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安然
盡管一提到戶外品牌,互聯網上“鳥、象、鼠、狐、狼”等動物聲量兇猛,“石、塔、棍”等硬角色存在感十足,但一進入現實世界,遍地走的卻是沉默而亮眼的駱駝。
“冬天到了,學校里/地鐵里遇到的駱駝比沙漠的還多”“駱駝大戰北面,新校服來了”“單位勞保成北京市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勞保”要領,來自廣州白云區的駱駝在入冬之際迎來火熱銷售期。
今年雙11,駱駝拿下了抖音電商階段性品牌銷售榜的運動戶外品牌榜第一名,力壓FILA、耐克;在天貓雙11正式開賣的30分鐘內,駱駝銷售額也迅速破億。
依托巧妙的性價比+泛戶外時尚賽道卡位,駱駝近年在線上線下攻勢迅猛。據蟬媽媽預估,駱駝2024年GMV最高超50億元,若取中位值,較上年同期增長約33%;線下門店中,品牌超千平的駱駝戶外運動城也將拓展至300家。
但隨著行業競爭加劇與企業成長,駱駝的優勢品類乃至核心品牌正逐漸逼近天花板,或面臨觸頂危機。
若向上突圍,需與賽道頭部守門員可隆等短兵相接,駱駝難言優勢;左右環視,新品牌喜馬拉雅隨瞄準高端專業戶外賽道,但認可度有待提高,額熊貓主打的大眾戶外山系風,又與駱駝主品牌存在路線沖突;望向海外,駱駝的起源爭議也束縛其全球化擴張的步伐。
如何跳出包圍圈找到新增方向,成了駱駝的頭號難題。
01
全面開花
在社媒平臺上,國際大牌如“鳥、象、鼠”占據戶外輿論高地,國內如凱樂石逐漸贏得專業標桿稱號,伯希和也蓄勢待發沖擊IPO。然而在實打實的銷售場上,打破頭部品牌圍剿、實現全品類開花且長期霸占銷量榜首的,卻是看似 “不起眼” 的駱駝。
![]()
截圖來源于飛瓜數據
線上方面,根據飛瓜抖音數據,僅CAMEL駱駝官方旗艦店單個賬號,近30日銷售額就超過1億元,銷量超過100萬件。
飛瓜品牌銷售總榜顯示,近一個月來,銷售表現在駱駝之上的是蘋果、華為、小米、茅臺等一眾體量龐大的3C巨頭和白酒龍頭;榜單前十的位置當中,只有3個運動戶外品牌上榜,而駱駝力壓耐克、阿迪達斯,成為行業第一。
另據抖音電商發布的雙11(10月9日-19日)階段性品牌銷售榜單,駱駝同樣拿下運動戶外品牌榜第一名,緊隨其后的是FILA和耐克;在天貓雙11正式開賣(10月20日)的30分鐘內,駱駝銷售額也迅速破億。
事實上,自2020年發力電商直播以來,駱駝的多條戶外品類線一直占據細分賽道榜首位置。
據艾媒咨詢調研統計,2019-2024年,駱駝連續6年獲得沖鋒衣全球銷量第一,戶外羽線服6年累計全國銷量第一;另據官網,駱駝的帳篷、男鞋、登山鞋等品類產品也連續多年蟬聯細分賽道銷量冠軍。
線下方面,除普通商場門店外,駱駝極力打造的囊括戶外、健身、球類、自行車等全場景、全品類的一站式大店“駱駝戶外運動城”,目前數量已突破100家。據21財聞匯報道,掌門人萬金剛計劃未來還將該門店拓展至300家。
在線上線下及細分品類銷售蓬勃增長的情況下,品牌市占率也處于行業頭部位置。
結合伯希和招股書及相關機構統計數據,在中國戶外服飾品牌中,按2024年零售額計算,駱駝市占率在5.5%,零售額約56億元;伯希和、凱樂石、探路者市占率分別為1.7%、1.6%、1%,營收分別約為40億元、17.66億元、15.92億元。
單從營收體量等角度來看,駱駝實際已是國內戶外市場第一大品牌。
02
鬧中取巧
在廝殺激烈的戶外紅海中突出重圍,駱駝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一個“準”字。
首先是入局時機的快和準。
根據官網,駱駝原是天津的制鞋品牌,創立于1930年。被萬金剛收購后,駱駝在2000年左右涉足戶外領域。不過,彼時國內的戶外運動熱尚未爆發,受眾有限。2020年,萬金剛敏銳意識到疫情之下逐漸催生的戶外熱潮,以及線下銷售的局限性,由此捕捉到直播電商的巨大機會。
同年4月,萬金剛第一次在天貓直播間進行直播帶貨。相關數據顯示,在一個多小時的直播里,駱駝直播間累計觀看人數超過100萬,銷售額也沖至當天平臺男鞋品類第一。此后,駱駝開始發力電商直播,在其他品牌還沒反應的時候,已率先搶占了大量線上市場份額。
其次是賽道卡位精準。
據魔鏡洞察分析統計,沖鋒衣、登山鞋是不同戶外消費群體的共同熱需;而騎行、citywalk等運動在社媒側的討論熱度增長亮眼,尤其citywalk近一年增速高達4086%。
擁有戶外鞋基因的駱駝早就盯上這些熱門品類,也意識到城市輕戶外裝備存在極大的需求與缺口,同時考慮到薄弱的專業運動短板,最終將目光鎖定在泛戶外/輕戶外領域。
但想在行業里真正脫穎而出,駱駝還需找到更精準的行業生態位。
高端專業戶外領域,其短期內難以形成核心競爭力,低端白牌市場則良莠不齊,品質與口碑風險暗藏。多重考慮下,駱駝選擇卡位中端價格帶,例如熱銷沖鋒衣、羽絨服價格在400-600元左右,以更具性價比、質價比的路徑突圍,而這也抓住了沖鋒衣市場最龐大的大眾消費群體。
