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秦始皇統一天下,實施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和修建靈渠等措施,而在秦朝的北地郡,也就是現在的寧夏地區,就有秦朝時期修建的秦渠。到了漢朝時期,漢武帝又把寧夏地區納入了絲綢之路中,寧夏這個地區在不同朝代都發揮了不同的作用與影響。
由于寧夏地區自古以來就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因此很多專家都曾親自前往此地進行研究考察。1983年,寧夏固原縣的郊區的農田中曾出現過一個土堆,這個土堆高達三米,形狀判斷很像是個古代貴族的墓葬群。
![]()
專家專門前去發掘這座土堆之后,初步判斷是個墓葬群,在進一步的發掘之后,考古隊決定從一些比較破損的古墓進一步深入發掘其中的秘密。
很快在考古隊的探路工作進行中,很快墓葬的行走道路就被打掃干凈了,但是沒想到本該順利的墓葬探索道路突然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冰雹給耽誤了行程。
但是這場冰雹雖然下的不是時候,但是也給專家們帶來了意外之喜,這次的冰雹沖刷了墓道上面的壁畫,結果這些壁畫就這樣重見天日。
![]()
當時相關部門都很重視這件事情,于是派出了相關的人員前去觀看這些壁畫。當時專家們通過對這些壁畫的研究,最終確認這應該是個大將軍的墓葬。
這個壁畫上雕刻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個將軍生活奢華的一些場景,從這些壁畫中描寫的輝煌場景中就能看出這個將軍應該地位很高,生活也很是豪華。
![]()
但是專家們仍舊需要進一步對墓葬進行發掘才能看出這位將軍的真實身份,以及對墓葬中的物品進行挖掘和考察。但是這個時候正在考古學家極力發掘墓葬,進行的考察之時,墓葬卻突然坍塌。
這個時候考古學家們只發掘了一半的墓葬,卻又突然遇上了墓葬塌方,為了人員的安全,考古學家盡快撤退。古墓坍塌速度很快,考古學家等人只能連忙往后退,幸好幾十人都安然無恙的退了出來。
![]()
不過由于古墓突然坍塌,專家們的研究和考察并沒有進行完,但是之前考古學家們清理完的墓道卻又因為塌方全部被堵死。因此考古學家們為了繼續發掘墓道,因此特地與當地的部門聯系,想要他們派一些軍隊過來幫助清理墓道,提供一些幫助。
后來軍隊前來以后,立刻就展開對墓葬通道的清理工作,沒幾天軍隊就清理完了墓道,里面的泥土石塊等都被清理完畢之后,專家們進去古墓后又開始了考察工作。
然而這個時候墓道里原先的四十多幅畫作,因為塌方被毀壞了二十多幅。專家們繼續考察,幾個月之后才終于對古墓發掘完畢。這個古墓里出土了大約770件文物,其中鎏金銀壺和玻璃碗這兩件文物成為了我國珍貴的國寶文物。
![]()
這兩件文物本是出自西亞地區,當時的鎏金銀壺本是波斯薩珊王朝的物品,這件物品大約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這件銀壺之所以叫”鎏金銀壺”正是因為外面鍍了一層鎏金。
這個銀壺的把手呈現半環形,銀壺上還有一幅圖畫,畫上的是六個人的形彩圖,這六個人外貌很相似,都是典型西方人的高鼻梁、大眼睛。
琉璃碗的整體顏色是碧綠色,碗身上用了圓圈裝飾,并且并不平整,是凹凸有致的。根據史料記載,當時絲綢之路開通以后,外國商人來華,原道從波斯被商人帶到此處,之后才流傳到了中國境內。
![]()
不過這些商品都能看出當時的西域等國家通過絲綢之路與中國泉州等地建立了良好的商貿關系。
另外墓葬之中還有兩個雕刻墓志的石頭,這個石頭揭示了墓葬主人的身份。一個是北周時期的李賢大將軍,這個墓志上正是記載了李賢的自己從出生到去世所有經歷的大事,還記載了他的爺爺以及先祖的經歷,一切大的功績都被記錄在這塊石頭上。
不過這個墓志主人不只是李賢一個人,還有他的妻子與他合葬在一處。不過專家們通過對這座墓葬中的壁畫也對北周時期的歷史和畫畫的技巧筆法等都有所了解。
墓葬之中的鎏金銀壺和琉璃碗等物品都是我國文物中的瑰寶,為我國文物發展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對于了解古代歷史也有所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