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祖文化賦能全球紅樹林保護與利用論壇開幕
東南網莆田11月1日訊(金晶晶 江瑞鑫 文/圖)金秋送爽,丹桂飄香。11月1日下午,媽祖文化賦能全球紅樹林保護與利用論壇在莆田湄洲島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永久會址開幕。作為第十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分論壇之一,本次論壇以“弘揚愛和善 保護紅樹林”為主題,匯聚來自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等多國專家,以及兩岸科研機構代表,通過實地考察、科普交流、主旨演講、高端對話等多元形式,共商全球紅樹林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大計。
![]()
主旨演講
當天會議聚焦紅樹林保護修復及科研科普交流,分主旨演講與高端對話兩大板塊深度推進。在主旨演講環節,印度尼西亞科學院院長、院士、國際林業研究中心-世界農林業中心(CIFOR-ICRAF)首席科學家丹尼爾·穆爾迪亞索,國際紅樹林中心臨時秘書處秘書長、中國濕地保護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鮑達明,臺灣“中研院”退休研究員、臺灣濕地學會創始人陳章波等13位海內外專家,圍繞面向全球氣候治理的藍碳話語構建、國際紅樹林保護行動計劃、各國生態修復實踐、中國保護策略與北緣發展、紅樹林碳匯前沿探索,以及媽祖文化與生態系統服務的融合等多重維度分享見解,系統呈現了從科學研究到文化賦能、從技術突破到社區參與的全景式探索。
![]()
高端對話
隨后的高端對話中,海南大學教授、海南大學原副校長、海南師范大學原黨委副書記刁曉平,清華大學教授、海南國際藍碳中心首席科學家林光輝,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始創主任、廣西海洋科學院首任院長、二級研究員范航清等嘉賓,分別從地方實踐、科研支撐、生態企業和公眾參與等多維度建言獻策,凝聚起“科學保護、文化引領、多方協同”的共識。
期間,與會代表還共同宣讀《媽祖文化賦能紅樹林可持續發展湄洲島倡議書》,呼吁全球攜手推進紅樹林保護事業。
值得關注的是,紅樹林素有“海岸衛士”和“生態綠肺”之稱,在維護生物多樣性、抵御海洋災害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媽祖文化所倡導的敬畏海洋、尊重自然的生態智慧,與紅樹林保護所蘊含的和諧共生理念高度契合、一脈相承。本次論壇旨在以媽祖文化為橋梁,凝聚海峽兩岸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生態保護領域的共識與合力,推動紅樹林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落地見效。
![]()
與會嘉賓實地考察湄洲島紅樹林生態公園
當天上午,與會嘉賓實地考察了湄洲島紅樹林生態公園,通過專題展板詳細了解莆田全市范圍內的紅樹林生態修復成效。11月2日,嘉賓還將出席第十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暨第二十七屆湄洲媽祖文化旅游節開幕式,沉浸式感受媽祖文化與生態保護相融合的深厚內涵,并參加紅樹林保護與生態修復研討會,為進一步推動紅樹林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提供多元思路。
此次論壇由福建省林業局、莆田市人民政府、莆田學院主辦,莆田市林業局、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管理委員會、莆田學院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承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