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明珠稱光儲空調“零電費”引發全行業聚焦。
近日,據央視頻《格力請回答》節目,格力電器掌舵人董明珠在專訪中,系統闡述了格力空調在核心技術研發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其中,董明珠介紹稱,格力光儲空調自供電0電費,家庭也能用。這一官宣瞬間引發消費者的強烈關注。
![]()
因為目前老百姓使用空調的最大“痛點”就是憂慮電費太高,所以經常可以看到炎炎夏日很多大爺大媽到銀行、商場乃至肯德基中“蹭涼”,而不舍得使用自家空調,董明珠稱光儲空調“零電費”,可以說直接擊中了使用空調的最核心“痛點”。但是也有消費者充滿疑慮,這樣的技術和產品真的存在嗎?
早在今年8月,董明珠在河北舉行的“格力冰洗生活電器戰略發布會”上就透露,格力正在研發一種“無需電費”的空調技術。2個月后接受央視專訪時披露,格力通過十余年的技術研發,格力空調突破了光伏發電需要借助逆變器,直接將光伏系統與空調對接,實現了電力的自給自足,解決了溫度調節問題。
格力到底掌握了什么黑科技?董明珠所稱的“零電費”使用空調真的存在嗎?
空調大戰引發“口水戰”
近日,格力幾乎和小米卯上了,格力高管也陷入了和小米“掐架”的漩渦,格力市場總監朱磊,多次在社交媒體上影射小米,引發巨大爭議。
近期朱磊又發文朝小米開炮,這次依然是關于“誰是不群”的事。其發文沒有明確點名誰是“不群”,引發了網友無限遐想。
![]()
從朱磊發文下面的評論可以看出,網友的態度和觀點比較清晰,一部分是挺朱磊的,一部分質疑的,支持者認為有品牌水軍攻擊了格力,就不能手下留情,訴諸法律,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凈化網絡空間。質疑者則認為朱磊此前轉發的視頻,屬于鬧了個烏龍,再打嘴仗只會越抹越黑,也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據公開資料顯示,格力和小米的空調大戰事件始于2025年8月,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轉發第三方機構奧維云網數據,稱小米空調線上銷量份額超越格力,位居行業第二。當時朱磊迅速回應,質疑數據統計口徑問題,并指出格力線上銷量仍保持領先。?隨后盧偉冰轉發一張小米與格力中央空調主板對比圖,暗示格力工藝落后,朱磊則反擊稱圖中格力機型為已退市十年的舊款,且圖片經過惡意處理,刻意拉踩。?為自證格力曬出2021年款空調與小米2025年新品的對比圖,強調在電源接口、通訊方式、工藝水平等方面存在“代際級”差距。?
9月,小米宣布空調推出10年免費包修服務,格力高管朱磊發文嘲諷稱:“大件召回小轎車,小件召回充電寶,敢拍胸脯是好事。先把眼前的11萬輛車修好,再來拍胸脯呢?”或?暗指小米此前召回11.6萬輛SU7標準版電動汽車。被網友質疑情緒化回應,?朱磊還強調“制造業是實干干出來的”,批評小米轉發“似是而非的信息”。
![]()
有媒體觀點指出,小米線上增長迅猛,格力線下29.42%的市場份額仍占優勢,?雙方高管的言論,或反映了白熱化競爭下的焦慮。尤其是格力方面略顯情緒化的回應,也說明小米空調的增長之快,給了格力較大壓力。
2025年上半年,小米空調出貨量超過540萬臺,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速超過60%?。在線上市場,小米空調的份額與格力非常接近,2025年4月至6月,格力線上平均市場份額為17.66%,小米為15.92%,兩者僅相差1.74%。在2025年7月,有數據顯示小米空調的線上市占率甚至達到了16.71%,超過格力。但格力方面對此數據提出質疑,稱其仍保持領先。
零電費空調到底是不是黑科技?
董明珠在宣布格力推出“零電費”空調時,一些網友表示了質疑,認為是格力為賣空調搞出的夸張噱頭。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格力電器推出的“零電費”空調,實際上是指其?光儲直柔空調系統?。這套系統通過整合光伏發電、儲能和空調技術,實現了空調運行的自給自足,甚至能通過電價差為家庭創收?。
據央視頻報道顯示,該系統采用?光伏直流直驅技術?,將太陽能板產生的直流電直接供給空調使用,省去了傳統逆變器轉換的環節,能量利用率高達99%?。這就是“零電費”空調的核心原理。直白點說就是這套空調系統采用光伏直流直驅技術,將光伏板發出的不穩定直流電調制成平穩的直流電供空調使用。薅太陽“羊毛”的同時,實現真正的“0電費”運行。考慮到不會一直都是陽光明媚的天氣,格力自研的光儲一體機系統,還可將多余的電儲存起來,在沒有陽光時可放電供空調使用,實現全天24小時正常運行。
![]()
格力方面稱其自研的鈦酸鋰儲能電芯,循環壽命超25000次,不起火,不爆炸,在-50℃~60℃情況下都可以正常充放電,可在夜間或陰天持續供電,實現全天候運行。
通過光伏板+儲能系統+峰谷電價管理,可滿足整屋家電用電需求,普通家庭年收益可達數千元,實現家庭場景的實際應用與效益。這對于很多買了空調卻因高昂電費舍不得開的家庭來說頗具吸引力。根據格力公布的數據,在陽光充足的地區,該系統一年可節省約4000度電,相當于普通家庭大半年的電費。?
