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蜀地沃土 守護生態明珠
師生穿越平武解密“活化石”
榮獲省一等獎
在四川省教育科學院舉辦的2025年基礎教育階段《可愛的四川》課堂展評活動中,我校地理教師楊靜憑借其精心設計與實踐的課例《尋跡古生態,守護“活化石”》在全省眾多優秀課例中脫穎而出,榮獲省級一等獎!這一殊榮不僅是對楊靜老師個人專業素養的極高肯定,更是我校持續推進教學改革、深化跨學科融合育人成果的精彩展現。
![]()
01
群策群力,與光同行
此次獲獎,是我校長期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倡導“學科融合”、鼓勵“項目式學習”教學改革的成果縮影。楊靜老師的課例充分體現了我校教師隊伍深厚的教學功底、積極的創新意識和熾熱的鄉土教育情懷。這份榮譽的取得,不僅是楊靜老師個人的成就,更是團隊力量與集體智慧的結晶!地理教研組全體成員聯合張東副校長群策群力,反復打磨課例;區教研中心顏蘭主任從教學理念到實踐細節給予深度指導;學校更是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
02
深耕沃土,初綻芳華
《可愛的四川》課堂展評活動自啟動以來,便吸引了眾多優秀教師踴躍參與。楊靜老師以《尋跡古生態,守護“活化石”》為題,精心打磨課堂實錄。課堂上,她巧妙設計教學環節,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索。在綿陽市課例教學設計比賽中,楊靜老師從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成功代表綿陽市參加省級比賽。這份成績的背后,是楊靜老師的精心準備,也是其教學實力的有力證明,為后續的省級比賽奠定了堅實基礎。
![]()
03
省賽淬煉,課例創新
本次獲獎課例深度融合《可愛的四川》地方教材精神,獨具匠心地選取了我省平武縣極具代表性的四大“活化石”資源,引領學生穿越時空探究平武報恩寺的文化傳承、王朗保護區的大熊貓生態、大安村珙桐林的植物演化和虎牙大峽谷的地質變遷,從地理、歷史、生物等多學科角度解讀人與自然“適應-共生-守護”的永恒智慧。
課程立足平武“活化石”集群的獨特價值,通過“認識-解密-保護”的漸進路徑,讓學生深入感受自然環境的優越性與文化多樣性,體悟多民族共生下的生態智慧。最終培養學生跨學科素養,樹立“因地制宜、和諧共生”理念,塑造建設家鄉的責任意識,達成育人核心目標,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平武方案”。
![]()
![]()
![]()
追光行路,迎風綻放。未來,學校將繼續支持教師進行教學創新,推廣優秀教學成果,讓更多充滿智慧與溫度的課堂在三江實驗學校綻放,為培養擁有文化自信、科學精神和家國情懷的時代新人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