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格桑柔情觀鳳凰如炬
賈洪國
格桑花是從不招搖的。她們無需濃香,亦不憑艷麗,只那般樸實地、簡簡單單地開著,無芬芳以召蜂引蝶,卻無論在雪山腳下,還是巡邏路邊,都能安靜地生根、開花。
![]()
格桑在藏語中是幸福的意思,花開時多為五瓣,少數也有八瓣的,顏色鮮艷而美麗,隨著季節的變化而逐漸變換顏色,有紅色、白色、黃色、粉色、紫色。西藏老兵們,都有格桑花的記憶,它是雪域高原上的美麗精靈,也是拉薩的市花。
離開部隊,踏上返鄉的列車時,腦海里縈繞不去的,就是那星星點點的格桑花。對我們這些西藏兵來說,它本就是難以抵御的誘惑。世間繁花似錦,多少姹紫嫣紅輕易迷亂人眼,卻終究沒有哪一種,能替代它在心中的位置。在西藏,你無需再去尋覓別的絢爛,因為心里早已裝下了獨一份的堅定。而離開,終究是一場與自己深愛的告別。
時光如長河,有些記憶卻如星辰閃爍。譬如鳳凰花。
去云南楚雄雙柏拜望戰友時,李維雄和楊丕中兩位老友,特地開車一小時,帶我去探訪一個被歲月遺忘的小鎮——玉溪易門的小綠汁。那藏于綠汁江畔,四面環山,氣候溫潤,雨澤豐沛的小鎮,人稱“滇中小版納”。一路山重水復,心卻像被什么牽引著,直到那一片火紅撞入眼簾。
葉如飛羽花成炬,
思緒沉迷舊枝頭。
戰友天涯各星火,
相逢猶記一樹秋。
從云南回川已有些日子,我卻總在夢里回到綠汁江邊,回到那一片燃燒的鳳凰花下。它的花期并不長,卻偏用這短暫的時光,把生命綻放得那般熾烈。它沒有牡丹的雍容,也不似格桑的孤傲,它只有一股子不管不顧的熱烈,像青春的我們,像那些再也回不去的雪域高原軍營年華。
![]()
去了綠汁后才知道,綠汁江是由彝語“潞茲啦”演變而來,意譯為“石壁陡峭的江河”,與實際情況很是相符。
不知為什么,云南戰友多將這里稱呼為“小綠汁”,或許有些昵稱之意,頗有幾分親切之感。因為在滇中方言里,“綠”與“六”的發音都和“盧”相同,聽李維雄戰友講過一件趣事,在他小時候聽父親講相關的出差見聞,提到過易門小綠汁,讓他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以為易門有個叫“小六指”的地方......很是有趣。
原來,綠汁江是因江得名,也因銅而興。自1953年易門礦務局成立,多少熱血青年從四面八方涌來,走進這銅山懷抱,成為真正的礦山人。他們用勤勞與智慧,一次次創造奇跡,讓這片土地迅速成為有色金屬王國里一顆明珠。直到2003年,礦山資源枯竭,一切才漸漸沉寂。
10余公里的路,落差700多米,有很多大于90度的轉彎、甚至是回頭彎,在地圖上顯示的軌跡像極了雞腸子彎彎曲曲的模樣,對駕駛技術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好在驅車陪同我的老戰友李維雄和楊丕中,都是幾十年駕齡的老司機,經受住了108拐的左突右甩,車沿綠汁江行,才入江邊公路,兩旁的火鳳凰便如等候多時,悄然簇擁而來。我們進入了沿江而居的綠汁鎮,寬敞的道路兩旁,一棵一棵高大的鳳凰花已掛滿了鮮艷的花朵。綠汁鎮的大部分建筑位于綠汁江的東岸,西岸是高高的山峰,山腳公路上的鳳凰花開,也是驚艷極了。
遠遠望去,滿樹紅花如烈焰灼灼,在綠意間跳躍、閃爍,幾乎映紅半邊天。走近細看,每一朵都精致如鳳凰展翅,在枝頭輕盈起舞。花瓣是那種奪目的紅,紅得熾熱,紅得坦蕩;花蕊點點金黃,像藏在火焰里的星子。風過時,花枝輕顫,沙沙作響,仿佛在低語一段關于生命、關于時光的往事。
