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秋天,對于剛大學畢業、正要開啟人生的李梅紅來說,一場突如其來的頭痛,改變了一切。
起初她沒在意,但癥狀越來越重:嘔吐、視力模糊、走路搖搖晃晃像喝醉了酒,最后甚至暈倒在地。父母帶她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檢查,結果如晴天霹靂:第四腦室占位。
![]()
2012年11月1日,在簽下遺體捐贈書后,李梅紅被推進了手術室。七個多小時的手術很順利,但術后病理報告上的“(四腦室)髓母細胞瘤”幾個字,讓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醫生的話直接而殘酷:“帶孩子回家吧!這病不管花多少錢,最終人財兩空。”
父母不愿放棄。他們帶著李梅紅開始了漫長的放化療:15次放療、7次光子刀、4次化療。強烈的副作用讓她血小板銳減,需要輾轉多家醫院輸血。
然而,命運的打擊在2013年9月再次降臨——復查顯示,腦瘤復發了。“我真的完了。”李梅紅回憶當時的心情,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絕望。
盡管用上了昂貴的美國進口藥,效果依舊不理想。最后,李梅紅全身癱瘓,每次說話,只能艱難地吐出一個“爸”字。
最艱難的時刻,鄭大一附院一天內下了兩次病危通知書。走投無路的父親,在此時聽說了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的袁希福院長。
![]()
2013年12月2日,父親帶著最后的希望,揣著厚厚的檢查資料找到了袁希福院長。袁院長看過情況后,實話實說:“你來得太晚了,效果不會太好!”
父親的回答令人動容:“不管來得早晚,你給她瞧瞧。我知道她病重,可就是死馬當活馬醫,也得試試。哪怕讓俺閨女多活一天,我都高興!”
被這份深沉的父愛打動,袁希福院長傾盡經驗,開了7付藥,并坦誠告知:“1周不會有太大的效果。看她能不能吃下去。能吃下去,就是好的。”
父母將藥一勺一勺喂給癱瘓在床的女兒,吐了就再喂。奇跡在細微處開始顯現。12月23日復診時,父親興奮地告訴袁院長:“有效了!她眨眼有力了!”不僅如此,李梅紅頭痛發作的時間間隔也拉長了。
![]()
這微弱的希望之光,被緊緊抓住。從此,李梅紅開始了漫長的康復之路。
“一年365天的藥,我吃了有370多天,”李梅紅說,“因為吃藥會吐,可是吐了也要吃,吃吃吐吐,吃得自然比別人多。”了解到她家的經濟困境,袁希福院長也從最初的減免部分費用,到最后直接為她免費治療。
在她的身體慢慢好轉,拔掉氧氣罐,能坐起來后,在父母的幫助下,她開始了艱苦的康復訓練:撿豆子、捏黃豆、寫字、用盆端磚頭、吊鐵環、扶著雙杠走路……每一個動作,都是與命運的重新較量。
慢慢的,她能寫“李”字了,能連續說一段話了,一個人扶著能慢慢站起來了……
![]()
2014年12月26日,李梅紅和父母帶著一面錦旗來到希福醫院。袁希福院長鼓勵她把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不僅自己康復,還能鼓舞那些喪失信心的人”。
她真的這么做了,寫出了《重生》《自助者天助》。一年年過去,她的狀態越來越好,生活能夠自理。2016年,她開了家網店;2019年,進入春秋兩季鞏固用藥階段。
![]()
在2024年4月26日的“鄭州希福中醫第六屆百位抗癌明星康復經驗交流大會”上,李梅紅和父母一起分享了她的康復經歷。
![]()
如今,雖然復查顯示腦瘤已消失,但當初手術造成的小腦損傷影響了她的平衡功能。袁希福院長囑咐她要堅持鍛煉,多曬太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