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每日幸運簽#
10 月 31 日,彭博社報道了印尼防長沙夫里的最新表態,他在吉隆坡的地區安全會議上表示,購買中國殲 - 10 戰斗機的協議還沒有完成,目前沒有新進展,印尼仍在觀望中,還強調會選擇任何物美價廉的產品。這和他本月中旬 “殲 - 10 戰斗機將很快出現在雅加達” 的說法形成了明顯反差,讓這樁備受關注的軍購案變得撲朔迷離。
![]()
印尼一直想推進空軍現代化,之前在 2022 年和法國簽了購買 42 架 “陣風” 戰斗機的合同,總金額 81 億美元,但三年過去,不僅首架飛機沒交付,生產排期還被排到了 2026 年之后,主要是達索公司積壓了超過 230 架訂單,連印度和埃及的交付都一再延遲。
而中國殲 - 10CE 在今年 5 月的印巴空戰中表現亮眼,巴基斯坦空軍駕駛它多次壓制印度的 “陣風”,這讓印尼重新審視這款戰機。印尼也曾提到要采購 42 架殲 - 10,外界普遍認為目標就是殲 - 10CE,若成交,印尼將成為繼巴基斯坦之后第二個裝備該機型的國家。
訂單遲遲無法敲定,背后原因有多方面。從資金來看,采購 42 架殲 - 10CE 總費用超過 80 億美元,加上其他雜費需至少 90 億美元,印尼今年國防預算已花去 67.5%,剩余資金不足,即便財長稱新財年有足夠資金,也得等預算批準。
從印尼自身軍購習慣來看,他們此前的軍購項目常半途而廢,比如和韓國聯合研發 KF-21 戰機因資金不到位停滯,向俄羅斯購買蘇 - 35 也因俄方受制裁而取消,缺乏穩定規劃讓項目推進充滿變數。
地緣政治方面,印尼一直試圖在大國間保持平衡,既想維系與西方關系,又想平衡與中俄的防務合作,此次改口可能是想借此向法國施壓,爭取更優惠條件,也可能受到了西方的壓力。
另外,國際軍貿市場的選擇局限也讓印尼兩難,美國不賣給它先進戰機,只提供老型號或翻新的 F-16,俄烏沖突下又無法購買俄羅斯武器,歐洲 “陣風” 不僅交付延遲,還在實戰中表現不佳,殲 - 10CE 雖性能優越,但印尼仍在權衡。
對此,有人表示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印尼真買就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買也不必在意,覺得印尼玩虛的可能性很大。也有人認為印尼改口不一定是壓價,大概率是受西方壓力,這筆生意懸了。還有人直言愛買不買,不買是印尼的損失,強調 5.7 空戰已經證明殲 - 10CE 的實力,“陣風” 根本不是對手,還提到印尼買不到其他國家的好飛機,選擇殲 - 10CE 其實是明智之舉。
![]()
印尼的反復表態本質上是其務實軍購策略和地緣政治平衡需求的體現。殲 - 10CE 單價更低、維護簡易,體系化配套能力強,適合印尼多島、多氣候的防御需求,而且中國軍貿提供的是 “體系化方案”,能與預警機、電子戰系統等配套形成作戰體系,這是法國 “陣風” 僅賣單機無法比擬的。
但印尼擔心過度依賴單一供應國,想通過搖擺爭取最大利益。無論印尼最終是否放棄 “陣風” 訂單,殲 - 10 進入東南亞已成趨勢,這標志著亞洲軍貿格局重心正在從西方向東方轉移。印尼若真想實現空軍現代化,殲 - 10CE 確實是性價比很高的選擇,但其反復無常的態度可能會影響后續與其他國家的軍貿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