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銀川獲得的贊譽有很多,傳統的“宜居之城”、“文明城市”、“塞上湖城”、“大美銀川”等似乎都已經顯得普通。而“算力之城”、“智慧之城”、“最具投資熱力城市”、“美麗城市”、“六維度創新城市”、“十佳公共服務優化城市”、“葡萄酒之都”等稱號(部分),才能體現出銀川與眾不同的一面!
確實如此,銀川這些年的發展和努力有目共睹,并且是可以親身感受得到的。要是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新”!
![]()
這個“新”最為直接就是體現在城市的城建上。如今的銀川,人們喜歡叫“大銀川”。因為它已經不再是小小的“周廻十八里”老城之地,而是包括了老城、新城和新市區的全部!西靠賀蘭山,東跨黃河,這個區域內展現出來的是銀川從周邊農田、沙窩,到如今處處高樓林立,綠化宜人,百渠流潤,湖光蕩漾,馬路四通八達翻天覆地的變化。
哪怕是老城,這兩年也一改老舊氣息,在城市更新的推進下,煥然一新。在今年,更是對多處“城中村”、“棚戶區”、“老舊小區”進行拆除,不久的將來,取而代之的將會嶄新的面貌。
不過,威記作為歷史愛好者,想的卻是,在這些煥新的環境里,如何能保留或者體現出銀川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風韻?
就像前幾天,一個拆遷新小區封頂了,人們都歡天喜地,盼望早日能入住。也有人在憶苦思甜,卻少有人想過是不是在綠化過程或者留個場地展示和紀念那些曾經的歲月記憶?再往前,很多人不知道哪個區域曾經發生的歷史和故事。
相信隨著煥新的完畢,那些過往也會漸漸被人們遺忘,甚至連故紙堆都沒留下痕跡!這其實對于銀川的歷史人文來說,是一個損失。或者它們只會最后在城市年鑒中留下簡單的一句“某年拆遷為小區”。
很多人可能會說,真是老古董,這個時代,“新”是主色調,那些古舊已經不合時宜,對于城市發展和面貌來說,顯得突兀和格格不入。
其實“喜新不厭舊,才應該是銀川發展的底色”。這才是銀川的特色。
說歷史,銀川一樣厚重深沉;說地理位置,銀川得天獨厚;說環境,銀川獨樹一幟;說發展,銀川前途無量!這足以讓銀川做到“一城千面”的風姿!這讓多少城市羨慕不來!因為,未來五年的規劃中,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文旅賦能經濟社會發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銀川這樣的條件簡直是天賜飯吃的節奏!
然而,要讓這份"一城千面"的獨特魅力真正綻放,銀川需要更智慧的取舍。在擁抱現代化的浪潮時,那些承載著城市記憶的點滴,恰是銀川最珍貴的文化基因。怎么在城市更新中融合展現,這座城市才真正詮釋了"喜新不厭舊"的深層智慧。
銀川的獨特性正體現在這種時空疊印的創造力中。未來銀川的競爭力,或許就藏在這些即將消失的老舊風韻中,要是把控住這種平衡發展的定力,終將會使銀川成為西北大地上一顆既傳統又時髦的明珠。
銀川加油!
這里是寧夏!發現寧夏之美,感受寧夏之美!
我是威記,用溫暖的文字,翻起塵封的記憶,記錄寧夏的人文歷史!謝謝閱讀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