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荷蘭阿姆斯特丹音樂廳(Concertgebouw)一直違反有關慈善機構稅收優惠的法律法規。據荷蘭《財經日報》(Financieele Dagblad)報道,數千萬歐元的私人遺產和捐贈可能因此被錯誤地以免稅的方式通過某個慈善機構流入該音樂廳。
音樂廳總監雷尼克(Simon Reinink)向荷蘭媒體NOS證實,“該機構的運作方式的確不符合法律規定”。但他聲稱,這并非出于惡意。
據《財經日報》報道,這種方式自2001年開始運作,稅務機關對此一直“強烈批評”。為了繼續享受稅收優惠,這種方式必須在2026年1月1日前徹底廢除并重構。雷尼克表示:“我們會這樣做。”
近一個半世紀以來,阿姆斯特丹音樂廳幾乎完全依靠私人資金運營。憑借眾多由前電視主持人保羅·維特曼( Paul Witteman )配音的廣播廣告,該慈善機構已成為荷蘭最成功的籌款組織之一。部分得益于稅收優惠,過去25年間,該機構已籌集約1億歐元,資金用于包括音樂廳建筑維護在內的諸多用途。
![]()
Anbi資格
據《財經日報》報道,該報查閱了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的機密文件,并指出荷蘭稅務局對自2001年以來一直為該公司籌款的基金會存在疑慮。該基金會擁有ANBI資格,這意味著捐贈者無需繳納贈與稅,并且可以從應稅收入中扣除捐款。然而,最終受益人并非具有慈善地位的基金會,而是成立于1882年的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有限公司(Concertgebouw NV)。
荷蘭稅務局因此認為,根據該基金會現有的組織架構,本不應該將資金免稅轉給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有限公司。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此外,該機構未繳納任何贈與稅,而據《財經日報》報道,贈與稅的稅率最高可達40%。為確保今后完全遵守相關法規,董事會和監事會已決定對機構架構進行全面改革。
問題在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是否需要向稅務機關償還數千萬歐元。董事雷尼克表示:“我們尚未收到稅務局的任何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眾多荷蘭知名人士曾擔任或目前仍在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有限公司董事會任職。例如,前Ahold集團首席執行官迪克·博爾(Dick Boer )自2017年起擔任該公司董事長。前殼牌首席執行官杰倫·范德維爾(Jeroen van der Veer)本月在其第二個任期結束后辭去了支持基金會主席的職務。當《財經日報》詢問范德維爾是否存在任何管理缺陷時,他拒絕置評:“我已經離開了。我們一直秉持著善意行事。”
這么多高管都是公司內部人員,怎么可能違反稅法呢?雷尼克回答說,“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但我們從來沒有人質疑過這一切是否合法。有限責任公司的模式已經融入我們的基因,而我們為公益事業籌款,僅此而已。沒有人從中獲利。”
為你還原一個真實的荷蘭
微信號 : hollandone
網站:www.hollandone.com
郵件:info@hollandone.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