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中央谷地的深秋本應是收獲的季節,但洛代市熊溪酒莊的葡萄藤上,一串串成熟的葡萄卻無人采摘,枯黃的葉片間,干癟的果實早已失去光澤。釀酒總監韓翰站在園子里,望著遠處推土機鏟掉葡萄樹的身影,無奈地嘆了口氣:“加拿大市場丟了,成本漲瘋了,我們實在撐不下去了” 。
這不是個例。在密歇根州的大豆農場,種植戶們盯著倉庫里積壓的大豆愁眉不展;在俄亥俄州的家具廠,老板正對著原材料漲價單發愁;在全美各地的超市里,消費者發現貨架上的商品價格悄然上漲。這一切的背后,都指向特朗普政府推行多年的全球關稅政策。
當地時間10月30日,美國參議院以51票贊同、47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終止這一政策的關鍵決議,給這場持續數年的貿易“豪賭”按下了暫停鍵。但這場看似“反轉”的投票,真能終結美國的關稅困局嗎?背后又藏著多少利益博弈與民生陣痛?
![]()
一、關稅反噬:從葡萄藤到超市貨架的全民買單
“我們的葡萄酒在加拿大的貨架上消失了,鏡頭里工人處理的正是我們酒莊的產品。”韓翰至今記得今年3月看到的新聞畫面。作為加州葡萄酒最大的出口市場,加拿大曾吸納其35%的出口量,但在美國加征關稅后,加拿大的反制措施讓加州葡萄酒業遭遇“滅頂之災”。即便后來加拿大取消報復性關稅,市場也早已被澳大利亞、新西蘭的葡萄酒搶占 。
更致命的是成本飆升。熊溪酒莊使用的歐洲酒桶每個成本高達2000美元,從中國進口的玻璃瓶、歐洲的軟木塞都因關稅漲價,疊加國內消費低迷,不少酒莊只能眼睜睜看著葡萄爛在藤上。洛代釀酒葡萄委員會執行主任斯潘塞的話道出了行業困境:“美國國內食品價格漲了,但農民收入沒增加,這就是關稅給我們的‘禮物’” 。
農業領域的慘狀更觸目驚心。美國大豆協會主席凱萊布·拉格蘭直言,全美50%的大豆依賴出口,而中國這個最大客戶因關稅銳減采購,“秋天收獲時要是沒市場,全美豆農家庭都要陷入絕境”。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農產品出口總額雖達1760億美元,但大豆、玉米等主要出口品類的海外訂單降幅超20%,而這些農產品的主產區,恰恰多是特朗普的票倉地帶 。
關稅的代價最終轉嫁到了每個美國家庭身上。圣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的研究顯示,特朗普政府的關稅使美國核心PCE漲幅上升0.4個百分點,家具、汽車零部件等品類價格飆升最明顯。穆迪公司測算,每個美國家庭每年因關稅多支出1300美元,而標普全球的數據更驚人:9000家美國企業因關稅額外損失1.2萬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二的成本通過漲價轉嫁給了消費者 。
![]()
企業界早已怨聲載道。寶潔公司將2025財年銷售預期從增長2%-4%下調至持平,首席財務官坦言“用盡手段也擋不住關稅沖擊”;通用汽車凍結40億美元股票回購,只因關稅可能“抹去全部美國市場利潤”;連社交媒體平臺Snap都撤回業績指引,稱廣告商因關稅縮減開支 。從農業到制造業,從零售到科技行業,關稅早已從“保護盾”變成“雙刃劍”。
二、參議院反轉:4個共和黨人的倒戈與背后的政治博弈
參議院的投票結果看似意外,實則是關稅壓力長期累積的必然。51票贊同票中,除了民主黨全員支持,還有4名共和黨議員“倒戈”,這一細節暴露了共和黨內部的嚴重分裂 。
“物價飛漲,美國家庭正承受巨大壓力。”民主黨參議員羅恩·懷登的表態直擊要害。在中期選舉臨近的背景下,關稅帶來的民生陣痛已成為選票毒藥。據民調顯示,在受關稅沖擊嚴重的農業州,特朗普的支持率較去年下降了8個百分點,而這些州正是共和黨能否保住國會席位的關鍵 。
![]()
共和黨內部的分歧早有端倪。許多傳統共和黨人始終信奉自由貿易,對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政策心存不滿。更現實的是,關稅反制已精準打擊到共和黨票倉:歐盟針對美國肉類、谷物的反制清單,直接影響中西部農場主利益;加拿大對汽車業的關稅報復,讓密歇根州等制造業重鎮的工人怨聲載道。正如民主黨參議員蒂姆·凱恩所言:“讓共和黨人閉眼支持總統的關稅政策,已經站不住腳了” 。
商界的游說攻勢也起到了關鍵作用。特朗普曾倚重的政府效率部部長馬斯克,公開與白宮經濟顧問爭吵,直言“自由貿易才是正道”;美國零售商協會多次組織游說,塔吉特、百思買等巨頭明確警告,關稅只會導致“漲價-滯銷-裁員”的惡性循環 。這些來自資本的壓力,讓搖擺派議員最終選擇站到關稅對立面。
值得注意的是,參議院的行動是分步推進的:先通過取消對加拿大、巴西關稅的專項決議,再表決全面終止關稅政策,這種“先易后難”的策略,既試探了共和黨內部的態度,也為后續行動鋪墊了基礎。但正如《華盛頓郵報》所言,這更像是一場“象征性勝利”,真正的硬仗還在后面 。
三、落地死局:眾議院壁壘與總統否決權的雙重枷鎖
“參議院的決議到了眾議院,只會石沉大海。”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的預判并非危言聳聽。眾議院共和黨領導層早已通過新規則,可直接阻止此類決議進入表決程序,而此前他們已多次封殺推翻關稅的立法行動 。
