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退休未評高級職稱,退休金受影響嗎?三點說透
傍晚的濟南歷下區社區長椅上,剛退休的小學語文老師劉阿姨正跟老同事們嘮嗑:“我教了32年書,到退休還是中級職稱,隔壁張老師比我晚退兩年,評上高級了,聽說退休金每月比我多一千多?”旁邊剛辦理退休手續的王老師嘆了口氣:“可不是嘛,我在縣城中學教了35年數學,一直沒評上高級,現在退休金才六千出頭,比同教齡的高級教師少了近兩千。”剛入職的年輕教師小李湊過來問:“那職稱沒評上,退休金就一定低嗎?有沒有其他能補回來的辦法?”其實不光這幾位老師,不管是快退休的老教師還是剛入行的年輕人,都特別關心“職稱和退休金”的關系。2014年養老保險并軌后,政策早就有了新變化,未評上高級職稱對退休金的影響,得看你屬于哪類退休群體、教齡多久。
![]()
一、影響分三類:退休時間不同,差別很大
2014年10月是個關鍵節點,國家給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制度“動手術”后,教師退休分成了“老人”“中人”“新人”三類,職稱的影響程度完全不一樣 。
“老人”(2014年10月前退休):職稱影響最直接。這類老師的退休金按“退休前基本工資×計發比例”算,而基本工資直接和職稱掛鉤。比如改革前,高級教師的基本工資比中級教師高出七八百元,要是兩人工齡都是35年(計發比例90%),高級教師每月退休金能多630元 。山東的老教師張阿姨就屬于這類,她2013年退休,中級職稱,退休金2520元,同校同教齡的高級教師能拿3150元,差距很明顯。
“中人”(2014前工作、2014后退休):職稱間接影響,教齡也關鍵。退休金是“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總和,職稱主要通過“繳費指數”(工資和社平工資的比值)發揮作用。比如高級教師繳費指數可能是1.5,中級是1.2,在社平工資6000元的地區,僅過渡性養老金每月就差近900元 。不過2025年過渡期結束后,職稱不再直接影響核算,而是看在職時的實際繳費情況。
“新人”(2014后參加工作):職稱和工齡“綁定生效”。退休金只看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職稱高意味著在職時工資高、繳費基數高,賬戶里存的錢就多;但如果教齡短,哪怕評上高級,總金額也未必高。說白了,新人的退休金是“職稱拉高繳費基數+教齡拉長繳費年限”的雙重結果,缺一不可 。
二、影響的本質:不是職稱直接給錢,是工資決定繳費
很多人以為職稱是“直接發錢的憑證”,其實從政策邏輯看,職稱是通過影響在職時的工資,間接決定退休金的。核心在于“多繳多得”——職稱越高,工資越高,社保繳費基數就越高,退休后能領的錢自然更多。
以廣東為例,副高級教師的月工資比中級教師高2000-3000元,據此確定的社保繳費基數每年多繳數千元,個人賬戶儲存額隨之增加。比如教齡30年的中級教師,個人賬戶可能存15萬元,每月能領1079元;而高級教師個人賬戶能存25萬元,每月能領1799元,光這一項就差720元。
過渡性養老金里的“視同繳費指數”也和職稱掛鉤。2014年前的教齡算“視同繳費”,高級教師的指數更高,比如北京的張老師,教齡35年,高級職稱的過渡性養老金有1820元,中級職稱可能只有1400元左右。不過2025年過渡期結束后,這部分影響會逐漸弱化,更看重實際繳費情況。
三、有補救嗎?教齡、地區、年金能補差距
沒評上高級職稱也不用慌,教齡、地區政策和職業年金這三個因素,能很大程度上彌補差距,甚至讓退休金“反超”。
教齡是“基礎保障”,滿30年有優勢。國家明確教齡滿35年計發比例90%,30-34年85%,這個比例和職稱無關。廣東還規定,教齡滿30年的中小學教師有10%獎勵,甚至能100%計發。山東對滿30年教齡的老師,每月額外給300-500元教齡津貼,云南山區更是能給到3000元。比如教齡35年的中級教師,光教齡津貼就能補回一部分職稱差距。
地區差異能拉平差距。經濟發達地區的計發基數高,哪怕是中級職稱,退休金也可能比欠發達地區的高級教師高。2025年北京、上海的計發基數預計突破14000元,中級教師退休金就能達8000元以上;而中西部省份計發基數6500-8000元,正高職稱才勉強達標。上海的中級教師李阿姨,教齡30年,退休金7500元,比河南同教齡的高級教師還多500元。
職業年金是“額外補充”。教師在職時單位繳8%、個人繳4%,這筆錢退休后按月領。教齡長的中級教師,職業年金能存18-22萬元,每月能多領1295元左右,足以彌補部分職稱帶來的差距。江蘇的王老師教了35年書,中級職稱,職業年金每月能領2158元,退休金總金額快趕上同地區的高級教師了。
四、實用指南:在職和退休前該做這些事
不管是還在任教的老師,還是快退休的前輩,做好這幾點能讓退休金更劃算:
- 在職教師:職稱要爭,教齡別斷。35-45歲是評職稱黃金期,哪怕評不上高級,評上中級也能提高繳費基數;同時盡量熬到30年教齡,拿滿計發比例和教齡津貼。浙江義烏的老師們就很看重這個,不少人主動延長教齡到30年以上。
- 退休前:核對記錄,查補貼。通過“電子社保卡”小程序查社保繳費記錄,確認繳費基數是否和工資匹配;找學校人事處核對教齡,別少算一年(少一年可能少幾百)。廣東、山東等地有鄉村教師補貼,從教滿25年的話,退休金計發基數還能上浮8%,這些政策要主動爭取。
- 心態放平:待遇有保障。2025年養老金全國統籌后,政策更強調“長繳多得”,教齡長的中級教師待遇不會差。而且退休金每年都會調整,工齡長的老師漲得更多,長期下來差距會慢慢縮小。
說到底,職稱對退休金有影響,但不是唯一決定因素。教齡的“基礎盤”打牢,再抓住地區補貼、職業年金這些機會,就算沒評上高級職稱,退休后也能拿到體面的退休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