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艙門打開,熟悉的空氣涌入肺腑,但金明哲并未感到絲毫輕松。平壤的緊張感如影隨形,那份沉重的秘密和手心里仿佛仍在發燙的“7”字,讓他覺得腳下的土地也并不踏實。
他沒有直接回家,而是按照緊急預案,入住了位于海淀區的一家不起眼的連鎖酒店,使用事先準備的匿名證件。他需要確認安全,才能進行下一步。
安頓下來后,他立刻嘗試聯系林研究員。手機響了很久,無人接聽。他改用加密通訊軟件發送預設好的安全信號,如同石沉大海,毫無回應。一種不祥的預感攫住了他。林研究員行事嚴謹,絕不會在約定時間失聯。
他強迫自己冷靜,啟動了第二個應急方案——登錄那個特定的學術資源共享平臺。平臺界面一切如常,但他按照特定規則篩選和排序文件時,一個標題為《關于東亞古代冶煉技術中微量元素的補充分析(草稿)》的文件引起了他的注意。上傳時間,是他離開平壤的第二天。上傳者,是一個陌生的ID。
他迅速下載并解密了文件。內容確實是關于冶煉技術的學術論述,但在幾處特定的數據標注和引用格式中,隱藏著一段簡短的二進制代碼。解碼后的信息讓他脊背發涼:
“林已暴露,被監視。停止一切直接聯絡。你亦可能被注意。‘包裹’是否收到?‘7’指‘七天后’,‘亞洲未來能源安全與合作’高端論壇,留意關鍵人物。保重。——‘幽靈’”
“幽靈”?這是誰?是李銀姝在北京的接應人?還是那個在東歐的、幫他傳遞了SD卡的人?信息確認了林研究員的處境,也指明了“7”的含義,但危機感不降反升。“包裹”顯然指的是SD卡,但它在哪里?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圖片
意外的“回傳”與雙重加密
就在金明哲為如何取回SD卡焦頭爛額之際,他收到了一個來自學校的快遞通知。寄件人信息模糊,只寫了“學術交流材料”。他心中警鈴大作,謹慎地前往學校快遞點,在反復確認沒有異常后取回了包裹。
打開層層包裝,里面是一個厚厚的牛皮紙文件袋。拆開文件袋,滑出來的竟是一本最新一期的東歐某國科技期刊。而在期刊的塑料封膜內側,用透明膠帶粘著一個微小的物體——正是那張他塞進東歐游客包里的微型SD卡!
它竟然回來了!以這種最意想不到的方式!
隨期刊寄來的,還有一張普通的便簽紙,上面打印著一行字:“內容有趣,但格式需轉換。建議使用‘涅姆佐夫’算法預覽。——一位讀者”
“涅姆佐夫”算法?這是他與林研究員早年私下討論過的一種基于特定人名密鑰的古典加密方式的變種,極少人知。這位“讀者”不僅拿到了卡,破譯了他留在卡里的初級密碼,還知道使用這個只有他和林研究員才懂的密鑰提示!
金明哲感到毛骨悚然,同時也看到了一絲希望。這個隱藏在暗處的“幽靈”,能量和意圖都深不可測。
他立刻回到酒店,用隨身攜帶的保密電腦,以“涅姆佐夫”為密鑰,對SD卡內的數據進行二次解密。之前被偽裝成技術圖紙和數據的核心內容終于顯現出來。
這不僅僅是李銀姝提到的經濟改革數據或部分人員名單。里面包含了大量經過加密的朝鮮內部通訊片段、軍隊后勤系統的漏洞分析,以及一份……關于“鋪路計劃”部分骨干成員的評估報告,其中一些名字旁邊,標注著“已犧牲”或“失聯”。李銀姝的名字赫然在列,狀態是“活躍但風險極高”。而在計劃外圍關聯人員中,他看到了林研究員的名字,后面跟著的標注是——“重點監控,適時清除”。
金明哲的血液幾乎凝固。林研究員不是因為疏忽暴露,而是從一開始就被標記了!自己呢?自己是否也在某份名單上?
