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上一則爆料引發了廣泛關注。有網友披露,廣東東莞石排鎮沙逕公園為杜絕部分人在亭子下的長條石凳上躺臥,于石凳之上加裝了隔斷扶手。針對此情況,當地社區工作人員作出回應,稱由于常有人員躺臥在石凳上,致使眾多有就坐需求的路人無處可坐,更有不少流浪漢長期占據石凳躺臥,安裝隔斷扶手主要是為了改善這一狀況。此外,工作人員還提到,這些護欄在老人起身時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
不可否認,給石凳安裝隔斷扶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積極意義。它能夠有效避免部分人長時間躺臥,從而為更多人創造出充足的休息空間。在公共資源相對有限的情況下,這一舉措有助于提高石凳的使用效率,讓更多有短暫休息需求的路人能夠及時找到座位,體現了對公共資源合理分配的考量,在優化公共空間使用方面邁出了積極的一步。
![]()
然而,我們也應當看到這一舉措存在的不足之處。石凳作為公共設施,其初衷便是為有需要的人提供休息場所,這其中自然涵蓋了那些需要躺著休息的人群。無論是因旅途勞累而渴望舒展身體的旅人,還是身體不適需要平躺舒緩的市民,他們都有使用石凳躺臥休息的權利。而直接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在所有石凳上都安裝隔斷扶手,無疑侵犯了這部分人的合法權益,使得他們失去了原本可以使用的休息空間,有悖于公共設施服務大眾的宗旨。
![]()
事實上,解決這一問題并非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我們可以采用更為靈活的方式,對石凳進行差異化設置。例如,將部分石凳安裝隔斷扶手,以滿足大多數人就坐休息的需求;而保留另一部分石凳不安裝隔斷,為有躺臥需求的人提供選擇。這種方式既能保障大多數人能夠便捷地使用石凳就坐,又能兼顧到少數人躺臥休息的特殊需求,真正實現公共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公平分配。
在城市公共設施的管理和使用過程中,我們需要在不同群體的需求之間尋找平衡。這不僅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更反映了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和人文關懷。希望在未來,我們能夠以更加科學、人性化的方式管理公共資源,讓每一個人都能在城市中感受到溫暖與關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