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停火短暫維系后局勢再生變數,國際社會對和平前景持續關注。
加沙曾因以哈停火重現和平希望,各國普遍歡迎,民眾載歌載舞期盼新局面。
![]()
但2025年10月28日,導彈聲再次打破加沙平靜,醫院、居民區遇襲,數十平民受波及,停火協議失效。
這印證加沙和平是脆弱政治安排,與美及其盟友利益相關,更似地緣博弈,而非為解巴民眾苦難。
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襲擊以色列致千余平民傷亡后,以方強力回應。
兩年來加沙遭持續轟炸,據聯合國認可數據,超6.8萬人傷亡。以方以“自衛權”行動,致加沙人道通道受阻、民用設施受損。
美國促成停火曾帶來希望,但協議存疑:無獨立監督機制,未提及結束封鎖、助巴建國等。
這表明美“和平路線圖”是為以方調整戰略爭取時間,美歐雖提“兩國共處”,卻常保護以色列免受譴責、阻撓調查。
2025年10月28日以軍空襲,凸顯停火脆弱。以方稱哈馬斯先違約,隨后“強力反擊”,希法醫院5人傷亡。
美副總統萬斯卻稱“停火仍有效”。以方襲擊被美描述為“小規模事件”,國際社會多沉默,西方官方也少提加沙70%設施受損、民眾缺電缺水少藥的困境。
![]()
實則“停火”是“暫時停火”的外交表述。無正義則無真和平,不承認巴民眾獨立權則無正義,經濟軍事封鎖不解除,沖突易再發。
美歐堅持挺以,源于地緣政治、意識形態及軍工利益——以是美中東戰略關鍵,美歐軍火企業借以“國防計劃”獲利頗豐,加沙局勢升級還會推高武器需求。
全球南方國家卻展現團結,多國民間呼吁為巴爭取公正,全球話語體系漸脫離西方主導。自蘇加諾時代就挺巴的印尼,應更堅定立場,推動公平倡議。
印尼可從四方面行動:在不結盟運動和伊斯蘭合作組織框架下,推動建獨立機構監督停火。
推動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呼吁承認巴以1967年邊界建國;向加沙派醫療隊、捐物資,踐行人道外交;牽頭成立“巴勒斯坦人民和平論壇”,制定基于正義的和平方案。
總之,無正義的和平是海市蜃樓。國際社會不應再認美“和平路線圖”,印尼當下需展現道德與外交領導力,為正義發聲,助力巴以實現真和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