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報告訊(記者 張華征 桑建偉 通訊員 韓輝峰)為切實維護新密市實驗高中學生心理健康,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心理調節方法,10月28日上午新密市實驗高中特邀河南工業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尚宇紅副教授,帶來主題為“生命的三重奏——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成長交響”的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4500余名師生共同聆聽了這場“心靈盛宴”。
![]()
“生命的三重奏”拉開帷幕
![]()
副校長陳永福主持講座
尚宇紅副教授深耕教育事業30余年,不僅是中國心理學會會員、注冊心理督導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還身兼團中央12355熱線心理專家、河南省心理專家庫成員等多重身份,累計為超10000名學生提供了心理咨詢服務,專業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
![]()
尚宇紅老師以“青春的三原色”為引開篇
講座開篇,尚宇紅副教授以“青春的三原色”為引,用一組觸目驚心的數據揭示了當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現狀:中國疾控中心2024年數據顯示,高中階段學生抑郁篩查陽性率達24.6%,焦慮癥患病率18.3%。她結合《黃帝內經》“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智慧,指出現代青少年的“精神內守”正被分數、排名、比較撕裂,形象地將青春比作“用藍(學習)、紅(人際)、綠(心理)三原色編織的彩虹”,若某一顏色失衡,生命畫卷便會失去光彩。
隨后,講座圍繞“學習、人際、心理”三大核心板塊展開,為學生帶來兼具科學性與實用性的“心理工具箱”。在“學習篇:知識的‘心流’密碼”中,尚宇紅副教授解析了“戰斗或逃跑”反應與“心流”狀態的關聯,推薦“25分鐘專注+5分鐘感恩呼吸”的番茄工作法,并引用哈佛大學2023年研究數據——該方法可使注意力集中時長延長2.3倍、期末成績平均提升12%;同時分享“錯題=(未掌握知識點×反思深度)÷自我批判系數”的轉化公式,強調用“我學到了…”的積極視角復盤錯題,能讓記憶效率提升37%。
![]()
同學們全神貫注的傾聽中
在“人際篇:關系的‘韌性’法則”環節,尚宇紅副教授從腦科學中的“鏡像神經元”入手,提出“主動傾聽比等待發言更能建立深度聯結”。她介紹的“沖突轉化法”,通過“認知重構、暫停反應、提問轉化、尋找共贏點”四步,結合《論語》“君子和而不同”的理念,可使沖突化解率提升42%;而“20%人際關系管理原則”,建議用20%的社交精力維護90%的普通關系,將重點放在5%的高質量關系上,幫助學生實現人際生態平衡,現場案例顯示該方法能使孤獨感評分下降25%。
在“心理篇:內心的‘生態平衡’”中,尚宇紅副教授提出“積極情緒:中性情緒:消極情緒=5:4:1”的黃金比例,如同森林中喬木、灌木、草本的共生關系。她分享的“5-4-3-2-1感官錨定法”,經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證實可使焦慮評分下降41%;“心理韌性=(希望感×自我效能感)÷恐懼化思維系數”公式,強調將“我做不到”改為“我正在學習”,能讓自我效能感提升33%;而“每天記錄3個學習小成就”的復利行為模型,30天后可使學習動力提升28%。
![]()
講座尾聲師生熱情互動把講座推向高潮
講座尾聲,一場“生命的靜默交響”儀式將氛圍推向高潮。在尚宇紅副教授的引導下,全體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生命如一棵生長的樹——根系扎根代表心理韌性,枝干生長象征學習動力,葉片觸碰寓意人際溫暖,在同頻呼吸中感受4500顆心跳的共鳴。她再次引用《莊子·齊物論》“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點明這場講座不僅是科學工具的傳遞,更是傳統文化智慧的傳承,旨在幫助學生實現“知行合一”的成長。
![]()
講座結束后學生們爭相與尚老師交流
![]()
尚老師寄語上臺互動的學生
此次講座將科學心理學方法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度融合,既為學生送上了可操作的“心理調節指南”,也讓大家在經典中汲取了心靈力量,為新密市實驗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注入了新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