董明珠接受央視采訪時介紹,中東某工廠改造后,降溫成本降低75%,實現了工業場景。每1萬套系統年碳匯量相當于400萬棵樹,實現了節能減排的環保效應,目前技術已落地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覆蓋1.2萬多個工程場景,如深圳地鐵、北京機場等。深圳地鐵一條線路的年電費節約可達1500萬元。
![]()
格力在接受《證券時報》采訪時也表示,格力實現大型中央空調的磁懸浮技術的突破,打破了國外少數中央空調企業的技術壟斷,且傳統磁懸浮變頻離心機存在單機冷量偏小的行業共性瓶頸,制約了節能技術在大型建筑中的應用。經他們測算若全國30%的公共建筑采用格力磁懸浮技術,每年可節省電費204.8億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50萬噸。
無論是光伏發電的“零電費”空調還是磁懸浮技術,都說明格力確實在搞高強度研發,并實現了技術壁壘的突破,2024年格力研發費用為?71.4億元,在整體營收下滑的情況下,研發費用依然同比增長1.9%,其研發支出按需投入、不設上限,研發人員占比達到21.70%?。
截至2025年6月,格力電器累計申請專利已近14萬件,其中發明專利超過7萬件,并擁有48項“國際領先”技術。這為“零電費”空調夯實了基礎,很多消費者已經迫不及待等待這款空調的問世。不過,查詢格力電器官網,光儲空調的介紹顯示為“零電費、零浪費、零擔心”,不過該產品的詳情介紹及價格目前沒有公開。從研發投入和專利數來看,格力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公司”。
投資人劉波認為該空調一旦全面推到市場,能迅速提升格力空調的銷量和市場份額,對格力的股價將是一大利好。
董明珠十三年的布局
早在2012年,當大多數人還在為空調的能耗問題頭疼時,董明珠已經將目光投向了更遠的未來。
當時我國光伏產業發展一片向好。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太陽能電池產能超過40GW,產量超過24GW,同比增長50%以上,占據全球產量的半壁江山?。生產成本進一步下降?,產品質量顯著提升,多數企業產品質保達到10年,功率線性質保達到25年?。盡管受國內市場消納能力有限和國外貿易壁壘影響,面臨挑戰,但中國光伏企業加快國際化進程,通過在海外建廠或并購方式,增強競爭力和國際化水平。在這種大背景下,董明珠就想開發一種依靠太陽能不需要消耗電能的空調。
董明珠屬于說干就干的執行派,她知道這是對技術的挑戰也是對傳統能源依賴的行業顛覆。隨即開啟數年的技術攻關之路,研發過程中,格力遇到了重重困難,包括電機燒毀、巨額的研發投入等。但董明珠“鐵娘子”的干勁,讓格力最終研發出這種“零電費”的新型空調——光伏空調,它能夠直接利用太陽能發電,而無需通過傳統的逆變器。不僅減少了對城市電網的依賴,還大大降低了用戶的電費支出。
格力的光伏空調采用新型的MPPT(最大功率點跟蹤)技術,能夠實時跟蹤太陽能電池板的最大功率輸出,確保太陽能的最大化利用。該空調具備五種工作模式,包括純光伏發電、純空調運行、光伏發電及系統發電、光伏發電及系統用電以及光伏空調模式,這些模式可以根據實際需求瞬時切換,以適應不同的使用場景。通過儲能模式,滿足空調可以連續和穩定運行。
董明珠介紹稱,該空調已經在部分家庭別墅中運用,已經實現光伏能源、儲能設備以及夜間的風谷電供應,真正實現了0電費。目前中東、北美、歐洲、東南亞等24個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其中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世貿中心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空調項目,總冷量超過4200冷噸,光伏板裝機容量超過6.7兆瓦。在因常年高溫空調剛需更強的沙特,光伏空調更受歡迎,達曼倉庫項目和沙特利雅得Marsha工廠項目都是格力光伏空調的應用典型案例,有效緩解當地電網壓力。
新源彩能總經理劉一民表示,目前該項技術方面已經成型,國家電網也支持光伏空調的應用,這樣可以有效緩解高峰期用電的壓力。“國家電網并不是靠個人家庭賺錢,主要利潤來自于工業用電,從技術理論上說,是完全可行的,但經濟性可能對消費者未必真的友好。”劉一民認為,一旦格力獨家推出“零電費”空調,其售價肯定遠遠高于普通空調,這項技術需要一些時間沉淀來消化成本。
在2012年董明珠開始研發“零電費”空調,2013年和雷軍進行“十億賭約”,雖然格力最終險勝,但是好強的董明珠,顯然要在自己擅長的空調領域拉大技術優勢。如果光儲空調能推進順利,將對整個行業帶來技術顛覆。
格力光儲空調在技術層面上已經實現了突破,這不僅增強了中國企業在全球綠色科技領域的話語權,也加速了“雙碳”目標的實現進程。格力此舉引領了從“耗能產品”到“節能系統”的范式轉變,必將激發行業技術升級浪潮,推動智能家居與可持續發展深度融合。
嘴仗只會帶來內耗,良性的技術競爭都會讓中國科技更加強大,也會讓企業自身立于不敗之地。
該文為BT財經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復制、傳播或改編該文章,如構成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作 者 |無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