數的困境,他的核心策略是求穩。
在對華對韓關系上,石破走的是務實合作+低調防范的路線:公開場合從不提刺激性言論,多次強調“要與中國保持建設性關系”,內閣關鍵崗位也多安排非意識形態濃厚的人物,盡量避免雙邊關系生變。
但這種“老好人”風格的問題在于,缺乏明確的合作信號,導致韓日關系始終在“不冷不熱”中徘徊。
再看高市早苗的這種作風,這簡直是石破茂的反面。這位日本史上首位女性首相,上臺之初就面臨執政聯盟決裂、黨內逼宮的困境,首相大位坐得并不穩。對她而言,外交不是“錦上添花”,而是“保命籌碼”,所以形成了極具個人特色的“討好型外交”。
![]()
特朗普10月底訪日的場景,把這種風格演繹到了極致。為了鞏固日美同盟這個“基本盤”,高市早苗在會談中直接拋出“大招”:不僅送上前首相安倍晉三用過的高爾夫球桿和松山英樹的簽名球包,還公開表示要推薦特朗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理由是他“為中東停火和東南亞和平作出歷史性貢獻”。
這種近乎“捧殺”的姿態,讓日本民眾直呼“過于夸張”“丟盡臉面”,但效果立竿見影,特朗普當場稱贊她“會成為最偉大的首相之一”,還爽快簽署了稀土供應鏈合作和關稅協議。
看看,高市早苗把外交玩到了極致,跪舔一下又如何。
![]()
所以對韓國,高市早苗同樣拿出了“超規格禮遇”。10月30日的韓日會談后,在會場內完成握手合影的她,突然轉身向韓國國旗鞠躬。雖然韓國內部有作秀的質疑,但沒人能否認這份用力過猛的尊重。比起石破茂的克制低調,高市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示好,顯然更對李在明的胃口。
這種“能屈能伸”的風格,恰恰是當前韓日關系破冰最需要的。
韓日走近但存隱憂,中日關系怎么樣?
我猜測,短期內,韓日關系大概率會持續升溫,甚至可能出現一波“合作小高潮”。最直接的動力來自雙方的利益互換:韓國需要日本在半導體材料、汽車零部件等領域的技術協同,以應對全球供應鏈重組;日本則需要韓國在朝核問題上的信息共享,以及在應對中國影響力時的呼應。
如果明年李在明訪問奈良縣的行程,大概率會成為雙方展示合作成果的“舞臺”。
![]()
不過他們的態度,還有個隱藏變量,那就是要看美國的態度。高市對特朗普的“極力討好”,李在明此前在白宮的“歷史問題表態”,都是在迎合美國的區域戰略。
如果美國希望韓日加強合作以制衡地區大國,會持續施壓推動雙方走近;但如果美國為了自身利益(比如貿易談判)需要“拉一個打一個”,韓日關系隨時可能被“潑冷水”。畢竟從特朗普政府近期的動作看,利益優先永遠是第一位的,盟友關系只是工具。
那么高市早苗這樣的風格,對中國怎么樣?
我覺得還是要留個心眼,她從在野時就鼓吹“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公開支持修憲擴軍,這些核心立場從未改變。組閣時她任命保守派木原稔為官房長官,卻讓中間派茂木敏充留任外相,這種“保守派掌舵、務實派執行”的安排,本身就說明她在平衡意識形態和現實利益。
![]()
更值得注意的是,她在對華示好的同時,還在暗中布局:10月底剛和中方會晤,就與菲律賓簽署“物資勞務相互提供協定”,允許兩國軍隊互相支援,而菲律賓近期在南海頻頻挑釁,日本此舉的針對性不言而喻。
不過從實力對比看,中國經濟總量已超日本3倍,軍事差距更明顯,就算關系生變,焦慮的恐怕還是日本這邊。
在國際政治的棋盤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韓日關系的“暖意”能持續多久?還很難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