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由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和旅游局指導下,北京民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主辦的“剪映東韻”北京剪紙藝術展在北京金隅龍順成文化創意產業園成功啟幕。作為2025東城區“非遺煥新”專項扶持資金支持項目,本次活動以創新表達賦能傳統技藝,為京城增添一抹流動的文化風景。
![]()
△ 全體領導及參會嘉賓合影
北京民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顧問、北京正東書畫院院長鄭彩良在致辭中表示,研究院將始終堅持“守正創新”的發展理念,在各級主管部門的指導與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持續深耕非遺保護與傳承,積極拓展“非遺+”融合發展新路徑,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
△ 北京民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顧問、北京正東書畫院院長 鄭彩良
東城區北京剪紙代表性傳承人徐陽在發言中,向北京民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表達了衷心感謝。他表示,在研究院的支持推動下,傳統剪紙技藝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創新活力與發展動能,使這一古老藝術形式得以擁抱現代科技、融合當代審美,真正“活”在當下、走進生活。
![]()
△ 東城區北京剪紙代表性項目區級代表性傳承人 徐陽
為進一步推動非遺活態傳承與創新發展,活動現場聘任2024年度至2025年度北京民藝非遺研究院“非遺煥新”專項扶持資金支持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擔任藝術顧問,包括北京玉雕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楊根連、北京絹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滑樹林、劇裝戲具制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孫穎、北京扎燕風箏制作技藝區級代表性傳承人楊利平以及北京剪紙區級代表性傳承人徐陽。他們將共同為東城區“非遺煥新”項目注入專業力量,助力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
![]()
△ (從左到右排序)北京玉雕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楊根連、北京絹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滑樹林、劇裝戲具制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孫穎、北京扎燕風箏制作技藝區級代表性傳承人楊利平、北京剪紙區級代表性傳承人徐陽
北京民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顧問、北京正東書畫院院長鄭彩良、北京民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于波以及多位國家級、區級代表性傳承人,媒體代表共同出席。
![]()
△ 主持人 楊宏
隨后,青年歌唱演員沈洋深情獻唱經典曲目《陽光路上》,悠揚的歌聲直抵人心,文藝志愿者孫澤霖則帶來朝氣蓬勃的《逐夢之光》,以青春之聲傳遞非遺創新的時代回響。最后,永外風姿舞蹈隊舞蹈《太陽姑娘》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贏得陣陣喝彩。
![]()
△ 青年歌唱演員沈洋
![]()
△ 文藝志愿者 孫澤霖
![]()
△ 永外風姿舞蹈隊
![]()
![]()
△ 市民體驗掃描AR體驗項目
在本次展覽中,北京民藝非遺研究院以北京剪紙將東城區文化和旅游局推廣中心的動漫IP“麒東東”巧妙融于剪紙造型之中,令人眼前一亮。這一創意不僅實現了傳統剪紙藝術與潮流IP的有機融合,更以“時尚化”表達為非遺注入新活力。
![]()
![]()
![]()
△ 北京剪紙藝術展“麒東東”剪紙作品
北京民藝非遺研究院在傳承北京剪紙藝術的基礎上,突破了傳統靜態展示的局限,巧妙融入AR數字化交互設計,讓手持北京扎燕風箏的人物與風箏在手機屏幕中“活”了起來,生動演繹了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碰撞的無限可能,展現出文化傳承與創新融合的全新路徑。打破平面束縛,在虛實交織間讓市民沉浸式感受剪紙藝術的靈動韻味與當代魅力。
![]()
△ 北京剪紙藝術展活動現場
![]()
△ 2024年度北京民藝研究院“非遺煥新”項目扶持資金支持項目北京扎燕風箏文創冰箱貼
此次北京民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剪映東韻北京剪紙藝術展”,不僅是一場融合視覺震撼與互動體驗的藝術盛宴,更是一次讓非遺從傳統走向未來的生動實踐。期待在東城區持續的政策支持與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下,剪紙藝術能與潮流元素深度交融,以更多元的創新表達煥發新生。未來,北京民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也將持續探索AR數字化等前沿科技,讓剪紙在新時代的舞臺上,綻放出更加燦爛的光彩。
責編:易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