![]()
“論壇”與“鬼影”
時間不等人。“七日”之期迫在眉睫。金明哲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亞洲未來能源安全與合作”論壇的參會信息中。
這是一個半公開的高端論壇,參會者多為各國能源官員、頂尖學者和大型企業代表,安保級別極高。他通過學校渠道,以研究需要為名,艱難地獲取了一份公開的嘉賓名單初稿。
他逐行掃描,心臟一次次提起又落下。當目光鎖定在其中一個名字上時,他幾乎從椅子上跳起來——樸正宇。
這個名字,出現在李銀姝提供的、存儲卡里那份“評估報告”的“已犧牲”名單中!報告里明確記錄,樸正宇,前朝鮮貿易省官員,因涉嫌“非法外匯交易”在三年前已被處決!
一個“死人”,怎么可能出現在北京的高端論壇嘉賓名單上?
除非……李銀姝提供的名單有誤?或者,這個樸正宇是冒名頂替?又或者,他的“犧牲”本身就是一種保護,如今他代表著“鋪路計劃”乃至其背后的某種勢力,要在這個國際論壇上有所行動?
這個“鬼影”般的名字,讓整個事件的性質變得更加詭異和危險。
![]()
圖片
抉擇與入局
金明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林研究員失聯且被標記清除,自己可能也已暴露,唯一的指引來自一個身份不明的“幽靈”。存儲卡里的信息真偽難辨,一個已死的“鬼影”即將現身北京。
他意識到,自己不能再被動等待。對方——無論是李銀姝背后的力量,還是那個“幽靈”——將他引入這個局,必然有其目的。他現在就像一顆被放在棋盤上的棋子,但如果想活下去,想救出林研究員,想弄清楚真相,他必須從棋子變成棋手,至少,要看清整個棋盤。
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主動入局。
他利用自己學者的身份和所在大學的資源,成功申請到了論壇的“觀察員”資格。這能讓他進入會場外圍,接觸到部分信息和人員。
在論壇開始前最后兩天,他像正常回歸學術生活的研究員一樣,整理資料,參加校內會議,但他暗中調動了所有能調動的資源和人脈,小心翼翼地打探著關于論壇、關于樸正宇,以及任何可能與朝鮮相關的風吹草動。
他發現,校園附近似乎出現了陌生的面孔,在他常去的圖書館和咖啡館徘徊。家里的座機接到過兩次無聲電話。他知道,陰影已經籠罩過來。
論壇召開前夜,金明哲再次檢查了那張SD卡,將最關鍵的信息提取出來,加密后分散隱藏在不同的云端存儲器和物理設備中。他寫了一封長信,詳細記錄了從接到任務到此刻的所有經歷、懷疑和推理,設置了定時發送,收件人是他一位旅居海外、絕對中立的恩師。如果他出事,這封信將成為唯一的真相火種。
![]()
圖片
做完這一切,他看向窗外北京的夜色。明天,那個名為“亞洲未來能源安全與合作”的論壇,將是他揭開謎團、也可能是踏入最終陷阱的舞臺。
“鋪路人”的命運,將在那里迎來決定性的轉折。
(未完待續)
下章預告:
論壇當日,金明哲以觀察員身份進入會場,試圖接近“鬼影”樸正宇,卻發現自己早已成為多方關注的焦點。李銀姝留下的信息真假交織,“幽靈”的身份即將揭曉,竟與林研究員的過去有著驚人關聯。而在論壇的最高級別閉門會議上,樸正宇即將拋出的,并非能源合作方案,而是一份足以顛覆東北亞格局的“投名狀”……金明哲手中唯一的籌碼,就是那份殘缺的“鋪路計劃”名單,他該如何在絕境中,打出這張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