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斯諾克冠中冠公布了本屆賽事的參賽名單。這一天的名單出來后,許多老球迷沉默了幾秒,刷著名單確認了又確認,終于意識到一個事實——奧沙利文和丁俊暉,都不在其中。那種感覺,就像多年沒換過的電視節(jié)目,忽然少了熟悉的開場音樂,你知道比賽還在,但氣氛已經(jīng)不一樣了。
![]()
有人說,冠中冠是斯諾克最有儀式感的舞臺之一。只有過去一年拿過冠軍的選手,才能站上這個舞臺。這不是靠排名,也不是靠人氣,而是純粹靠“贏”。這也意味著,能進來的16個人,都是這一年最“有結果”的那批人。趙心童、肖國棟、雷佩凡、白雨露,這些中國名字出現(xiàn)在名單上,代表的是新鮮氣息,也是這項運動正在慢慢換血的信號。
最讓人意外的,是阿爾菲·伯頓的名字。這位2025世界元老賽冠軍,憑借那座并不起眼的獎杯,意外拿到了最后一個參賽席位。原本按照慣例,奧沙利文或丁俊暉都有希望憑借排名遞補入圍,但組委會這次選擇了“堅持規(guī)則”,把機會留給了真正拿到冠軍的人。公平嗎?從競技的角度,是的;從情感的角度,很多人還是有點失落。畢竟,火箭奧沙利文是這個舞臺的靈魂人物之一,而丁俊暉的缺席,也讓中國球迷的熱情打了點折扣。
![]()
說起來,冠中冠的設定原本就帶點儀式感。它不是積分賽,卻擁有幾乎所有排名賽都羨慕的關注度。舞臺燈光打下去,只有一張球桌,四周觀眾席黑壓壓一片。那種“決斗”的氛圍,是斯諾克所有比賽里最濃烈的。奧沙利文曾多次在這里上演經(jīng)典的個人秀——那種氣場、那種自信,一度讓其他選手都變成了陪襯。而如今,這個舞臺上沒有了他,反而多了一種未知的緊張感。
趙心童的出現(xiàn),讓很多人又重新燃起了一點期待。作為去年世錦賽冠軍,他幾乎是以“新王”的姿態(tài)被推上巔峰。那場決賽他18比12擊敗馬克·威廉姆斯的畫面,還在很多人的腦海里回放。那一晚,他是整個亞洲的驕傲。可沒想到,僅僅幾個月后,他卻經(jīng)歷了低谷,被外界質疑,被自己的狀態(tài)折磨。如今再站上冠中冠的舞臺,對他來說,不只是一次比賽,更像是一種“回歸的證明”。
![]()
肖國棟的入圍同樣讓人欣慰。武漢公開賽的冠軍,讓他成為本賽季最穩(wěn)的中國選手之一。對于一個年過三十、曾幾度沉浮的老將來說,能重新被鏡頭聚焦,是對堅持的最好回報。相比之下,雷佩凡則更像是“新勢力”的代表。那座蘇格蘭公開賽的冠軍,雖然在國際上反響不如世錦賽轟動,但對他本人而言,意味著打開了一扇大門。雷佩凡的技術風格并不張揚,但勝在穩(wěn)定,這一點,恰恰是中國年輕選手里最稀缺的品質。
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女子世錦賽冠軍白雨露。一個來自中國的女選手,第一次被寫進冠中冠的名單,這在斯諾克歷史上幾乎是個里程碑。她不是“遞補”,也不是“特邀”,而是憑真刀真槍拿下世界冠軍后,堂堂正正獲得資格。有人說,這或許是冠中冠歷史上最有“故事”的一次參賽名單,因為它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一個新階段的來臨——斯諾克的中國力量,正在由“男單丁俊暉時代”邁向更廣闊的維度。
![]()
當然,整個名單里并不缺重量級人物。特魯姆普、羅伯遜、塞爾比、墨菲、馬克·艾倫,這些名字幾乎代表了當今斯諾克的頂端配置。他們的存在保證了比賽的質量,也讓這個賽事不會因為缺少奧沙利文而變得平淡。尤其是馬克·威廉姆斯,他不僅是老將的象征,更是那個仍能和年輕人掰手腕的“黃金時代殘黨”。當他再一次出現(xiàn)在冠中冠的舞臺上,面對的很可能就是趙心童、雷佩凡這樣的新一代,那種“傳承感”會成為比賽最大的看點。
至于奧沙利文和丁俊暉的落選,外界的反應幾乎是一致的:遺憾,但可以理解。火箭今年的出場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他更像是隨性地出現(xiàn)在自己想打的比賽里,而不是為了積分或資格而奔波。有人笑說,奧沙利文的生活已經(jīng)到了“藝術家”階段,比賽只是他表達情緒的方式之一。丁俊暉則更復雜一些。過去一年他也曾有閃光的時刻,但整體成績不夠穩(wěn)定。尤其是在關鍵賽事中,他幾次倒在八強或十六強門口,離冠軍總差那一步。
![]()
對中國球迷來說,這種“集體換代”的感覺多少有點陌生。十幾年來,丁俊暉幾乎是中國斯諾克的代名詞。他的名字,是無數(shù)人認識斯諾克的起點。而如今,這項運動的未來似乎正在從他手中,慢慢轉向趙心童、斯佳輝、雷佩凡、吳宜澤這些年輕人。有人惋惜,也有人興奮——畢竟,沒有人能永遠站在舞臺中央。
這屆冠中冠,看似缺少了最閃亮的兩顆星,卻可能因為這種“新舊交替”而變得更有意思。當趙心童再次面對威廉姆斯,當白雨露站上那個男人占主導的賽場,當肖國棟、雷佩凡這些名字被更多英國觀眾熟知,那種熟悉的“東方氣息”又會彌漫在球館里。斯諾克的舞臺從來不缺傳奇,只是主角在變。
![]()
想象一下開賽那一晚,場館燈光慢慢暗下去,只剩下那張綠臺在聚光燈下閃著柔光。球員推球的那一聲輕響,會像往常一樣,讓人屏住呼吸。只是這一次,當鏡頭掃過球員席,你再也不會看到火箭那個若無其事地咀嚼口香糖的身影,也不會看到丁俊暉低頭擦拭球桿、微微皺眉的神情。但你會看到趙心童重新抬起頭,會看到白雨露在燈光下緊張地呼吸,會看到一批新的面孔開始屬于他們的故事。
斯諾克的魅力就在這里。它從不為任何人停下腳步,也不會被任何名字定義。奧沙利文與丁俊暉的缺席,不是終結,而是一種輪回的開始。有人退場,就會有人登場;有人被懷念,就會有人被期待。而當比賽開始的那一刻,一切情緒都會被那聲“開球”重新點燃。
或許多年以后,我們再回頭看2025年的冠中冠,會發(fā)現(xiàn)這一屆其實特別。它沒有最熟悉的面孔,卻孕育了新的篇章。那是一個舊時代的溫柔告別,也是一個新時代的正式登場。球還在滾動,故事還在繼續(xù),只不過主角換了人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