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一位評論家所言,斯蒂芬?金堪稱“一個寶藏產(chǎn)業(yè)”,他的作品催生了無數(shù)電影、電視劇、短片及迷你劇。斯坦利?庫布里克、弗蘭克?德拉邦特、大衛(wèi)?柯南伯格等知名導演都曾將他的小說搬上銀幕,參演陣容更是星光熠熠,包括杰克?尼科爾森、湯姆?漢克斯與克里斯托弗?沃肯等。
鑒于其作品的改編數(shù)量如此龐大,不少后來的好萊塢巨星早年曾出演過對抗小鎮(zhèn)邪惡勢力的角色也不足為奇。除了擁有念力的啦啦隊員和令人毛骨悚然的孩童角色外,眼尖的觀眾還能在其中發(fā)現(xiàn)娜奧米?沃茨、查理茲?塞隆、希拉里?斯萬克等明星的身影。
不過,用斯蒂芬?金本人的一句話來概括:一旦談及他的小說改編作品,若你無法保持幽默感,那你就輸了。有幾部改編電影起初噱頭十足,卻因種種原因讓人大失所望——要么沒能抓住原著的核心要義,要么未能滿足觀眾的期待,終究沒能與觀眾建立起應有的情感共鳴。
以下便是其中10部最令人失望的作品……
托比?霍珀執(zhí)導、羅伯特?英格蘭德主演的斯蒂芬?金小說改編電影本來不可多得,但這部恐怖片卻糟糕得難以形容。鑒于影片背后主創(chuàng)團隊的實力,觀眾原本期待一部更優(yōu)質(zhì)的作品,而非這樣一部粗制濫造、靠博眼球取勝的剝削電影。
整部影片的制作水準堪比深夜電視節(jié)目中的填充內(nèi)容,毫無質(zhì)感可言。它白白浪費了斯蒂芬?金早期最優(yōu)秀的短篇小說之一《絞肉機》(見短篇小說集《守夜》),轉而用血腥場面和廉價的驚嚇橋段吸引觀眾。即便拋開“邪惡絞肉機”這一本身就需要精妙處理的設定不談,影片邏輯的缺失也讓其從頭到尾都充斥著荒謬感。
不過,這不能歸咎于羅伯特?英格蘭德,他將洗衣店老板神經(jīng)質(zhì)的形象演繹得相當出色;觀眾也不該將怒火指向導演托比?霍珀,因為他在影片拍攝期間就被解雇,后續(xù)拍攝由另一位未署名的導演接手完成。
![]()
《奪命來電》由長篇小說《手機》改編,故事劇情堪稱斯蒂芬·金的典型套路:一種神秘的手機信號將使用者變成嗜血怪物后,新英格蘭地區(qū)的一群幸存者組成同盟,最終遭遇了名為“破爛人”的反派。
遺憾的是,相較于此前由約翰?庫薩克和塞繆爾?杰克遜主演的斯蒂芬?金作品改編電影《1408幻影兇間》,《奪命來電》的質(zhì)量明顯下滑。
兩位主演在片中的表現(xiàn)都顯得格格不入。影片前半段宛如一部平庸的電視電影,后半段則在最后20分鐘徹底崩壞。更糟糕的是,該片導演托德?威廉姆斯正是此前執(zhí)導過《靈動:鬼影實錄2》的導演。
《奪命來電》全程都在故作嚴肅,劇情推進毫無反諷感與驚喜感。據(jù)悉,伊萊?羅斯曾一度有望執(zhí)導該片,卻因創(chuàng)作理念分歧選擇退出,個中原因不難理解——若有哪部電影亟需他那種荒誕怪趣的風格來拯救,無疑就是這部《奪命來電》。
![]()
《玉米地的孩子》是斯蒂芬?金短篇小說改編作品中最知名的影片之一(原著收錄于短篇小說集《守夜》),衍生出了8部續(xù)集、一部電視電影翻拍版以及最近的一部電影翻拍版。《南方公園》曾對其進行惡搞,金屬樂隊Testament 的歌曲《Disciples Of The Watch》也從該片中汲取了靈感。
但這部電影真的好看嗎?答案是否定的,它實在乏善可陳。
影片毫無幽默感,還過度依賴廉價的驚嚇橋段,甚至沿用了“然后她醒來,發(fā)現(xiàn)一切只是一場夢”這種老掉牙的套路。配角們儼然一副炮灰模樣,如果這部電影的導演手法嫻熟一些、演員表演尚可圈可點,或許這些問題還能讓人勉強接受。
若你覺得這樣的評價略顯苛刻,不妨看看《電影奇幻世界》(Cinefantastique)雜志1984年9月給出的評論:“斯蒂芬?金的通俗小說催生出了不少極其糟糕的電影作品,但即便以低俗影片的標準來看,《玉米地的孩子》也創(chuàng)下了新的下限。”
不過,公允地說,相較于《玉米地的孩子5:恐怖原野》,這部初代作品已經(jīng)算是優(yōu)秀得多了。
![]()
該片由斯蒂芬?金親自改編自其狼人小說《Cycle of the Werewolf》,本應頗具看點,尤其配角陣容堪稱亮眼,包括《繼父》演員特里?奧奎因、《雙峰》演員埃弗雷特?麥吉爾,以及《致命武器》中的加里?布塞(其狀態(tài)要么是亢奮過度,要么就是在刻意裝瘋賣傻)。這部電影的怪異程度卻讓人瞠目結舌。
埃弗雷特?麥吉爾在片中飾演小鎮(zhèn)牧師,而這個角色同時也是一名狼人。其中有一段戲,他幻想自己的教眾全都變成了狼人,場面已然足夠詭異;但當他開始追捕一個坐著最高時速可達50英里(約80公里)的高性能電動輪椅的小男孩時,影片徹底拋棄了所有邏輯,朝著荒誕至極的方向一路狂奔。
后續(xù)劇情中,麥吉爾被煙花炸傷了眼睛(具體情節(jié)無需深究),從此戴上了眼罩——這一造型卻不幸撞臉尼克?弗瑞。更離譜的是,盡管所有受害者身上都留有咬痕和爪印,卻沒人將這些兇案與狼人聯(lián)系起來。片中加里?布塞飾演的角色甚至還辯解道:“精神病患者在月圓之夜會更活躍,(兇手)和你我一樣都是普通人!”
