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終將都會成為過去,無論是好是壞。
聰明人,明白參與其中,體驗當中,才是至關重要的。
老話說得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時間其實一直是最公正的魔術師,哪怕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在它面前也會變成茶余飯后的一句閑談。
所以,往遠處看,那些你以為過不去的深淵,在時間的長河里,其實也只不過是一朵轉瞬即逝的浪花罷了。
![]()
時間,會稀釋痛苦
人啊,再深的傷口,也會在歲月里慢慢結痂。
當時覺得天塌下來的事,過幾年時間回頭看看,不過是人生路上的其中一道坎而已。
甚至,只要時間足夠久,那這些東西都可以當作笑話來看了。
秦末項羽兵敗垓下那一刻,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于是毅然決然在烏江自刎。
他以為這是英雄唯一且最終的歸宿,其實不過是他把眼前的失敗當成了永恒的深淵而已。
其實,但凡他愿意渡過烏江,再度重振旗鼓,未必就沒有卷土重來的機會。
只不過是,自己一時之間傷得太深,或是沒有及時調整過來罷了。
杜牧后來也非常惋惜地寫道:“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所以啊,當我們在現實里遇到了難關,遭遇了苦難,千萬不要胡思亂想,以為一切都完了。
因為在時間面前,其實你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甚至只要你多去了解就會發現,會有人遭受著比你還大的痛苦。
詩人普希金說:“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
的確,當下的時間從不停留,我們的痛苦也不會永恒。
再濃的墨,也染不黑整條河流,再大的痛,也會在時間面前湮滅。
時間,會轉化認知
時間,會稀釋痛苦,亦能轉化認知。
只要你不放棄,不走極端,那么其實路就不止一條。
就好像當你站在山腳時,看的是絕壁,但是換個角度,站在山頂上看的時候,看的是風景。
所以,許多當時你一度以為解不開的結,時間會給你新的視角。
只要你不放棄,不糾結,就沒什么能干擾到你的。
蘇軾當初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的時候,可以說這是他人生當中第一個重大的打擊。
在最初的痛苦熬過去之后,他夜游赤壁,釋懷地寫出了《前赤壁賦》。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他站在時間的維度上看待個人的榮辱得失,于是發現個人的苦難在浩瀚宇宙間顯得如此渺小。
最終,他釋懷了,放下了,于是便能更加坦然自在地活出屬于自己的一生。
《增廣賢文》里有講:“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時間是最公平的,畢竟它的確也能教會我們,用更寬廣的視角看待眼前的困境。
如此,便能從當初的深淵當中,后來借助其中而可能成為自己登高的墊腳石。
時間,會重塑可能
深淵之所以讓人覺得可怕,是因為我們覺得永遠陷在里面了。
但其實,只要把自己的眼光拉長,就會發現時間時刻在流動,局面一直在變化。
而新的人生,可能就在正在孕育當中。
王陽明因得罪宦官劉瑾,然后被貶到荒僻的龍場之中。
在那個“萬山叢棘中,蛇虺魍魎,蠱毒瘴癘”的地方里,他一度認為自己陷入絕境,必死無疑。
但恰恰是在最深的絕望中,他放下生死榮辱,是非恩怨,日夜沉思人生的真諦。
最終,真的就在某個深夜里,他豁然開朗,悟得“心即理”的真諦,成功創立心學。
你看,那片曾經自己以為的絕地,反而成了他真理思想產生的圣地。
尼采說:“那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強大。”
時間,從不停止創造新的可能,只要我們能保持清醒,回歸理性,勇往直前。
那么,你以為的終點,其實也可能成為我們命運改變的拐點。
所以,當你看到了這一層,那么在面對深淵時,我們應該學會把時間的維度拉進來。
然后,用三年、五年、十年的時間去對待一切,然后再回頭看,那么一切都會變得有無限可能。
而且我們也能覺察到,如今的驚濤駭浪,或許只是淺淺漣漪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