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詐騙行為時有發生,給人們的財產安全和社會秩序帶來了嚴重威脅。了解詐騙會被判什么罪以及相關的法律規定,對于維護自身權益和預防犯罪都具有重要意義。下面通過具體案例來解讀詐騙犯罪的定罪與量刑。
張三以自己能為李四辦理低價購買某熱門樓盤房產為由,收取了李四 50 萬元的“好處費”。然而,張三根本沒有任何辦理購房的渠道和能力,所收款項全部用于個人揮霍。后李四發現被騙,向公安機關報案。
在這個案例中,張三的行為構成了普通詐騙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準各地有所不同。一般來說,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本案中,張三詐騙金額達 50 萬元,屬于數額特別巨大,可能面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的刑罰。
王五是一家小型貿易公司的負責人,在與趙六簽訂一份貨物買賣合同過程中,王五故意隱瞞公司實際經營狀況不佳、資金鏈斷裂的事實,虛構公司有大量優質貨物庫存且能按時供貨的情況,騙取趙六預付款 80 萬元。收到款項后,王五將資金用于償還個人債務,導致合同無法履行。
王五的行為構成了合同詐騙罪。根據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本案中,王五騙取金額為 80 萬元,屬于數額特別巨大,應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合同詐騙罪與普通詐騙罪的區別在于,合同詐騙罪是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實施的詐騙行為,往往與經濟合同相關聯。
甲公司在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的情況下,通過散發宣傳資料、舉辦講座等方式,向社會公眾公開宣傳所謂的“高收益投資項目”,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眾多投資者被高額回報所吸引,紛紛投入資金。甲公司實際并未將所募集資金用于投資項目,而是肆意揮霍,致使大量投資者血本無歸,共騙取資金達 5000 萬元。
甲公司構成集資詐騙罪。根據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集資詐騙罪是金融詐騙罪的一種,它侵犯的客體不僅包括公私財產所有權,還侵犯了國家金融管理制度。本案中,甲公司騙取資金數額特別巨大,給眾多投資者造成了巨大損失,其相關責任人將面臨嚴厲的刑事處罰。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頻發。例如,詐騙分子冒充公檢法機關工作人員,給被害人發送虛假的通緝令、逮捕令等文件,稱被害人涉嫌某項嚴重犯罪,要求其將資金轉到所謂的“安全賬戶”進行核查,否則將面臨刑事處罰。被害人出于恐懼心理,往往會按照詐騙分子的要求轉賬匯款。乙通過這種方式,先后騙取多名被害人共計 200 萬元。
乙的行為構成電信網絡詐騙罪。電信網絡詐騙是近年來重點打擊的犯罪類型之一。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和規定,利用電信網絡技術手段實施詐騙,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乙詐騙金額達 200 萬元,屬于數額特別巨大,應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電信網絡詐騙具有手段多樣、傳播速度快、涉及范圍廣等特點,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司法機關對于此類犯罪始終保持高壓打擊態勢。
總之,不同類型的詐騙犯罪在定罪和量刑上都有明確的法律依據。通過這些案例可以看出,詐騙行為的性質、手段、涉及金額等因素都會影響最終的定罪和量刑結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增強防范意識,避免陷入詐騙陷阱。同時,一旦發現遭受詐騙,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廣大群眾也要積極參與到防范詐騙的宣傳和打擊工作中來,共同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對于犯罪分子來說,任何形式的詐騙行為都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不要心存僥幸,觸碰法律紅線。只有知法、守法,才能避免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