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巡訪亞洲這一趟,成果確實可以用“豐碩”兩個字來形容。光是美日兩國的投資,就達到了8500億美元,在韓國還收獲了一個木槿花勛章和一頂金冠。
期待已久的和中方的談判,結果也非常樂觀,特朗普在回程的飛機上甚至給此次會晤打出了十二分的高分。
然而,讓其意想不到的是,一則噩耗正在國內等著他。
日前,美國參議院就表示,他們以51:47的票數通過了一項決議,而決議的核心內容是要終止特朗普在全球范圍內實施的全面關稅政策。
![]()
(特朗普)
值得注意是的,這還不是參議院近期就關稅問題通過的第一項決議。早些時候,參議院還通過了取消對加拿大和巴西征收的關稅。
參議院接連針對關稅出拳,其實并非一時沖動,而是有三個清晰的戰略盤算,每一點都戳中了當前美國的現實問題。
首先,是要搶回國會的立法權。當初特朗普為了推全面關稅,特意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繞過了國會直接施策。這事兒讓不少議員認為,特朗普這么干越權了,搶走了國會制定稅收、貿易規則的權力。
有議員直接在提交給最高法院的意見里挑明:《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里壓根沒提“關稅”和“稅收”這倆詞,過去五十年里,也沒哪個總統敢這么用這個法案。所以這次通過決議,本質上是國會在捍衛自己的權力,告訴外界制定貿易規則的該是我們,而不是總統一個人說了算。
其次,關稅問題已經影響到了美國民眾的日常生活,議員不得不對此做出回應。
民主黨參議員羅恩?懷登在投票前就把話說得很直白:“現在物價漲得太瘋,美國家庭日子快扛不住了。” 高盛的報告更是直接算了筆賬:到今年年底,美國消費者要承擔55%的關稅成本,直接推高了通脹。還有美國稅務基金會的測算更揪心:受關稅影響,未來十年美國GD可能要下降0.5%,相當于經濟增長被拖了后腿。所以這次投票,也是想要減輕關稅對經濟和民生的壓力。
最后,這事兒也把共和黨內部的裂痕擺到了明面上。51:47的投票結果里,有4位共和黨參議員直接倒戈,跟民主黨一起支持終止關稅。
要知道,特朗普是共和黨核心人物,這4位黨內同僚的反對,等于直接削弱了他在黨內的絕對權威,接下來不管是后續的貿易法案,還是中期選舉相關的博弈,都可能因為這次分裂產生更多變數。
![]()
(美參議院通過決議)
而站在特朗普的立場來看,參議院決議的通過,就是公開打臉式的打擊。
最直接的是,這是國會第一次正式、公開地否定他的核心貿易政策。雖然現在來看,這個決議的實際效果還沒跟上,但釋放的信號太明確了:就算在共和黨內部,他的關稅政策也不是鐵板一塊,也還是有人不買賬。而特朗普一直營造的是“強人形象”,強調自己的決策能掌控全局,這次黨內同僚的拆臺,就讓他的這種形象打了折扣,算是一次實打實的政治挫敗。
更讓他難受的是,自己一直吹的“關稅救國論”也遭到了質疑。
特朗普過去總說“有了關稅,美國才能富;沒了關稅,美國就會窮”,還把關稅當成“重振美國經濟的關鍵工具”。但參議院的決議、高盛的通脹數據、稅務基金會的GDP測算,再加上黨內4位議員的反對,等于從“合法性”和“有效性”兩方面,對他的經濟主張來了次雙重否定。若是未來決議通過,特朗普政府這段時間吞下去的,全部都得慢慢還回來。
值得注意的是,參議院通過了,并不意味著特朗普的關稅就真的要被取消了,這條路上還有兩道很難跨得過去的坎,即眾議院和總統。
決議要生效,必須先過眾議院這關,但現在眾議院由共和黨控制,而他們早前就對推翻特朗普關稅這事亮了紅燈。甚至專門通過了一項規定,直到明年3月底,都不準審議任何試圖阻止特朗普關稅的法案。所以這些終止關稅的決議,大概率連在眾議院被投票的機會都沒有。
![]()
(加拿大總理卡尼)
而就算出現奇跡,眾議院破天荒地通過了決議,接下來還要送到總統手里,讓特朗普自己否決自己的法案,更是天方夜譚。
所以現在來看,參議院的這項決議,更多是表個態,但要真的改變政策,目前還沒這個實力。
但即便這個決議暫時成不了實際政策,它帶來的影響,卻有可能在接下來幾個月內慢慢發酵。現在參議院取消對加拿大、巴西關稅的動作,還有終止全球全面關稅的態度,已經讓很多國家看到了松動的可能。未來通過企業的推動,有望反過來影響后續的政策走向。
總之,雖然暫時改不了政策,但它像一顆種子,接下來美國的政治博弈、經濟政策、對外關系,都可能因為這顆種子長出新的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