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大決戰》中有這樣一個片段,中央本來是安排林總去山東軍區擔任司令員,但走到半路組織根據形勢做出新的部署,讓林總轉道東北赴任。
在這個過程中,林總也屬于“新官上任”,為了讓他能盡快開展工作,中央是給他準備了一套班底的。
當時就有五位高級干部跟著林總變換前進目標,他們分別是誰?后來的發展如何呢?
![]()
1945年8月24日是個晴朗天,一架飛機降落在了太行山的東陽關機場,林總、劉伯承、鄧小平、張際春、陳賡等眾多八路軍高級干部走了下來。
局勢緊張,大家只是簡單寒暄過后,就迅速分成了兩部分。
一部分是晉冀魯豫解放區的劉帥、鄧公等人,當時有情報顯示閻錫山正在組織兵力準備對晉冀魯豫發起攻勢,劉帥他們馬上就投入到工作當中,部署應對方式。
另一部分則是其他解放區的干部,在太行山短暫休息過后,也很快就朝著各自的目的地出發。
![]()
太行山沒有火車,也沒有汽車,林總一行只好靠雙腿向山東前進,偶爾運氣好時也有馬騎。沿途不太安全,好在各根據地的部隊和群眾一程一程的掩護,總算是有驚無險。
走到河南濮陽,中央來了“萬萬火急”的電報,讓他們轉道去東北,執行“向南防御,向北發展”的方針。
此后為了搶時間,他們日夜兼程,直到10月上旬才抵達山海關。到了這里,率先出關的東北局立即派人來接,很快就乘火車抵達沈陽。
當時陪著林總一起走的有五位高級干部,職務最高的是蕭勁光。
![]()
抗日戰爭時期,林總擔任過115師師長,蕭勁光擔任過八路軍留守兵團司令員,都是很受毛主席重視的將領。
本來蕭勁光出延安接受的任命是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雖然中途改了目的地,但他的定位沒有變化,仍是林總的副手。
東北人民自治軍、東北民主聯軍時期他都是副總司令兼參謀長。番號變更為東北野戰軍后,參謀長由劉亞樓接任,蕭勁光仍是副司令員。
到第四野戰軍時,蕭勁光就不在司令部掛職了,轉而擔任四野12兵團司令員兼政委。
![]()
在四野的四大兵團中,只有蕭勁光兼任了軍政首長職務,肩上的擔子很重,也能看出中央對他的信任。
大軍南下途中,蕭勁光率12兵團屢立戰功,尤其是著名的衡寶戰役,他是主要指揮者之一。
沒多久,蕭勁光又被毛主席選中,負責新中國的海軍建設,蕭勁光作為海軍司令員一干就是30年,任諸多運動都沒有影響到他的職務,也是極其罕見的情況。
![]()
另外,中央還給林總配備了兩名戰將:鄧華、李天佑。兩人都是中央紅軍出來的干部,不過抗戰時期都曾離開過一線。
先說鄧華,八路軍115師第一次分兵后,他留在五臺山一帶跟隨聶榮臻開辟晉察冀根據地,先后擔任過八路軍第4縱隊政委、晉察冀第5分區司令員兼政委,1944年3月回到延安。
日本投降后,中央讓鄧華跟隨林總一起重返前線,在去往東北的路上,正值秋雨連綿,泥濘的道路讓大部分人都抱怨出聲。
而鄧華開了句玩笑:我們兩條腿不怕下雨,淋雨無非是洗個澡,可蔣介石的飛機怕下雨喲。可見他樂觀的性格。
抵達東北后,鄧華一直很受重用,歷任遼西軍區司令員、7縱司令員、44軍軍長、四野15兵團司令員等職。
![]()
鄧華具有帥才,很多人在解放海南島之戰中只記住了韓先楚,其實鄧華是韓先楚的上級,同樣也有大功勞。
后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鄧華作為志愿軍第一副司令員,協助彭老總指揮了前五次戰役,等彭老總1952年4月因病回國后,鄧華又接過重任繼續指揮接下來的戰事。
1953年7月,鄧華正式成為志愿軍司令員兼政委,不過這時雙方已經停戰,中央很快就將他調回國內的東北軍區。1955年東北軍區主體改為沈陽軍區,鄧華成首任司令員。
本來鄧華是很受器重的,奈何1959年因彭老總引起的一場大風波,把他也給卷了進去。他始終不愿違心批判,因而被定性為“彭的人”,不久下放四川,直到1977年才復出工作。
![]()
另一位李天佑1939年就因傷去往蘇聯,跟鄧華一樣是1944年3月重返延安,本身沒職務,就能輕裝上陣,跟隨林總上前線。
抵達東北后,李天佑很得重用,林總點名讓他接替萬毅擔任一縱司令員,四平攻堅戰時他也早早指揮幾個縱隊,算是很早一批被提拔的將領。
建國后李天佑歷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副總參謀長等職,他遼沈、平津等大戰役中發揮出色,但廣西剿匪時卻進展緩慢,以至于毛主席都多次去電責問。
李天佑無奈地自嘲過:打了一輩子仗,沒被毛主席批評過,誰料在這土匪上摔了跟頭。總體來說,李天佑其他方面都還是很順利。
![]()
有副司令、有前線戰將,還必須要有參謀,中央當時給林總配的同行參謀是聶鶴亭。
這是位老資歷,跟林總很早就有往來。南昌起義時,聶鶴亭是排長,部隊南下的過程中他就跟林總一樣是連長了。
后來朱老總率領大家轉戰贛南,將剩余人手整編成三個大隊,林總是第二大隊大隊長,聶鶴亭是第二大隊副大隊長。
只是,聶鶴亭沒有堅定地跟著朱老總走下去,他后來離隊跑到上海尋找組織,因而跟林總的距離就拉大了。
![]()
1929年,聶鶴亭被派往井岡山,擔任紅四軍軍部參謀。
此后他的職務大多也是參謀類型,先后擔任過紅4軍11師參謀長、紅一軍團代參謀長、中央軍委參謀部部長。在該崗位上,聶鶴亭很有經驗,所以就跟著林總上前線了。
到達東北后,他歷任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四野副參謀長等職。由于起點太高,聶鶴亭對軍銜方面比較看重,以為能被授上將。
結果他看到擬授名單上自己只是中將,就心里不平衡鬧了脾氣,羅榮桓對他這種思想很憤怒,在《羅榮桓傳》中有記載:
“羅榮桓曾親自找他談話,嚴肅地警告他,如果不改,就要給他以嚴厲處分。但在評定軍銜時,羅榮桓全面分析了這位干部的功過,一年后補授他中將軍銜。”
![]()
軍事班子是齊了,政工干部也不能少,當時跟林總同去的政工人才是江華。
江華土地革命時期做過毛主席的秘書,抗戰時期也曾在山東戰斗多年,歷任山東縱隊政治部主任、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等職,1943年回延安學習。
原本預定去山東,他算是熟門熟路。后來轉道東北,山東的老部隊大多也去了東北,他還是熟人熟臉。
解放戰爭中他依然負責政治工作,不過他成就最大的還是建國以后,他擔任過浙江省委第一書記、浙江省軍區政委、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審查“兩案”他就是主要人物之一。
![]()
總的來說,林總與這五位高級干部在東北都發揮出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指示建國以后各自境遇不同,大部分都遭遇了波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