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活動(微信:2478970178)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跨上愛車,雄心壯志,準備刷它個50公里。結果剛騎出去5公里,就感覺雙腿像灌了鉛,呼吸像拉風箱,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我是誰?我在哪?我為什么要出來騎車?”
別慌,這不是你的問題,這只是你的身體在跟你撒嬌:“主人,我還沒準備好呢!”
那么,如何優雅地、科學地、不費勁地“哄”好你的身體,讓它快速進入“起飛”模式呢?答案就藏在你的時速里。
![]()
一、別一上來就“干它30巡航”!
很多熱血青年(包括當年的我)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起步即沖刺。感覺自己充滿了力量,看到前面有個大爺慢悠悠地騎,非得“嗖”一下超過去,留下一個瀟灑的背影。
結果呢?往往帥不過三分鐘。心肺和肌肉突然承受巨大壓力,乳酸迅速堆積,身體會立刻進入“恐慌模式”:“警報!警報!遭遇不明襲擊!啟動一級能耗程序!”
然后,你就“爆”了。接下來的全程,你都會在“我是菜雞”的自我懷疑中度過。
所以,請記住第一個黃金法則:起步,要像對待初戀一樣溫柔。
建議時速:15-18km/h
這個速度,我們稱之為“遛彎速度”。它能讓你的心率平穩上升,關節得到潤滑,肌肉慢慢預熱。感覺是什么樣呢?就是你可以一邊騎,一邊輕松地哼著歌,還能跟路邊的花花草草打招呼。
這個階段,請務必保持5-10分鐘。別嫌慢,這是在為后面的“起飛”積蓄燃油。
二、找到你的“魔法節奏”
熱身完畢,我們該進入正題了。什么樣的速度,才能讓你感覺“哎呦,不錯哦”,身體開始進入狀態了呢?
答案是:一個讓你“微喘但能說話”的速度。
建議時速:20-25km/h(因人而異,這是大部分休閑騎友的甜蜜點)
這個速度區間,是你的身體從“預熱”到“工作”的完美過渡。你的呼吸會加深,心率會提升到有氧區間,腿部開始穩定發力,但還遠沒到痛苦的程度。
如何判斷?采用著名的“聊天測試法”:
能引吭高歌?——太慢了,身體還在夢游。
能流暢地跟隊友吹牛,講述昨晚吃了啥?——完美!這就是你的“魔法節奏”!
喘得只能說單字:“好...累...撤...”?——哥們,騎快了!收著點!
在這個節奏下堅持15-20分鐘,你會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之前的沉重感消失了,踩踏變得輕盈而有節奏,呼吸與動作同步,你甚至會進入一種心流狀態,感覺能一直騎到世界的盡頭。
這就是身體徹底“熱”起來了,發動機已經達到最佳工作溫度!
三、玄學時間:狀態來了,擋都擋不住!
當你身體徹底進入狀態后,時速就變成一個參考數字了。這時候,你可能會發現,用同樣的心率,能騎出比平時更快的速度;或者,維持之前的速度,感覺比以前更輕松。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功率暴漲,體感玄學”的美好時刻!
這時候,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態和當天的目標,適當調整速度。想去挑戰一下PB,可以嘗試在25-30km/h甚至更高區間巡航;如果只是想享受騎行,那就維持在舒適的“魔法節奏”里,盡情享受風和自由。
![]()
總結一下:別再死磕一個固定的“黃金時速”了。讓身體快速進入狀態的秘訣,不在于某個數字,而在于一個“由慢到快,傾聽身體”的過程。
前5-10分鐘:遛彎模式(15-18km/h),溫柔喚醒。
接下來15-20分鐘:魔法節奏(20-25km/h,以“能聊天”為準),穩步提升。
之后:隨緣起飛,根據體感自由發揮。
記住,你的身體是你最好的教練。它發出的每一個信號——呼吸、心跳、肌肉感覺——都比碼表上的數字更真實、更重要。
互動時間到!
騎友們,你們找到自己的“魔法節奏”了嗎?出門騎車,你一般用什么速度來“哄”自己的身體進入狀態?有沒有過那種“突然就來勁了”的神奇體驗?
快來評論區分享你的“起飛時速”和獨家熱身秘籍吧!點贊最高的那位,下次騎車說不定能觸發“隱身模式”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