眾議院的強硬態度,源于其核心利益訴求。議長麥卡錫多次強調,關稅是“保護美國制造業就業的最后防線”。在俄亥俄州的鋼鐵廠、賓夕法尼亞州的鋁加工廠等“鐵銹地帶”,部分企業確實因關稅獲得短期保護,這些地區的選民是共和黨重要的票倉基礎。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布雷迪直言:“取消關稅就是讓美國工人失業,我們絕不會答應”。
即便決議奇跡般通過眾議院,總統否決權仍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關卡。根據美國憲法,國會需參眾兩院三分之二絕對多數才能推翻總統否決,而當前參議院51票的支持率遠未達到這一閾值。更關鍵的是,特朗普本人已明確表態“絕不會放棄關稅武器”,其團隊甚至放出風聲,若決議通過將立即動用否決權 。
兩黨在關稅問題上的“保護主義競賽”,進一步加劇了政策調整的難度。拜登政府近期剛將對華電動汽車關稅從25%提至100%,特朗普便宣稱要加碼到200%。正如美國智庫凱托學會研究員克拉克·帕卡德所言,兩黨都在“通往保護主義深淵的競賽”中比誰更激進,這讓理性的關稅調整失去了生存空間 。
![]()
利益集團的博弈更讓局勢錯綜復雜。美國鋼鐵協會投入數百萬美元游說,反對取消鋼鋁關稅;而美國農場局則組織數千農民赴華盛頓請愿,要求立即終止關稅戰。在金錢與選票的雙重裹挾下,眾議院議員很難做出“得罪選民”的選擇。
四、全球漣漪:貿易伙伴的期待與供應鏈的焦慮
“如果關稅取消,我們下周就恢復進貨。”加拿大葡萄酒經銷商馬克·安德森的話,代表了眾多貿易伙伴的態度。作為美國最大的能源進口來源國,加拿大60%的原油、85%的電力都出口美國,關稅戰讓兩國能源貿易蒙上陰影,加拿大能源大省已多次向美國施壓,要求恢復正常貿易關系 。
巴西農業部長也公開表示,對參議院的投票“感到鼓舞”。巴西是美國農產品的重要競爭對手,美國對巴西的關稅不僅影響雙邊貿易,還間接推高了全球糧食價格。巴西大豆出口協會的數據顯示,若美國取消關稅,巴西對美大豆出口有望增加30%,緩解全球糧食供應緊張局面。
中國相關行業則保持謹慎觀察。盡管美國對華“新三樣”產品加征高額關稅,但2023年中國對美電動汽車出口僅一萬多輛,今年一季度降至不足2000輛,關稅實際影響有限。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指出,美國關稅更多是“政治秀”,但持續的貿易摩擦仍會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 。
![]()
對全球企業而言,關稅政策的“朝令夕改”更令人頭疼。韓翰所在的酒莊就遭遇過運輸途中關稅突變的情況,30天的運輸周期里,關稅調整可能讓最終價格相差20%,徹底打亂供應鏈規劃 。德國汽車巨頭寶馬也表示,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使其不得不推遲10億美元的在美投資計劃。
專家普遍認為,若關稅最終取消,將為全球經濟注入強心劑。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崔凡測算,美國取消全面關稅可使全球貿易增速提升0.3個百分點,帶動美國GDP增長0.25%,增加20萬個就業崗位。但如果僵局持續,全球供應鏈“去美國化”趨勢可能加劇,更多企業將選擇將產能轉移至政策穩定的地區 。
五、終極反思:貿易保護主義為何注定失敗?
參議院的投票結果,本質上是美國對貿易保護主義的一次“自我糾偏”,卻也暴露了其深層困境。特朗普政府以“保護本土產業、減少貿易逆差”為名發動關稅戰,最終卻陷入“企業受損、家庭買單、盟友反目”的尷尬境地,印證了一個樸素的道理:在全球化時代,關稅壁壘從來都是“雙刃劍”。
數據不會說謊。實施關稅政策以來,美國貿易逆差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在2024年擴大至6780億美元;制造業回流目標未能實現,反而有200多家制造企業因成本上升遷往海外;所謂的“產業保護”,最終變成了對少數行業的“特殊補貼”,而代價由全體國民承擔 。
更深刻的是,這種“以鄰為壑”的政策嚴重透支了美國的國際信譽。世貿組織多次裁定美國關稅違反規則,歐盟、加拿大等傳統盟友紛紛發起反制,美國主導的多邊貿易體系面臨崩塌風險。德國總理朔爾茨的表態一針見血:“保護主義最終只會讓一切變得更昂貴,我們需要自由的全球貿易” 。
![]()
當前的關稅困局,也給其他國家敲響了警鐘。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搞“小院高墻”“脫鉤斷鏈”只會加劇分裂與衰退,唯有堅持自由貿易、加強國際合作,才能實現共贏。正如加州葡萄種植者聯盟主席杰夫·比特所說:“我們不想和任何人打貿易戰,我們只想把葡萄釀成酒,賣到全世界” 。
深秋的加州葡萄園里,未被采摘的葡萄仍在腐爛,但參議院的投票給韓翰們帶來了一絲希望。這場持續數年的關稅“豪賭”,終究要面對現實的審判。無論后續流程如何波折,有一點已經清晰:在相互依存的全球經濟中,貿易保護主義注定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而那些腐爛在藤上的葡萄,終將成為這場“豪賭”最沉重的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