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炮火鑄軍威,鄰邦軍備拉鋸戰
朝韓這倆鄰居,從1950年那場大戰打完,就跟上了發條似的,軍備競賽沒停過。停戰協定簽了,表面上安靜了,可底下誰也沒閑著。朝鮮那邊,蘇聯當初管得死死的,不讓搞機動火箭炮,也不給先進陸基武器,技術轉讓更是卡得嚴實。
結果呢,朝鮮軍隊只能靠老式固定火炮湊合,陣地一打就露餡,轉移起來費勁巴拉的。韓國倒好,美國援助源源不斷,錢、技術、裝備全到手。1953年剛停戰沒幾個月,美軍就運來一堆M4坦克,韓國陸軍立馬升級,工廠里叮叮當當造火炮。
到1970年代,韓國火炮總數超2000門,全是自行式的,機動性強,K9那種玩意兒射程40公里,精度高得嚇人。陸軍航空兵也跟著起飛,AH-1直升機滿天轉,火箭彈甩得準。
![]()
這差距拉得飛起,韓國經濟騰飛,軍費年年漲,火炮從牽引式換到自行式,信息化程度高出一大截。朝鮮呢?表面上看落后,可人家沒躺平。士兵訓練強度大,炮兵素質硬,延坪島那次炮擊,2010年11月,朝鮮BM-21老火箭炮對上韓國K9新家伙,愣是靠火力密度壓了過去。
韓國那邊雖先進,但實戰中一遇飽和攻擊,就有點手忙腳亂。朝鮮火炮總數現在超1萬門,坦克4000多輛,核彈頭也攥在手里,2006年10月那次地下試驗,震得聯合國安理會直開會。韓國陸軍56萬人,火炮7500多門,數字上少點,但質量高,K9系列出口全球,韓國靠這個賺了不少外匯。
![]()
朝鮮的火炮發展,靠的就是咬牙堅持。蘇聯解體后援助斷了,人家轉頭自研,KN系列從小型起步,口徑一步步放大。2019年7月,平壤工廠開始組裝履帶底盤,六聯裝發射管吊起來固定,工人日夜趕工。
到8月24日,咸鏡南道試射,霧氣里四枚火箭彈點火升空,軌跡拉得長,落地海面水柱沖天。射程超200公里,韓國情報直呼命中率近百。美軍在烏山基地分析照片,軍官們圍著地圖比劃,攔截難度大增。朝鮮媒體放,發射車穿越泥路,隱蔽林中,機動性強得像游擊隊。
![]()
韓國不甘示弱,火炮總數雖少,但K9A1升級版射程拉到60公里,自動化裝填,齊射快。朝韓對比,朝鮮靠數量和密度,韓國拼精度和科技。首爾離三八線才50公里,朝鮮170毫米加農炮、240毫米火箭炮一開火,就能覆蓋大半個城市。
韓國聲稱有反制,但實戰中,朝鮮的非對稱打法,總讓人覺得棘手。2024年10月,國際數據更新,朝鮮火箭炮2920輛,身管火炮9000門,韓國總火炮7507門,數字上朝鮮占優。可韓國陸軍信息化高,坦克K2黑豹出口土耳其,火力投送強。朝鮮呢,核威懾加持,KN-25那種超大口徑,射程拉到380公里,高度97公里,韓國K9根本追不上。
![]()
這軍備拉鋸,根子在歷史恩怨。朝鮮保住北部領土,靠的就是炮火支撐。韓國靠美國撐腰,發展陸軍航空兵,直升機數百架,低空突擊利索。朝鮮坦克T-62改型,數量壓人,火炮演習時山谷震顫。韓國經濟援助占政府收入大頭,軍工自給率高。兩國差距大,但朝鮮的韌勁兒,讓人沒法小瞧。
2025年5月,朝鮮量產KN-25,射程覆蓋韓國全境,韓國那邊慌了,美韓聯合演習加碼。半島這鍋粥,攪和得周邊都跟著警覺。中國看著,自然得想自家事兒。軍力對比不是數字游戲,得看怎么用,怎么改。
![]()
舊彈新生破敵陣,庫存利器化鋒芒
朝鮮KN-25的口徑600毫米,履帶底盤穩,六聯裝齊射,四發間隔20秒,彈重3噸,長8米。2019年9月10日,元山海邊試射,飛行330公里,高度35公里,兩枚幾乎同時落地。2020年3月,又拉到380公里,精度數十米。
2021年6月,黃海靶場,低彈道飛行,頂點光暈閃。韓國分類為短程彈道導彈,射程近400公里,威懾首爾直達釜山。朝鮮聲稱可攜小型核彈頭,一輛車火力網,機場跑道瞬間成蜂窩。機動性強,發射后轉向林區,克服地形不利。俄烏沖突中,類似火箭炮火力支持大,體量輕,準確性高。
