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最近中日外交間的一通重要電話。28號,我國外長應約與日本新任外相茂木敏充進行了一次通話。這通電話,可以說是日方再三主動要求的結果。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上任剛8天,就已在東盟系列會議上炒作所謂的“中國海洋威脅”,甚至暗地里干涉中國臺灣問題。日方一方面做出這樣的舉動,另一方面,從高市首相到茂木外相,卻又不斷對外釋放信號,表示非常希望與中國對話。這種看似矛盾的行為,被不少觀察人士解讀為是一種“死纏爛打”的策略。
![]()
那么,中方是如何回應的呢?我外長的這通電話,表面上是對日方請求的回應,實際上卻是“綿里藏針”。通話的開始,中方展現了外交風度,首先對茂木敏充就任外相表示了祝賀,并注意到了日方近期的“積極信號”,也肯定了高層交往的重要性。這可以看作是中方向日方釋放的善意,給了對方一個臺階下。
但是,客套之后,真正的分量就顯現出來了。我外長緊接著就提出了非常明確且堅決的警告。他巧妙地運用了“邁好第一步”和“系好第一粒紐扣”的比喻,這聽起來很形象,但背后的意思卻非常嚴肅:日本新內閣在對華政策上,從一開始就不能走錯路。這就像是給日方一個非常善意的提醒,但提醒的內容卻關乎兩國關系的大方向。
![]()
然而,最核心的部分,是我外長清晰地劃出了兩條絕不可逾越的紅線:歷史問題和臺灣問題。他明確指出,這兩個問題事關中日關系的政治根基。這不是普通的提醒,而是建交以來被反復驗證的“政治生命線”。中方的態度在這里表現得淋漓盡致:禮儀周到,但原則問題寸步不讓。這正是“綿里藏針”的智慧:態度是和平的,但底線是堅不可摧的。
我們再來看看日方的反應,就顯得非常耐人尋味。外相茂木敏充在通話中急于強調,日本“高度重視中日關系”,并“無意與中國脫鉤”,還主動提出希望加強各層級的交往。這種略顯急切的表態,反而暴露了日本新政府內心的矛盾與底氣不足。他們既想在安全上依靠美國,在所謂的“印太戰略”中扮演角色,又無法離開中國這個連續15年最大的貿易伙伴,去年雙邊貿易額高達3500億美元。這種“兩頭下注”的心態,在當今的國際格局下,已經越來越行不通了。
![]()
而這一切矛盾,都集中體現在高市早苗首相的身上。她以其“極右翼”標簽聞名,近期在外交上卻呈現出“兩面派”的做法:在國會演說中稱中國是“重要鄰國”,轉身到了國際場合就炒作東海和臺灣問題。她似乎想在中美之間玩“踩鋼絲”的平衡術,既想打“中國牌”向美國示好,又怕徹底得罪中國導致難以承受的經濟后果。
我外長的這通電話,正是對這種搖擺策略最直接的回應。通話全程沒有提及日方此前放風希望的“中日首腦會晤”,這本身就是一個強烈的信號:想進行更高層的對話?可以。但前提是,日本必須先用實際行動證明,它已經把“第一粒紐子”系正了。
![]()
所以,這通電話的本質,不是一次簡單的禮節性通話,而是一次嚴肅的“劃線與立規”。中方已經給予了日本新政府足夠的尊重和明確的機會,但如果高市早苗首相仍然“掂量不清”其中的利害關系,繼續在原則問題上玩弄“說一套做一套”的把戲,那么下一次,中方可能就不再是通過電話進行警告了。鄰居是搬不走的,但中國的耐心和善意,也絕非沒有底線。一旦日方觸碰紅線,所引發的嚴重后果,將是日本難以承受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