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圈突然炸了鍋!韓國和美國剛敲定的新貿易協定里藏著“反轉大招”,特朗普之前硬要韓國一次性掏出3500億美元現金換低關稅的要求,居然被繞過去了。
更刺激的是,消息一出韓國車企直接嗨了,現代汽車盤后股價飆漲13%,這波操作屬實讓外界看呆了眼。
這事兒得從雙方的核心博弈說起。一開始美國放出話,韓國想拿到15%的汽車低關稅,就得先交3500億美元“保證金”,這要求當時把韓國逼得夠嗆。
![]()
畢竟真要一次性拿這么多現金,韓國外匯市場非得亂套不可。好在最后談成的方案換了路子,這3500億變成了分拆的投資計劃,其中2000億是現金直接投資,1500億則是專門給“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MASGA)計劃的資金。
最關鍵的是,這錢不是說給就給。韓國和美國約定,2000億現金投資的年度撥款上限設為200億,而且是分階段用非市場化方式支付,協議有效期到2029年1月。
更貼心的是,要是外匯市場不穩定,韓國還能申請調整支付的時間和金額。韓國總統國家政策室主任金容范說,就沖這條款,他們的協議比日本和美國簽的還劃算。
協議里的風險防控細節做得挺細。即將簽署的諒解備忘錄里明確,韓國可以先評估項目商業可行性,這樣能盡量避免大虧,還能收回投資資本。
利潤分配也有說法,本金利息沒還完之前是五五分,要是20年內大概率還不清,條款還能調整。
至于1500億的MASGA資金,不是直接給現金,而是可以拿貸款形式投放,比如給造船業搞長期融資和貸款擔保。
兩國還專門設了個新委員會管資金用途,由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和美國商務部長一起牽頭。 這事兒對韓國車企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
要知道,之前雖然7月底就有初步協議,但現代和起亞一直還在交25%的高關稅。
就拿現代Avante車型來說,25%的關稅讓車價漲到2.76萬美元,比享受15%關稅的豐田卡羅拉貴了1520美元,只能自己貼錢吸收成本維持市場。
數據顯示,要是這25%的關稅一直不變,現代每年得虧6萬億韓元(約43億美元),起亞也得虧4萬億韓元。
光是今年第二季度,兩家就已經虧了1.6萬億韓元,第三季度原本預計要漲到2.5萬億韓元。 現在關稅降到15%,跟豐田、大眾這些競爭對手站在了同一起跑線,車企總算松了口氣。
現代汽車盤后股價直接沖到283500韓元,漲了13%,起亞也漲了10%。現代很快發了聲明,說感謝政府談判時的努力,之后會好好抓產品質量和技術創新,盡量減少關稅的影響。
不過這協議的落地也不是一帆風順。9月的時候還有消息說,因為美國已經先給日本降了關稅,韓國車企看著自己還沒落實的15%稅率,急得不行,擔心市場被日本車企搶走。
畢竟今年3月到8月,韓國對美汽車出口已經連降6個月,8月降幅都到15.2%了,而美國可是占了韓國汽車出口的四成份額。好在這次協議細節敲定,算是穩住了局面。
![]()
韓美這波貿易談判,把“一次性付款”改成“分期投資”,既滿足了美方訴求,又給韓國留了緩沖空間。
李在明在澄清韓美同盟重要性的同時,始終未放棄對華合作的可能性,甚至在訪美期間同步派特使團訪問中國。
這種平衡外交策略,為中韓后續在經貿、產業等領域的進一步合作預留了空間,而這正是特朗普試圖切斷的 “中間道路”,其失敗也讓中國得以繼續維持與韓國的良性經貿互動。
對車企來說,關稅降低直接緩解了虧損壓力,股價上漲就是最直接的反應。說到底,貿易談判里的靈活變通,往往能實現雙贏的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