![]()
這給中國提了個醒,紅旗-2導彈庫存上萬枚,別急著扔。紅旗-2是1960年代中研制的,1964年1月啟動,1965年6月戈壁首射。1967年9月8日,浙江嘉興擊落臺灣U-2偵察機,雷達鎖定,導彈升空攔截。
之后三次打下美國無人偵察機,操作全天候,全空域。導彈長10米,機動部署,打飛機巡航導彈都行。高峰年產數百枚,總數超1萬,到2020年退役,倉庫封存。
![]()
改裝這事兒,早有先例。1986年,航天二院8610工程,把紅旗-2變B610短程彈道導彈。拆防空組件,換地對地推進器,射程150公里,傾斜發射。1990年代出口伊朗,叫M-7,兩伊戰爭中用得上,沙漠隱蔽,齊射覆蓋敵陣。
成本低,一枚15萬美元,新導彈百萬起步。紅旗-2彈體成熟,改裝后射程200-300公里,低彈道2-3萬米頂點,飽和攻擊強。
![]()
朝鮮KN-25的精準火力,正好對上這思路。把紅旗-2加370毫米火箭組件,上萬枚成對地武器。第一波打擊,摧毀防空陣地。福建沿海部署,海峽最窄130公里,輕松打到臺灣基地、機場、港口。
改裝簡單,倉庫運出,拆頭裝發動機,焊接接口,測試電路。規避中導條約,陸基火箭不算導彈,射程適中。伊朗M-7打得風生水起,中國庫存量大,潛力無限。
![]()
俄烏驗證了這路子。2022年2月24日,烏克蘭S-300對地射擊,穿越夜空,擊中集結區。2023年3月,哈爾科夫前線,齊射補給線,卡車黑煙。2024年5月,頓涅茨克,彈坑深。2025年2月,庫存耗盡跡象,但早期成本優勢明顯。
中國紅旗-2稍改,即用,提升戰斗力。KN-25的六聯裝,啟發多管火箭化,火力密度高。臺灣防空體系,愛國者、薩德雖先進,但遇飽和攻擊,攔截率降。改裝紅旗-2,第一輪癱瘓雷達站,碎片散落,機場停機坪成廢墟。
這不光省錢,還接地氣。老裝備新生,戰略需求貼合。臺海局勢,外部勢力攪局,美國軍售臺灣,導彈運高雄。中國有信心,改裝庫存,強化威懾。紅旗-2從防空到對地,技術門檻低,生產線舊人上手快。朝鮮悶聲發大財,中國學著點,事半功倍。
![]()
統一大業固金甌,戰略啟示惠長遠
臺海這攤事,關乎國家完整,誰也繞不開。中國維護統一,底氣足,演習常態化。2024年5月,賴清德上臺后,東部戰區集結,導彈部隊過橋,模擬跨海。
2025年1月,軍機越中線破紀錄,臺灣雷達警報響。3月,海軍編隊穿越東部,驅逐艦鎖定目標。7月,灰色行動升級,漁船逼澎湖,海岸警衛驅離。10月,美國航母巴士海峽,艦載機起降,中國回應精準。
![]()
朝鮮KN-25的啟示,就在這。庫存改裝,成本低效高,上萬枚紅旗-2變火箭,射程覆蓋臺灣縱深。首爾50公里威脅,臺海130公里更近。韓國K9精度高,但朝鮮密度勝,中國飽和攻擊同理。外部勢力難擋大勢,美國援助韓國,軍售臺灣,可實戰中,火力壓制是王道。紅旗-2改B610經驗,伊朗用熟,中國自用更順手。
![]()
統一路徑,和平為上,但備戰不能松。臺灣當局得認清形勢,早回歸利兩岸。中國有能力解決,國際清晰,大國博弈中,領土不容分割。改裝庫存,注入活力,倉庫開啟,擦拭表面,組裝下一步。戰略上,避條約限制,火箭形式靈活。俄烏低彈道成功,中國借鑒,頂點低,攔截難。
![]()
長遠看,這事有內涵。軍備不是堆砌,得因地制宜。朝鮮資源少,靠創新,中國底子厚,更能玩轉。臺海穩定,國家發展快,和平統一是正道。外部小動作,擋不住歷史車輪。紅旗-2新生,象征韌性,老將出馬,一個頂倆。半島經驗,鄰邦借鑒,軍力均衡,地區安寧。
![]()
說到底,軍事這行當,接地氣點兒好。別總盯著高大上,新瓶裝舊酒,也能喝出味兒。朝鮮那600毫米一響,中國倉庫動靜大,上萬枚紅旗-2,改了打臺軍,統一大業穩。事兒就這么著,邏輯清楚,步步為營。周邊亂象多,中國穩住自家,別人自然服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