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好詩,不期而遇!
![]()
原詩
月亮和我
文/張執浩
父親病了。我每天都在往家鄉趕的路上
這情形像極了兒時的夜晚
月亮掛靠在松樹林那邊
我必須穿過林間的斑斑點點
才能走進那片開闊的屋后菜園
辣椒紅了,茄子醬紫
我還記得父親在夜里給它們澆水的身影
當我一路小跑回到家
反身關門時看見月亮還掛在樹邊
除了我,沒有人在乎她這一刻的表情
賞析
今天分享的是魯獎詩人張執浩的詩《月亮和我》,這首詩表達的情感有一種若隱若現的味道,詩人因為父親病了,每天往返在家鄉的路上,引發了一段對兒時記憶的書寫。詩人書寫的焦點不是父親,而是月亮和自己之間奇妙的情感投影,或者說是詩人主觀情感的泛濫。詩中兩次寫到“月亮掛靠在樹邊”,似乎有某種隱喻,也許就像詩人自己掛靠在父親這里一樣。這種難以割舍的情感,隱約流淌在詩中,給人一種本能的觸動。
俗話說,父母在,不遠游。詩人因為父親病了,才再次走在家鄉的路上,再次感受兒時月亮掛靠樹邊的夜景。這些具體場景的復現暗含著詩人情感的交融,詩歌的書寫也是一環扣一環的,結構層次分明,情感的推進隨著事情的進展而逐步增強。此詩沒有大起大落,激情澎湃的情感,是如細波一樣的情感向前涌進的,這種隱性情感,同樣能打動人心。不緊不慢的語言腔調,增強了詩歌的敘事性和故事性。
從內容來看,詩人主要寫了三個場景,一是趕路的場景,二是月亮掛靠在樹林邊,三是父親夜里給菜園澆水。而月亮成了詩人與父親唯一的陪伴,在這種孤獨的情感中,詩人不僅感受到父親的孤獨,而感受到自己的孤獨。這種與月亮的情感就是兒時一點點積累起來的,借著父親生病之故,詩人每天趕回家,也是在夜晚,重新拾起了兒時的記憶和與月亮的純真情誼,那種與月亮為伴的孤寂感,或許大多數人都有過類似的情形。而在生命當中,就是這樣的情感支撐著人繼續往前走的。
詩人兩次書寫月亮掛靠樹邊的景象,或許是為了深化這一幕,將自己和月亮的孤獨同時表現出來。最后,詩人用擬人化的表現手法,說只有自己在乎月亮的表情,這一刻,情感的通道正式建立。詩人與月亮之間這種莫名其妙的情感表達,是詩人主觀情感意圖的呈現,將孤寂的情感寄托于月亮之上,同時,又感受到月亮的孤獨,兩者在夜晚成了相依為命的伙伴,這是非常有意味的。
詩人大篇幅敘事,只是為了鋪墊最后那一刻的表情,這種情感的積蓄,是現實孤寂的反映。這種環境氛圍的渲染,讓人與自然產生了情感鏈接,仿佛一對交心的知己。月亮陪伴著詩人,詩人注視月亮,并在乎其表情,關心其喜樂,這種人格化的表達,讓人間充滿了溫情感。從這些平常景色和微小事物中,詩人用敏銳的感知力與周圍環境產生鏈接,釋放壓抑的情感。這樣的創作同樣是有其現實意義的,值得借鑒。
拋磚引玉,就詩論詩,以寫代學,至此,就結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交流。
詩人簡介
![]()
張執浩,男,1965年陰歷8月18日生于湖北荊門,1988年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歷史系。200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現為武漢市文聯專業作家,《漢詩》執行主編。2018年8月,獲得魯迅文學獎。獲中國年度詩歌獎、人民文學獎、十月年度詩歌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詩人獎、陳子昂詩歌獎等獎項。
格命草
![]()
格命草,自稱詩者,讀睡詩社創辦人,《讀睡詩選》主編,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主編出版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目前選評經典詩歌,名人名詩700余首,《格命草詩評(一)(二)(三)(四)(五)(六)(七)》已完成,詩評系列叢書正在持續創作中。
關注格命草,一起讀經典
贈送您電子詩集《讀睡詩選》
《春暖花開+草長鶯飛》
《格命草詩評(第一輯)(第二輯)(第三輯)(第四輯)(第五輯)(第六輯)(第七輯)》歷時一年多,共收錄詩評700篇,95萬多字,目前頭條閱讀量130多萬次,微信公眾號閱讀量150多萬次,百度閱讀量70多萬次,時機成熟會正式出版。關注格命草微信公眾號,閱讀最新詩評,如需付費評詩,付費推廣詩歌,付費寫詩評集,個人詩集出版,購買《格命草詩評全輯》電子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詳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