![]()
《捕夢網(wǎng)》的陣容本應極具吸引力:劇本由奧斯卡得主威廉?高德曼(代表作《危情十日》)聯(lián)合撰寫,導演則是勞倫斯?卡斯丹(代表作《體熱》),這樣的配置難免讓人期待一部構思縝密、風格冷峻的影片。然而實際呈現(xiàn)的,卻是一部成本高達7000萬美元、講述外星丑八怪入侵地球的電影。
如果你曾好奇摩根?弗里曼在武裝直升機駕駛艙里大喊“我是來收拾這幫爛攤子的!”會是什么模樣,那這部電影正好能滿足你。
片中其他“歡快”的場景還包括:蒂莫西?奧利芬特在雪地里寫名字時,一只外星人突然撲向他的私處;杰森?李和達米安?劉易斯對著占用他們廁所的男人反復確認這人到底死了沒?答案是肯定的,而他或許正是這部電影的“完美觀眾”。
除此之外,影片在人物塑造上的處理也頗為怪異。開場前兩分鐘,托馬斯?簡飾演的角色被明確表現(xiàn)出有自殺傾向,但奇怪的是,這個設定此后再也沒有被提及過半句。這是故意設計的無關笑點?還是說,他只是提前看過劇本(所以才想自殺)?
![]()
《墳場禁區(qū)》改編自斯蒂芬?金創(chuàng)作生涯早期的另一篇驚悚短篇小說《夜班》(收錄于短篇小說集《守夜》),若能遇上得力的創(chuàng)作團隊,本可被打造成一部出色的電影。
影片的配角陣容不乏亮點,包括布拉德?道里夫與安德魯?迪沃夫,但遺憾的是,本片導演拉爾夫?辛格爾頓(他同時也是《寵物墳場》系列電影的制片人)在經(jīng)歷這次災難級創(chuàng)作后,便再也沒有回歸導演崗位。
本質(zhì)上,《墳場禁區(qū)》是一部粗糙直白的剝削電影。故事圍繞一位藍領主角展開:即便在面試時親眼目睹有人當場打死一只老鼠,他仍接下了巴赫曼工廠的工作。
隨后劇情揭露,這家工廠的鼠患已經(jīng)嚴重到了前無古人的地步——地下室里潛伏著一只巨型老鼠(長有利爪與皮質(zhì)翅膀),在影片剩余的篇幅里,它接連殺害了片中一眾愚蠢的角色。
這部浪費時間的影片本無觀看必要,但如果你執(zhí)意要看,千萬別錯過布拉德?道里夫飾演的滅鼠人一角。他全程瞪著眼睛,亢奮地嘶吼著越共曾如何把美國戰(zhàn)俘喂給老鼠的往事,當發(fā)現(xiàn)沒人把他的話當回事時,更是驚恐萬分。“我才不是布魯斯?鄧恩常演的那種滿腦子燒嬰兒幻覺的瘋子!” 他喊道,“別再嬉皮笑臉了!”
