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懷念一位喜劇演員
我們懷念一位喜劇演員,
閱讀他的訃告,回顧他的生平,
看著他的電影劇照,不覺笑了起來。
房間空蕩蕩,不知說與誰。
![]()
看一眼,這色彩斑斕的人間
寫在后面:
今天寫這首有些感傷。
2014年《使徒行者》上映時,我人恰好在香港。每天下班回到住處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啤酒,撕開花生包裝,等著看《使徒》,看佘詩曼,看木虱,看歡喜哥。從前許紹雄飾演的形象多是正派長者,熱心憨厚的警察上司,體恤多慮的父親。《使徒》中他的表演亦正亦邪,讓人感覺眼前一亮,很為這位老演員欣喜。
那也是我知道的,大家津津樂道的最后一部港劇了吧。
說到馮淬帆,我看的他的第一部電影是《大話神探》(上映于1988年),那時看的是錄像帶。里面他演一個警察。開頭有個橋段,他脫光了,老婆讓站著別動,對著他捏泥人,有些成人和咸濕,但并不下流。有人說這劇學周星馳不到位,這就有些錯怪了。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還要晚一些,那個年代當紅的喜劇是最佳拍檔和五福星系列。
五福星系列塑造了五個大男孩,有一集說他們是孤兒院一起長大的兄弟,在這世間嬉戲、歡笑,一起捉弄人,一起被人捉弄,一起追女孩,一起冒險,一起落寞。
那時的港產喜劇透著一股自嘲詼諧和灑脫不羈,有打工人的辛勞,白日夢的暢想,又有最終無奈面對現實的溫情。有些像許冠文《半斤八兩》《學生哥》里唱的:“我地呢班打工仔,一生一世為錢幣做奴隸。”“螞蟻亦要揾野食,唔做事確系無益”(我們這幫打工的后生,一生一世要做錢的奴隸。螞蟻也要找東西來吃,不工作確實是沒用處。)
五福星中年紀最大的吳耀漢,已于2023年去世。我看過他的最后一部電影是2013年上映的《僵尸》,其中主演還有錢小豪、惠英紅等,都是當年林正英在世時演僵尸片、鬼片的演員(林已于1997年去世,幾乎看過他主演的所有鬼片)。可惜的是,雖然名叫僵尸,卻與之前的茅山術、捉鬼斗法關系不大。
這也代表了近些年港產片的一些趨勢,輝煌已過,精品少現,像上世紀末那種類型片大量生產,喜劇片、警匪片、武俠片水平都不算太差的局面,已經少見。當時曾經陪伴我們成長的明星,近些年來漸次老去,特別是那些喜劇演員,那些笑星,一個個逐漸隕落。
經常是他們在夜空中墜落的那一剎那,我們才會記起他們曾那么閃亮,曾帶給我們那么多歡樂。
我至今還記得,爸爸當時借了一盤錄相帶,成龍的《醉拳》(1978年上映)。看了一遍,太喜歡了,央求一定多在家里放幾天。
結果,我爸厚著臉皮把這盤帶子在家里留了一個月。
那一個月里,只要有時間我會一遍遍地看,到了幾乎可以把臺詞背下來的程度。
我不僅喜歡看成龍,還喜歡看那個紅鼻子老頭,覺得他才是有通天本事和智慧的大英雄。后來才知道,老人家叫袁小田,《醉拳》導演袁和平的父親,香港電影第一代武術指導,于《醉拳》拍攝兩年后1980年去世。
如今,打開電視,各個APP應用下面一堆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卻沒多少我愿從頭看到尾。
如果可以,我愿再回到那個下午,趁著爸爸做菜,媽媽打水,悄悄打開電視,錄相機通上電源,偷偷無聲地放一段《醉拳》,一邊看,一邊在沙發上手舞足蹈。我媽回來,見我不寫作業看錄相,要來扭我耳朵,我爸從廚房出來端著菜說,吃飯了,孩兒他媽,把聲音打開吧。
感謝你們陪我度過的那些歡樂時光,我會在心底留一個小小角落,不時在你們的陪伴下,去回看那時的家人與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