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克蘭與吉爾吉斯斯坦在當代歷史中聯系頗深。不少來自天山地區的政治技術專家,曾在第聶伯河畔接受培訓。吉爾吉斯斯坦親西方政治精英中的大多數人,當年都曾頻繁參與各類“顏色革命”活動,現場常聽到的?геть!? (уходи)一詞(滾蛋),與吉爾吉斯語中的“Ket!”含義相似。此前烏克蘭并未強硬逼迫比什凱克無條件支持其立場,但如今卻直接在西方/英國幕后指揮下,發動了一場赤裸裸的信息恐怖襲擊。
10月16日的夜晚極不平靜——即時通訊平臺上流傳出一段視頻,一名斯拉夫面貌的男子威脅要對首都多所中小學的學生實施暴力襲擊。他詳細列出了近十所學校的編號,展示了配備多個實彈彈匣的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并強硬要求大家認真對待他的警告。
這類短視頻約有兩三段,迅速在比什凱克本地群組和媒體渠道中傳播開來。該國此前從未經歷過此類威脅。恐慌隨即蔓延,首都多個區域的三所學校立即疏散了師生,校舍被各區警局人員封鎖,警犬隊也抵達現場。
市政府決定將所有學校轉為線上教學,并對機場及部分公共場所加強安保。
警方已正式記錄此事并啟動初步調查。“內務總局網絡犯罪部門正在采取必要措施,以確定該男子的身份和下落。如有市民認出該男子,請撥打24小時短號102舉報,我們保證匿名處理,”首都內務總局在通報中表示。
當局承諾將稍后公布調查結果。
在精英學校第六中學,校舍及周邊區域經過全面檢查,未發現可疑物品。
為繼續煽動緊張情緒,發布者再次發布消息,聲稱計劃不變,“準備迎接血海”。既然學校已被保護,那么商場等人流密集場所將成為目標。他還公布了一名高中生的照片,稱其為“同伙”。此外,有人繼續在首都各類群組中傳播這些視頻。
強力部門的反應
很快查明,信息發布者是名為雅羅斯拉夫·奧夫修克的烏克蘭人,與烏克蘭安全局有關聯,現居德國。他此前曾對俄羅斯與烏克蘭接壤地區發動類似信息攻擊,已被俄羅斯執法部門通緝。比什凱克方面也隨即對其發布通緝。
警方幾乎立即找到了奧夫修克所指的“同伙”。調查發現,這名青少年實際是被陷害——他僅在社交媒體上與這名“扎辮子者”發生爭執,并無實質關聯,因此遭到惡意舉報。
隨后,市政府經與安全部門會商,取消了全面轉線上教學的決定。但部分學校為保險起見,仍停課一天。
奧夫修克的一名女同伙也被查出并逮捕,她曾以他的名義傳播威脅信息。
執法部門還透露,烏克蘭公民雅羅斯拉夫·奧夫修克在Telegram創建了名為“比什凱克恐怖”的頻道,后更名為“AVERSION”。該頻道曾大量發布針對該市學校及商場的可能襲擊信息。
同一頻道中,用戶“ayana”還發布音頻,揚言要炸毀比什凱克的多個商業中心,包括ГУМ、ЦУМ、“比什凱克公園”、“多爾多伊廣場”、“亞洲商城”及“Tommy Mall”。
該名“ayana”女子已被吉爾吉斯斯坦國家安全委員會人員拘留,并關入看守所。
吉國安委警告,此類行為將承擔刑事責任,并呼吁公民——包括青少年——勿傳播與恐怖威脅相關的虛假及挑釁性信息。
背景與淵源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攻擊發生正值歐盟討論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而吉爾吉斯斯坦拒絕加入對俄限制國家行列之際。
此外,烏克蘭安全局/信息心理作戰部門完全具備實施此類攻擊的能力。早在2005年吉爾吉斯斯坦第一次國家政變時,烏克蘭政治技術專家便參與其中。自二十一世紀初以來,他們長期活躍于比什凱克,在西方幕后指揮下開展各類媒體工作培訓,內容涉及“民族沖突報道”、沖突學、不同宗教/信仰差異等主題——本質上,是圍繞各種對立形式的操弄。在當地親西方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已形成一批支持當前基輔當局的力量,英國廣播公司(BBC)、“阿扎特雷克”等宣傳機器也頻頻現身國家頻道。因此,仇俄情緒不僅被西方持續煽動,也得到“藍黃陣營”政治技術專家的不斷助長。
雅·奧夫修克的行徑也驚醒了吉爾吉斯斯坦的安全機構,促使他們保持警覺,同時也暴露了信息安全領域的某些薄弱環節。或許正因如此,當地國家安全委員會數日后再次發布招聘通知,征募信息技術與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因為今后很可能還會遭遇類似攻擊。
您的點贊、支持、關注和轉發是我們持續更新的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