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覺心見海——任東書法個展
展覽時間
2025年10月22日—11月10日
展覽地點
連云港市文化館一樓展廳
(海州區朝陽中路60號)
![]()
2025年10月22日下午,由江蘇民進開明書畫院、江蘇省直書法家協會、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主辦,連云港市文化館承辦的“覺心見海——任東書法個展”首站活動在連云港市文化館盛大開幕,中國藝術研究院書法院名譽院長管峻、連云港市政協副主席李莉、江蘇省青年書協名譽主席李雙陽等領導嘉賓出席開幕式,共同為展覽啟幕。展覽持續至11月10日,免費向公眾開放。
![]()
與會嘉賓為展覽揭幕
開幕式上,連云港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朱其遠致歡迎詞,他表示,書法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推動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此次展覽落地連云港,既是對港城文化事業的肯定,更將為區域文化互動注入新活力,期待以巡展為起點,讓書法藝術成為串聯多地文化交流的紐帶。
![]()
開幕式現場
作為連云港市藝術基金項目,本次展覽集中呈現任東書法五體及各形式風格作品五十余件,更有一系列以連云港歷史文化為題材的主題創作。這些作品將地域文化元素與傳統書法藝術巧妙融合,既飽含他對港城的深厚情感,又展現出青年書法家立足本土、守正出新的藝術追求。
![]()
嘉賓觀展
活動現場,來自江蘇、甘肅等地的書法界代表與文化領域負責人齊聚一堂。甘肅省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嚴文學特意發來賀信,以文字傳遞對展覽的祝福。值得關注的是,江蘇省青年書協名譽主席李雙陽在現場不僅分享了對書法藝術傳承與交流的見解,還向連云港市文化館“港城文化課堂”贈牌,此舉將展覽的文化交流意義進一步延伸,為后續多地文化服務經驗互鑒奠定基礎。
![]()
嘉賓觀展
據了解,此次展覽的主創者任東,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書法篆刻專業,現就職于連云港市文化館,兼具專業創作實力與文化服務經驗。其作品多次入選國家級、省級展覽,被多家專業機構收藏。“我希望以筆墨為媒介,傾聽不同地區的文化聲音,汲取地域文化養分,創作出更多促進文化交流的佳作。”任東表示。此次展覽后續還將走進響水、揚州、南京等地進行巡展,通過與當地文化館、美術館合作,讓書法藝術在不同城市間流動,推動長三角與周邊地區的書法藝術交流互鑒,讓更多市民感受傳統藝術的當代活力。
![]()
“港城文化課堂”贈牌儀式
此次“覺心見海——任東書法個展”的啟動,既是連云港市推動文化強市建設的具體實踐,也是長三角地區文化交流的生動探索。下一步,展覽將持續以書法為載體,串聯多地文化資源,為傳統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注入新動能,助力跨區域文化繁榮發展。
![]()
行書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00cm×50cm
寄 語
任東同學隴原厚土生養,金陵文脈滋培,負笈南雍數載,于墨池筆冢間深研書道。融西北之雄渾與江南之靈秀,漸成清健雅正之風。今日舉辦其首次個展,旨在求教四方,以期再啟新程。我深信憑其學術涵養和藝術天資及博大勇氣必將更上層樓,再拓新境。
——管 峻
任東,西北古成紀的小伙子,為人正直,做事認真果敢。他人生第一份工作便是參與蘭新高鐵建設。因為他兒時便狂熱于書法,一心編織人生書法之夢,便于2014年來到墨池,三年后又入職逸廬,同時負責省青年書協組聯工作。
作為六邊形斗士的任東,一邊工作,一邊讀研,一邊創作,一邊戀愛,對于他來說似乎一切都沒有耽誤,成功把自己熬到三十五,兩年前他順利來到了黃海之濱連云港工作生活。
可謂得江左文脈之滋養,港城山水之潤澤,才有了今天任東的成長。
原來他當年修建的蘭新高鐵是通向大海的!任東一路向東,今天他期待中的“覺心”便見到了夢中的翰墨海洋!
