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體壇新星,一個家世優越努力上進,一個天賦異稟卻出身寒門。
但亮相之后兩個人就成了大眾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兩人的關系。
近日,在央視采訪中,陳芋汐提及全紅嬋眼眶瞬間紅了,更是用一句話哽咽的道出了兩個人之間的關系。
聽完之后陳芋汐的話后所有人都愣住了,那么陳芋汐究竟說了什么呢?
提及全紅嬋,她又為何會紅了眼眶呢?
10 月 31 日,央視《體態零距離》采訪中,陳芋汐談及全紅嬋時突然紅了眼眶的這段畫面很快沖上熱搜。
鏡頭里她雙手交握,指尖微微用力,提到 “東京奧運會后能力下滑” 時,眼淚終于沒忍住滑落。
這個總是在跳臺上冷靜沉穩的姑娘,在說起全紅嬋時,卸下了所有偽裝。
了解跳水的觀眾都知道,陳芋汐和全紅嬋的 “雙子星” 故事,從東京奧運會就開始了。
2021 年東京賽場,陳芋汐搭檔張家齊拿下雙人 10 米臺金牌。
可在單人項目里,14 歲的全紅嬋用三跳滿分的成績驚艷全場,陳芋汐最終收獲銀牌。
當時鏡頭掃過她,她笑著鼓掌,可沒人知道,這個笑容背后藏著多少不甘。
四年后的巴黎奧運會,歷史似乎重演。
雙人項目上,陳芋汐和全紅嬋配合默契,毫無懸念摘金;但單人決賽中,陳芋汐再次輸給了全紅嬋,又一次站在了第二名的領獎臺上。
采訪里她坦言,巴黎奧運會結束后,自己甚至想過 “再也站不上 10 米臺”,“那時候壓力大到晚上睡不著,總覺得自己再怎么練,也追不上她”。
其實很少有人知道,東京奧運會后陳芋汐經歷了一段漫長的低谷期,也時常懷疑自己。
與此同時,發育關帶來的身體變化,讓她原本熟練的動作變得生疏,訓練時多次出現 “蹬不起來跳臺” 的情況。
就在她快要放棄時,隊里安排她和全紅嬋搭檔雙人項目。
“最開始我特別緊張,怕拖她后腿”,陳芋汐回憶,“但小紅從來沒抱怨過,每次我失誤,她都會過來拍我肩膀說‘沒事,再來一次’”。
兩人的搭檔之路,遠比外界看到的更溫暖。
全紅嬋話少,但會默默記住陳芋汐的訓練習慣,知道她喜歡在賽前喝溫水,每次訓練前都會幫她倒好。
發現她跳臺蹬腿力度不夠,會主動陪她加練基礎動作。
陳芋汐則會幫全紅嬋整理訓練服,提醒她注意舊傷。
有次訓練后,記者拍到全紅嬋挽著陳芋汐的胳膊,兩人邊走邊聊,全紅嬋還把手里的零食分給她,像普通閨蜜一樣自然。
可外界的聲音總是充滿對比與爭議。
有人說陳芋汐是 “萬年老二”,贏了就被質疑 “保送”,輸了就被罵 “沒實力”。
全紅嬋退賽養傷時,又有人拿兩人狀態做文章,說 “全紅嬋胖到跳不動,陳芋汐終于要贏了”。
這些言論,陳芋汐其實都看到過,她表示:“最開始會難過,后來看到小紅不在意,我也慢慢想通了 我們不是敵人,是一起為國爭光的隊友”。
這種 “對手亦是戰友” 的情誼,在體育圈并不少見。
就像當年的郭晶晶和吳敏霞,兩人既是雙人搭檔,也是單人項目的競爭對手。
吳敏霞曾在采訪中說 “有郭晶晶在,我才更有動力突破自己”,最終兩人一起拿遍了世界大賽金牌,成為跳水界的傳奇組合。
如今陳芋汐和全紅嬋,正在復刻這樣的故事,雙人項目上,她們是配合無間的伙伴,單人賽場中,她們是彼此追趕的動力。
現在,全紅嬋傷愈回歸,即將和陳芋汐一起參加 11 月的全運會。
這次全紅嬋身兼三項,陳芋汐也把目標放在了單人金牌上。
采訪最后,陳芋汐提到全紅嬋時,眼里重新有了光,“希望我們都能發揮出最好水平,不管結果怎樣,能和她一起站在跳臺上,就已經很開心了”。
其實觀眾真正期待的,從來不是 “誰贏誰輸”,而是看到兩位年輕運動員在賽場上綻放光芒,看到她們在競爭中相互成就。
就像陳芋汐哭著說的那樣,全紅嬋的存在,讓她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而陳芋汐的堅持,也激勵著全紅嬋不斷突破自己。這份在壓力與掌聲中淬煉出的情誼,比任何金牌都更珍貴。
信息來源:
東方體育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