![]()
若說有哪部斯蒂芬?金作品改編的翻拍電影曾讓人抱有期待,那一定是金伯莉?皮爾斯(代表作《男孩別哭》)執(zhí)導、科洛?格蕾斯?莫瑞茲與朱麗安?摩爾主演的這一現(xiàn)代重制版《魔女嘉莉》。只可惜,制片方最終卻選擇打造一部平淡無奇的復制品,全然復刻布萊恩?德?帕爾瑪1976年的老版電影。
莫瑞茲已盡全力演繹這個早已被演繹過無數(shù)次的角色,但她的出演總讓人有種似曾相識之感——因為在2013年的爛片《電影43》的“中學約會”短片中,她就曾飾演過一個初潮來臨的脆弱少女。
摩爾則接替派珀?勞瑞,飾演嘉莉的母親:原版中派珀?勞瑞塑造的角色生活在一個沒有谷歌、沒有手機、也沒有24小時新聞的年代,那份天真感反而更具可信度。
而在這部重制版中,科技的進步讓嘉莉得以制造更大的混亂,其中包括一場布萊恩?德?帕爾瑪當年只能在夢中構想的毀滅性結局,但所有這些對原著故事的改動,都只流于表面。
再加上一群毫無亮點的配角(需要約翰?特拉沃爾塔這樣的演員時,新一代的小鮮肉們有誰能頂上?),這部電影簡直成了“令人失望”一詞的鮮活注腳。對于一部劇情核心圍繞血腥慘案展開的電影而言,最終呈現(xiàn)的效果卻可悲地毫無沖擊力。
![]()
3. 《閃靈》
40多年來,斯蒂芬?金從未改變他對斯坦利·庫布里克改編作品《閃靈》的評價:盡管這位導演技藝精湛,影片核心卻空洞無物。庫布里克沒有講述一個普通人逐漸發(fā)瘋的故事,反而啟用杰克·尼科爾森——他初登場時便活像從阿卡姆瘋人院逃出來的病人。
當尼科爾森徹底失控——與幽靈對話、露出鯊魚般的獰笑,最終持斧追殺妻兒時,觀眾早已見怪不怪。整部影片便淪為演員層層遞進的過火表演錦集。142分鐘的片長甚至超過《2001太空漫游》,因此這類場景比比皆是。
應庫布里克要求,《閃靈》在英國(這位導演的第二故鄉(xiāng))最初上映時剪至119分鐘,刪減了哈勒蘭重返全景酒店的大部分鋪墊。在未刪減版中,該角色耗費大量篇幅返回酒店(卻立刻遇害),導致這段情節(jié)意外地滑稽可笑。
![]()
1992年的《割草者》曾是一部熱門影片,加之演員陣容包括皮爾斯?布魯斯南、杰夫?法赫與杰弗里?劉易斯,你有理由期待這是一部高質(zhì)量電影。但并非如此,斯蒂芬?金甚至將該片制作方告上法庭,原因是對方借他的名字牟利,這部電影與他的短篇小說《割草工》(同樣收錄于《守夜》)毫無關聯(lián)。
導演布雷特?倫納德并未講述一個瘋狂園丁的故事,反而呈現(xiàn)了一個荒誕離奇的復雜故事:其中摻雜了虛擬現(xiàn)實技術、一個名為“商店”(The Shop)的神秘組織、行為極端的科學家,還有戴著劣質(zhì)金色假發(fā)的杰夫?法赫——他的外形(及演技)活像特雷?帕克在模仿《阿甘正傳》里的福雷斯?甘。多虧了布魯斯南飾演的博士,法赫的角色逐漸擁有了通靈與意念移物的超能力,此后劇情便朝著愈發(fā)瘋狂的方向失控。
順帶一提,導演倫納德的下一部作品是改編自迪恩?孔茨小說的《來自陰陽界》,而原著作者為了避免與該片產(chǎn)生關聯(lián),特意要求將自己的名字從影片演職表中移除。
![]()
在《火魔戰(zhàn)車》的預告片里,斯蒂芬?金直接出鏡向觀眾解釋:他一直希望看到自己的作品能被正確改編,因此決定親自執(zhí)導一部。隨后他指著鏡頭說道:“我要把你們嚇得魂飛魄散!”
這部改編自他短篇小說《重型卡車》(同樣收錄于《守夜》)的電影,反倒很可能成為所有改編自其作品的影片中最滑稽的一部。影片講述當流浪彗星瑞亞-M異常彌散的彗尾掠過地球時,卡車們突然擁有了惡魔般的意識活了過來,開始圍攻迪克西男孩卡車休息站。
而這個休息站的地窖里,恰巧存放著滿滿一屋的M-16步槍、手榴彈和火箭筒。更巧的是,休息站里的快餐廚師還是個前科犯,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你能猜到嗎?
《火魔戰(zhàn)車》并非完全沒有笑點,但最搞笑的部分,恰恰是那些本不該搞笑的場景。比如:卡車神出鬼沒地突襲路人;受害者面對駛來的卡車,居然只靠雙手擋在臉前就想躲避碾壓;還有每當有人遇襲時,背景音樂里就會響起伯納德?赫爾曼風格的弦樂,違和感拉滿。
片中的臺詞更是離譜。最讓人噴飯的一段,是有人試圖勸阻艾米利奧?埃斯特維茲給卡車加油時說的話:“你不能這么做!” 她對他喊道,“這就像內(nèi)維爾?張伯倫向納粹妥協(xié)一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