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滄州西站新建停車場因獨特的螺旋式車道設計,被網友戲稱為“蚊香盤”,在網絡上掀起熱議浪潮。這一別出心裁的設計,究竟是解決交通難題的妙招,還是脫離群眾需求的“靈感乍現”?
![]()
從項目建設方滄州建投工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回應來看,此次停車場改造升級,核心目的是高效利用有限空間,緩解交通擁堵。該停車場始建于2011年,當時滄州西站周邊車流量小,設計以“即停即走”為主,僅設兩條蓄車通道。然而,隨著列車班次增加,客流量和出租車數量大幅增長,原本的蓄車通道難以滿足需求,高峰期車輛外溢、交通擁堵問題嚴重。
此次改造后,蓄車能力顯著提升,多增加了七八十個蓄車位,車道設計旨在最大化利用空間,提升車輛進出效率,從根源上緩解擁堵。
![]()
不可否認,滄州西站搞這樣的創意設計,出發點是解決停車難、打車難、管理難等現實問題,這種積極應對交通挑戰的態度值得肯定。在有限的空間內挖掘更多潛力,為旅客提供更便捷的出行環境,體現了城市管理者和建設者的努力與擔當。而且,獨特的螺旋式設計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停車場的辨識度,或許能成為滄州西站的一個特色標識。
![]()
但我們也應看到,城市是人民的城市,火車站是人民的火車站,任何設計和創意都應以人民群眾的意見為標準。從網友的反應來看,調侃其為“蚊香盤”,雖帶有一定趣味性,但也反映出部分民眾對這一設計的直觀感受和看法。如果這種設計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給旅客帶來不便,比如繞行距離過長、容易迷失方向、進出效率未達預期等,那么即便初衷是好的,也可能難以得到群眾的認可。
火車站作為城市的重要窗口,展示著城市的形象和風貌。外地游客來到滄州,滄州西站往往是他們對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如果停車場的設計不僅沒有提升出行體驗,反而成為被吐槽的對象,無疑會影響城市的整體形象。
![]()
滄州西站停車場的創意設計有其積極意義,但在實施過程中,應充分傾聽人民群眾的聲音,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在追求創新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兼顧實用性和人性化,確保設計既符合城市發展需求,又能讓人民群眾滿意。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打造出既具特色又實用便捷的停車場,讓滄州西站成為展示城市良好形象的亮麗名片,而不是游客吐槽的焦點。
來源:智匯滄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