——李雙陽
讀研究生時,為培養文心,任東與諸位同學一起用毛筆寫日記。碩士畢業兩年了,大多數同學已經不再寫日記,但任東依舊寫得不亦樂乎。可見對于書法,任東是發自內心地真愛。
書法有二要:一要文心,一要真愛,任東都有了。
——劉元堂
![]()
隸書 蘇軾《永遇樂》138cm×69cm
前 言
中華文脈,綿延千載。書法作為全民參與最廣、受眾最多的藝術形式之一,是文化館推動全民藝術普及的重要載體。在大力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背景下,連云港市文化館積極組織開展書法公益班、專題展覽、基層輔導等多樣化的普及活動,不斷拓展書法藝術的社會影響力。
青年書法家任東,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書法篆刻專業,現任職于連云港市文化館,兼任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草書委員會秘書長,其作品二十余次入選省級、國家級專業展覽,展現出扎實的專業功底與創作實力。2023年通過人才引進加入連云港市文化館,在這片兼具山海氣韻與人文底蘊的土地上工作學習,港城的開闊胸襟與文化積淀為他提供了豐富的藝術滋養。為展示市文化館近年來新引進專業人才的藝術成果,進一步活躍港城書法氛圍,推動學術交流,在連云港市藝術基金的支持下,特舉辦“覺心見海——任東書法個展”。
本次展出涵蓋書法五體、各形式風格類作品五十余件,并特別呈現一系列以連云港歷史文化為題材的主題創作。這些作品將地域文化元素與傳統書法藝術相融合,不僅體現了作者對港城的深厚情感,也展現出青年書法家立足本土、守正出新的藝術追求。
寸管輕執,可抒天地之思;素紙展開,能納山海之氣。“覺心見海——任東書法個展”既是對其近年藝術探索的一次集中呈現,也將為港城書法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連云港市文化館
![]()
草書 吳承恩《詠花果山水簾洞》180cm×78cm
一如談笑間的周公瑾
?車前子
與論書相比,識人、識人似乎容易、容易一些。怎么口吃了?你就不能一口氣寫道:識人似乎容易一些,與論書相比。
好像口吃在碑派那里,是種新境界,他們的線條都疙里疙瘩,雀化蛤蜊。
怎么寫到蛤蜊了?我原本想說哈利、哈利·波特。我第一次見到任東的時候,覺得他像哈利·波特,真沒道理。
或許也有道理。
與論書相比,識人似乎容易一些,即使與算命相比,論書也比算命難上許多。歷朝歷代算命先生很多,甚至算得奇準,而書法評論家寥若晨星,即便這樣,往往、還、不知所云。
于是似乎能夠得出如此結論:
命可算,書不可論。
命可算,尤其吾等草民之命;書不可論,不管一豎還是一橫。
論書,橫如千里陣云,豎如萬歲枯藤,至今,我沒鬧明白。
雖然與我智商欠高有關,論書之難于此不見得見不到一斑。
但它是頭玄豹,偏偏不是金錢豹,從頭到腳見不到一斑,又不逢雨,一班人馬只得坐而論道言不及義。
我言不及義半天,只想一臉歉意地告訴任東,你請我談談書法,請錯人了啊。對于書法,我完全外行,“無垂不縮,無往不收”雖然知道,但知道這個,并不就是知道書法啊。文章里最好少出現“啊”這個字,這段已經出現兩個“啊”,“啊”會使句子垂不縮,往不收。我正想著句子寫法,古人在一邊言道:離形得似,書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那么,讓我們活在段上。
再寫一段 :
任東書法,我初次見到,腦子里立馬跳出這個畫面,或者說人物形象,覺得他像京劇舞臺上的小生,“手帶腳起如線提”,雄姿英發,貌柔意剛。也就是說,任東書法,已具面目,貌柔意剛,雄姿英發,江左風流,一如談笑間的周公瑾。評價很高啊,是的,哪天他遇到貂蟬,變為呂布,也未可知。關鍵詞:“變”,“未可知”;不亦樂乎!
![]()
草書 蘇軾《南鄉子·宿州上元》138cm×69cm
任 東
![]()
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三級美術師(中級),供職于連云港市文化館。南京藝術學院書法篆刻專業碩士,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草書委員會秘書長,甘肅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南吳門書社社員,江蘇省直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青年藝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五書一印系列篆書十家作者。
參與策劃實施各類主題書法展等二十余次,參與編撰《歷代草書名家名帖經典字例解析叢書》(榮寶齋出版社)并擔任《古詩四帖卷》副主編,作品發表于《藝術品鑒》《江南時報》《書法導報》等。作品被江蘇省現代美術館、江蘇大劇院、江蘇廣電荔枝藝術館等專業機構收藏。
![]()
行書 姜夔《玉梅令》
![]()
隸書 楊錫紱《石曼卿讀書處》69cm×138cm
![]()
草書 王維《贈東岳焦煉師》
![]()
節臨《石門頌》97cm×140cm
![]()
草書 王邕《懷素上人草書歌》180cm×48cm×6
![]()
隸書《由聞 以戒聯》248cm×31cm×2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卞唯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