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的王大爺患高血壓15年,每天定時測壓、遵醫囑服藥,還堅持散步;鄰居張大爺同歲,覺得“身體硬朗”,從不控壓,去年突發腦梗致右側肢體偏癱。為何有的老人高齡仍遠離腦梗?
![]()
腦梗不是“突然降臨”,而是“長期累積”的惡果
要弄懂腦梗的成因,得先明白腦血管的“工作邏輯”。我們的腦血管常年輸送血液滋養腦組織,隨著年齡增長,血管會自然老化變脆,這是無法避免的生理過程。但真正讓腦梗“提前報到”的,是疊加在老化基礎上的“人為損傷”。
很多老人覺得“沒癥狀就沒風險”,殊不知斑塊在血管里悄悄生長時,身體可能毫無感覺,直到斑塊堵塞血管或者突然脫落,才會出現頭暈、肢體無力等癥狀,而此時往往已錯過最佳干預時機。所以,預防腦梗的核心,就是減少血管損傷,阻止斑塊形成和脫落。
![]()
醫生透露:不容易腦梗的老人,大多都有這5個共性
1、血壓管理“精準穩”
高血壓是腦梗的“頭號誘因”,不易腦梗的老人,都把血壓控得很穩。他們的血壓大多長期穩定在130/80mmHg左右,不會忽高忽低,而且即使血壓正常,也不會擅自停藥,而是遵醫囑調整劑量。
反觀很多腦梗老人,要么從不測血壓,直到頭暈才發現血壓飆升;要么覺得“血壓正常就不用吃藥”,擅自停藥導致血壓反彈。要知道,血壓波動對血管的損傷,比持續高血壓更嚴重,更容易斷裂。
![]()
2、飲食有“度”
不少老人為了防腦梗,要么“頓頓清粥小菜”,導致營養不良;要么“無肉不歡”,重油重鹽。而不易腦梗的老人,飲食都很有“分寸”,各種營養素均衡搭配。
他們還懂得“控糖”,很少吃蛋糕、糖果等甜食,因為高糖飲食會間接升高血脂,加速血管老化。這種“均衡不極端”的飲食方式,既能給身體補營養,又不會給血管添負擔。
3、運動“適度規律”
“生命在于運動”,但對老人來說,“瞎運動”反而傷血管。不易腦梗的老人,都有自己的“運動節奏”:他們不會選爬山、快跑等劇烈運動,而是以散步、太極、八段錦等溫和運動為主。
對行動不便的老人,他們也不會“躺平不動”,而是在家人幫助下做床上肢體活動,比如屈伸胳膊、抬腿,通過輕微活動促進血液循環,避免血栓形成。
![]()
4、情緒“穩如鐘”,少焦慮少動怒
“氣大傷肝更傷血管”,情緒波動是腦梗的“隱形導火索”。臨床中很多腦梗患者,發病前都有“暴怒”或“過度焦慮”的經歷,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興奮,血壓會在短時間內飆升,可能直接沖垮血管壁上的斑塊,引發腦梗。
不易腦梗的老人,都有“情緒調節術”:有的喜歡養花、下棋,轉移注意力;有的會和老伙伴聊天、跳廣場舞,避免獨處時過度思慮;遇到煩心事,不會憋在心里,而是及時和家人溝通。
5、定期篩查“不偷懶”
腦梗的預防,離不開“早發現、早干預”,不易腦梗的老人,都很重視定期篩查。他們會每年做一次“腦血管基礎篩查”。
如果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基礎病,他們會每半年查一次動態血壓監測,及時發現“隱形高血壓”;一旦出現頭暈、手腳麻木、說話含糊等不適,會立刻去醫院查頭顱CT,不會硬扛。
正是這種“主動篩查”的意識,讓他們能在斑塊剛形成時就干預,避免發展成腦梗。
![]()
突發不適“自救3步”:老人和家屬都要會
即使做好了預防,也不能忽視突發情況。所以老人和家屬必須掌握正確的自救方法,記住這3步:
1、立即平躺,頭偏向一側。
發現老人突發頭暈、肢體無力、說話含糊時,讓老人立刻原地坐下或平躺,不要強迫其站立或走動;頭偏向一側,解開衣領扣子,避免嘔吐時發生窒息。如果老人已經昏迷,不要搖晃或大聲呼喊,保持其呼吸道通暢。
![]()
2、快速撥打120,說清關鍵信息
撥打急救電話時,要清晰說明“疑似腦梗”,告知老人的年齡、性別、具體癥狀,比如“右側手腳不能動”“說話不清楚”、所住的地址,以及是否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是否正在服藥,讓醫院提前做好救治準備。
3、不喂藥不搬動,守在老人身邊
很多家屬情急之下會給老人喂降壓藥、阿司匹林等,這是錯誤的,不確定病因時喂藥可能加重病情;也不要隨意搬動老人,尤其是懷疑有腦出血時,搬動可能導致出血量增加。家屬要守在老人身邊,觀察其意識狀態,等急救人員到達后配合救治。
![]()
很多人覺得“老人年紀大了,改不了習慣”,但其實只要家人耐心引導,從細節入手,就能慢慢調整:比如幫老人記錄血壓、搭配三餐;陪老人一起散步、聊天;提醒老人按時篩查。哪怕只做到其中1-2點,也能大幅降低腦梗風險。
腦梗的預防,從來沒有“年齡門檻”,也沒有“太晚了”的說法。希望每個老人都能養成這些好習慣,每個家屬都能做好“守護者”,讓老人遠離腦梗,安享晚年。如果覺得有用,就轉發給身邊的家人朋友吧,讓更多人重視腦梗預防,守住健康防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