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lululemon在中國一路高歌猛進,它的海外對手們卻在這片市場手握著截然不同的劇本。
入華消息傳了近一年的Alo Yoga,還沒開出在中國的首家門店;Sweaty Betty經歷線下試水后,果斷轉戰線上;已打入上海、北京的核心商圈的Vuori,擴張動作謹慎……
在lululemon成功教育了的中國市場里,這些來自海外的「挑戰者們」,究竟能否重塑格局?
![]()
經過28年的創新與發展,在運動生活方式市場上,lululemon不僅是一個品牌,更是一種現象。
盡管近年來,lululemon中國區取得巨大的增長,但海外市場的反應卻逐漸趨于冷靜。從社交話題度來看和市場反應來看,越來越多lululemon的目標用戶,流向了正處于上升期的其他品牌。
根據atsource整理的2024財年數據,除lululemon外,Alo Yoga、ATHLETA、Vuori、Fabletics與Sweaty Betty等品牌均位居全球運動生活方式市場前列。而它們的目標用戶,高度重合。
![]()
圖源:atsource
以去年營收增長率前二的Alo Yoga和Vuori為例,Earnst Analytics的分析表明,lululemon消費者中約52%會選擇Vuori,約63%會購買Alo Yoga。甚至,部分lululemon客戶在Alo Yoga的支出超過了在lululemon本身的消費。
深入挖掘背后的原因,除了商品本身的受眾相似之外,選址上的「貼身戰術」也是關鍵。據Bernstein報告顯示,全美約90%的Vuori門店和84%的Alo Yoga門店,都開在lululemon門店直徑一公里范圍內。
想買健身服飾的消費者們,逛完lululemon,自然也會被不遠處定位相仿、定價相似的Alo Yoga和Vuori吸引,想要一探究竟。
這個戰術,在中國也同樣管用。無論是上海靜安嘉里中心、港匯恒隆、環貿iapm,還是北京三里屯太古里,Vuori目前已開出的四家門店,均位于lululemon所在商圈;而Alo Yoga也將首店擬定于其中兩個商圈,計劃直面競爭。
盡管打得水深火熱,但不是所有的品牌都能復制lululemon在中國的成功。
被稱為「英國版lululemon」的Sweaty Betty,就因為標志性的印花、前衛的配色和中國消費者有些「水土不服」。
盡管品牌曾先后在靜安嘉里中心、比斯特購物村開設線下門店,但最終都遺憾退場。相比之下,線上方面卻有些水花,天貓旗艦店中部分熱門單品在七日內便售出數百件。
![]()
Sweaty Betty線下門店 圖源:品牌社媒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被Wolverine Worldwide收購后,Sweaty Betty于近期將中國區業務交給電商代運營公司寶尊負責。隨后,品牌在上海環貿iapm商場開出限時體驗空間,微信公眾號也在「斷更」兩年后,重新「復活」,為其在中國市場的「二次出發」打開了想象空間。
此外,Fabletics與ATHLETA兩大品牌至今仍未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前者由好萊塢影星Kate Hudson創立,主打在亞馬遜銷售;后者則作為GAP的子品牌,活躍在北美市場。目前想要在中國買到它們,只能借助淘寶等平臺上的代購或外貿尾單。
可以預見,lululemon闖出來的運動生活方式賽道里,正涌入越來越多的新選手,而中國市場,正在成為主要戰場。
然而,這條「闖中」路,挑戰者們走得并不輕松。
![]()
Placer.ai數據顯示,在美國加州,Alo Yoga 和 Vuori 的門店客流量增速已明顯高于lululemon。但在中國,目前能穩定運營線下門店的海外運動生活方式品牌,除了lululemon,只有Vuori。
10月9日,被一些媒體稱作「男版lululemon」的Vuori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南區B1層揭幕了華北地區首家門店。
![]()
Vuori北京三里屯店
這是Vuori在中國落地的第四家線下門店。此時,距離品牌在上海靜安嘉里中心開出中國首家正式門店,已經過去了17個月。
按理說,作為品牌認定的最大海外市場之一,中國本應是擴張的主戰場。然而,Vuori的擴張步伐依然顯得克制而有節奏感。
一方面,戶外機能風、山系穿搭等多元運動風格在中國市場興起,核心商圈內,一層內就有十幾家風格迥異的運動品牌,消費選擇空前豐富。另一方面,運動生活方式賽道本身競爭加劇,除海外品牌外,本土品牌也在不斷崛起,復雜遠超以往。
即便如此,Vuori還是靠著耐心和深度,堅持走著自己的路。