![]()
截圖來源于天貓駱駝旗艦店
智研咨詢研報顯示,目前沖鋒衣市場主要集中在千元以下價位,其中0-542元價格段占據市場主流,市場占比達到51.40%;542-1084元價格段市場占比為23.69%,這兩個價格段合計占比達到70%以上。
駱駝價格定位吸引了眾多對戶外裝備性能要求不高、或收入較有限的學生、年輕職場人等群體,甚至是有經費指標要求的單位等采購團體,創收點不斷增加。
為滿足主要的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駱駝一邊著重提高產品審美設計,提供一系列多款、一款多色等豐富選擇,讓駱駝服飾成為戶外“出片”標配;一邊加大潮流營銷投入,更大范圍占據目標受眾心智。
由此引出的,是駱駝在營銷投放方面的狠與準。
2013年以來,駱駝簽約過韓寒、佟大為、范冰冰、劉濤等名人明星;2023年以后,駱駝品牌宣傳明顯側重年輕潮流化,簽約了楊穎、白鹿、王俊凱、迪麗熱巴等多位品牌代言人或大使,宣傳投入不斷加大。飛瓜易投統計數據顯示,駱駝近90天在羽絨服品類投放的廣告數環比上個周期激增324.5%。
值得關注的是,駱駝90天內投放的廣告互動量高達232w,平均互動量是羽絨服品牌鴨鴨的7.16倍。
根據平臺分析,駱駝直播間以“一賬號一單品”形式進行推廣,例如駱駝戶外羽絨服旗艦店主打“小太陽羽絨服”,駱駝羽絨服旗艦店聚焦“黑鉆Pro拒水絨羽絨服”;投放根據不同周期用戶的核心需求調整關鍵詞,匹配用戶訴求,通過精準規劃提升廣告觸達效率。
盡管因“泛戶外+性價比”定位在社媒側被頻頻調侃為“景區駱駝”“公園駱駝”“勞保駱駝”,但通過一系列精準操作,駱駝明顯逐漸取代北面等老牌戶外品牌,在行業站穩腳跟。
03
成于斯囿于斯
只是,幫助駱駝發展壯大的中端卡位策略,似乎也將面臨失效的危險。
據WWD不完全統計,近三年(2022-2025年)共有超過20個國際戶外品牌通過直營、代理或合資模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中國本土品牌也有超過10家品牌開拓國內市場。
《中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報告(2024-2025)》則顯示,截至2025年6月底,我國戶外運動相關企業已達33.5萬家。
駱駝管理層曾向外界表示,未來兩年,駱駝沖鋒衣品類仍能保持30%-50%的增長,但也存在觸及天花板的風險。隨著進駐戶外領域尤其中端市場的品牌越來越多,這一風險或由品類向品牌方面擴散。
萬金剛的反應是,一邊試探性將駱駝品牌往高端方向拓展,如王俊凱、迪麗熱巴等明星同款沖鋒衣或羽絨服,熱銷價格來到700-1000元左右。
但這種舉動一方面容易遭遇可隆等高端輕戶外品牌的壓制,于技術條件于品牌認可度等來說,駱駝的勝算都不算高;另一方面,脫離性價比優勢的駱駝也容易被其他白牌平替,被原有客群拋棄。
另一邊,駱駝也在積極拓展品類,甚至是開發美妝產品線。2023年,駱駝成立了美妝事業部;今年年初,駱駝推出美妝子品牌“駱駝戶外美妝”,并在天貓開設專營店“駱駝曬寶”。目前駱駝曬寶已在全國近300家直營店設立美妝專區。
萬金剛的兒子們選擇開拓新品牌,為駱駝集團鋪開更全面的品牌布局。
長子萬光陽負責的喜馬拉雅,定位偏向高端專業戶外,更注重產品功能性;次子萬光昊負責的熊貓,定位大眾戶外,聚焦喜愛山系設計的年輕都市人群;此外,駱駝集團旗下還有功能性羽絨服品牌企鵝。
但需要注意的是,兼顧功能和時尚屬性,主打沖鋒衣價位在200-400元區間的熊貓,與駱駝主品牌存在定位沖突;企圖對標凱樂石、比肩始祖鳥的喜馬拉雅,存在與駱駝主品牌相似的研發投入不足、硬科技實力有限的問題。
![]()
截圖來源于駱駝官網
在品牌拓展之外,當目光轉投海外市場,駱駝的擴張步伐也受到一定限制。
曾經,因品牌logo相似等原因,中國駱駝與美國戶外品牌駱駝有過糾纏不清的起源爭議。雖然隨著中國駱駝的知名度逐漸提高,其品牌獨立形象也逐漸增強,但海外市場的相關糾紛并未完全消散。
官網顯示,駱駝至今在歐盟地區仍面臨商標糾紛,這一問題持續對品牌的全球化擴張步伐形成掣肘。
除此之外,山寨產品的泛濫,至今仍影響品牌發展。
根據官網,駱駝目前的SKU約有2萬個,遠超一般的戶外品牌。有業內人士指出,駱駝的商品系列與款式眾多,且仿造成本低,因此許多不法商家企圖用假貨蒙混過關,給品牌帶來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負面形象。同時,隨著生產擴大,駱駝自身在品控方面的投入也需持續增加。
在守住國內第一的基礎上,面向未來,駱駝還有不少沙丘需要翻越。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