資料上說,鳳凰花又名紅花楹、火樹,原產馬達加斯加。樹高可達二十米,花開時滿樹火紅,與綠葉相映成趣。因“葉如飛凰之羽,花若丹鳳之冠”,故名鳳凰。
![]()
我們沿江漫步。深秋的綠汁江水清淺見底,有人在江邊嬉水,也有人低頭撿拾卵石,準備帶回家裝點花盆。走上鐵索橋,看江水潺潺從腳下流過,心情是難得的輕快。木奔大橋上,仿佛還能聽見當年運礦的車輛從山腹中轟鳴而出,把礦石送往選廠。最有名的該數三家廠吊橋——多少礦工曾在這橋上擦肩而過,清晨帶著希望出門,傍晚披著平安歸來。
我偏愛這被自然神筆點染的山河。它那么張揚,那么熱烈,以一種不容拒絕的姿態,闖入你的世界,也喚醒你沉睡的感官。
綠汁江與銅山,就這樣靜靜相伴,不離不棄。我想,若不是大山被掏空,資源終有盡時,或許今天這里依舊人聲鼎沸、機器轟鳴。我們仍能看鳳凰花開如焰,聽綠汁江水長流。
“滇銅綠汁憶青春,歲月遠去不復回。”值得慶幸的是,易門銅礦現已申報成為工業遺產。那段歷史、那份榮光,終將被后人認識,也為我們這些曾經的礦山人,留下一個可以安放青春的記憶角落。
有時候想,當兵,本身就是一種經歷。而經歷,無論甘苦,都是成長。
有時候想,戰友,本就是一場緣分。而緣分,無論深淺,都是財富。
我有時也會想,若當年有如今這般發達的信息、方便的拍照技術,我定會拍下格桑花在四季中不同的姿態,留下更多巡邏與訓練的瞬間,讓回憶多一些憑據,讓想念有處安放。
可歲月從不為誰停留。人生之路,走過,便是從容與坦然。我們都在豐富而坎坷的環境中逐漸成長、成熟。也許正是那些年的青春拼搏,那些年的雪山哨所,那些年的格桑花相伴,才鑄就了西藏兵骨子里的習慣——像雪山一樣寬廣的胸懷,像喜馬拉雅一般堅韌的性格,讓我們至今仍能勇往直前,無所畏懼。
經歷過雪域軍旅,你會懂得:青春無悔,終生無怨。夢還在,路還長。我總想著,等身體允許、時間合適,定要再約上三五戰友,一起回西藏看看,一起向那段奮斗的青春,深深致敬。
自進入綠汁鎮起,路邊、場院,隨處可見滿樹紅花的鳳凰木。那顏色鮮艷得像要把天空點燃,異常奪目。花落時,樹下便鋪開一層紅毯,美得叫人動容。當地人說,花瓣與花萼可做成蝴蝶工藝品,栩栩如生;那碩大的莢果,曾是云南戰友兒時的玩具。
說到底,小綠汁是個值得一去的地方——不論你是否有戰友在哪里,因為那些凝固了舊時光的建筑,和那一樹樹不顧一切盛放的鳳凰花,都是邀請你的理由。
鳳凰木被稱為色彩最艷麗的樹木之一,名副其實。花開時,滿樹如火,富麗堂皇。而我最動容的,是它那種開到極致的努力——它和格桑花一樣,一旦綻放,必撐到最大;即便凋落,紅色也絕不減退半分。原來,鳳凰花與格桑花,骨子里有著西藏兵同樣的壯烈與凄美。也正因如此,它才讓我們這些西藏老兵格外憐愛,甚至著迷。
我想,格桑花是西藏軍旅的象征,是戍邊記憶的載體;而鳳凰花,則是戰友深情的見證,是重逢與牽掛的寄托。從雪域高原到滇西大地,變的是地域,不變的,是那熔鑄于歲月之中的、濃濃的軍旅情結。
![]()
(注:本文插圖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
賈洪國:1968 年生人,西藏軍旅五年,雙流縣報記者十年。出版有個人文學集《 一花一世界 》《 人生足跡 》 《 風兮雨兮》。近年來,主要精力用于采寫《尋訪戰友故事集》,目前已完成了《軍旅宥坐——尋訪戰友故事集》兩冊,50萬字已匯編成書。因為“人在變老,軍旅的記憶卻永葆青春!”把文字當成愛好經營,把生活當成詩意品味,一念花開,一念云起,在時光中拈花微笑,能穿透歲月漫漫的塵埃。
![]()
作者:賈洪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