線下,Vuori始終在全中國核心的地段、優質的商圈,開小而美的精品店;線上,品牌已入駐主流電商平臺天貓與京東。同時,也在帶有社交電商潛力的抖音、小紅書平臺開通了賬號,試圖探索更多可能性。
選擇運動生活方式賽道,Vuori注定要與「lululemon」作比較。
Vuori創立的初衷,正是愛沖浪愛爬山的Joe發現,男性對無痕、遮擋、提臀和日常百搭的需求,在運動服飾中,得不到滿足。
不管是lululemon還是alo,大多以女性瑜伽服為切口。于是,他在自己的車庫里,將瑜伽褲與健身短褲結合,研發了能穿進健身房、普拉提教室,也能穿去海灘沖浪、融入日常生活的Kore Short運動短褲,以及一系列「全能型」產品。
這個精準的切入點,讓Vuori早早被貼上了「男版lululemon」的標簽,迅速建立起知名度,卻也在某種程度上,被限制了想象空間。
2018年,Vuori果斷推出女裝產品線,嘗試著打破單一的品牌敘事。如今,Vuori的產品已覆蓋瑜伽、跑步、訓練、沖浪與旅行等多個場景,逐步轉型為高性能生活方式品牌。
![]()
Vuori線下門店
「品牌認知度是我們在國際市場上最大的挑戰」,Vuori國際事務高級副總裁Andy Lawrence在采訪中直言。盡管在部分運動人群中,品牌已經因為過去的標簽被熟知,但對大眾來說,認知還尚淺。「現在,我們50%的業務來自女性,所以‘男版lululemon’這個說法已經不適用了。」
走進Vuori在中國的線下店鋪,這種實感也很強烈。米白色的簡約空間中,男女服飾區域幾乎占比相當。這也體現出品牌正通過更全面、更生活方式化的陳列方式,嘗試著走出lululemon的既定印象,構建屬于自己的認知。
在此之前,Vuori急需找到一個全新的營銷記憶點,讓大家記住它,這可能也是所有品牌必須面對的問題。
![]()
在Vuori展現給中國消費者的品牌敘事中,「加州氛圍」是最常被提及的。「它可以是你徒步登山時的暢快,也可以是與朋友在海灘放松時的愜意,更多是關于加州海岸生活所營造的整體感覺」Andy這樣解釋道。
深入洞察中國消費者偏好后,Vuori注意到中國顧客對門店的媒體與視覺體驗尤為看重。為此,品牌特意在每家中國門店都配置了大尺寸視頻屏幕,通過循環播放加州風情的動態畫面,試圖喚起中國消費者對陽光、海浪與自由生活的向往。
Andy坦言:「加州沿海生活方式背后所代表的感覺,正是我們試圖與中國消費者建立連接的地方。」
![]()
Vuori門店內的大尺寸視頻屏幕
更多人好奇著:在2025年的今天,中國消費者還吃這一套嗎?
無論是Vuori還是lululemon,都在盡可能向用戶傳達著一個關鍵詞——「WELLBEING」身心平衡。拋開產品本身的競爭,品牌都在強調對身心健康與精神愉悅的追求,同時通過社群活動等方式,讓消費者與品牌內核共鳴。
這與品牌洞察到的中國市場走向息息相關。Vuori方面分享道:「我們發現,中國消費者確實存在一種趨勢:追求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更關注自身。甚至從服裝的角度來看,不那么追求logo,更偏向低調的設計。」所以在產品之外,幾乎所有選擇入華的品牌,都在考慮生活方式的價值輸出。
還未開出中國線下門店的Alo Yoga在亞洲首店——首爾,也是同樣打法。6層樓高的旗艦店中,僅有一半給了零售,其余兩層的Wellness Center,還有屋頂花園、療愈空間等,均用來為品牌概念服務。
![]()
Alo Yoga首爾門店 圖源:品牌社媒
Sweaty Betty過去在中國的線下曝光中,也反復以斯巴達競賽等賽事為抓手,突出強調「野性能量」覺醒、女性力量等價值。
當概念輸出成為統一打法后,消費者的新鮮感也在被不斷稀釋。
從銷售數據上看,不管是全球市場,還是中國區域,lululemon都斷層式領先。甚至去年全球營收大于Alo Yoga、ATHLETA、Vuori、FABLETICS、Sweaty Betty的總和。
盡管各項數據表明,lululemon的核心客群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流失,但毋庸置疑,想要從它口中分走蛋糕,還是存在極高難度。
![]()
lululemon北京三里屯店 圖源:品牌社媒
即便是再新興的品牌,如果僅靠價值主張的復述,沒有差異化的產品與品牌認知,很難長期存活。
正如Vuori的創始人兼CEO曾提到過的:「不是要等競爭對手失敗,我們才能成功,這個品類里,有足夠的空間讓每個人去競爭和成長。」前提是,品牌本身做好基本功,在消費者心目中有不可替代性。
當「身心平衡」的品牌敘事成為標配,中國運動生活方式市場的競爭也早已經從講故事進入新鮮感的較量。擺在Alo Yoga、Vuori等品牌面前的,是如何做出一個不被lululemon定義、也無法被其他對手復制的品牌。
誰能打破思維定式,誰才能真正突破巨頭的既有路徑。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