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
江蘇首部“蘇超”題材AI微短劇
《狂飆!球迷順風車》殺青
11月1日是“蘇超”決賽日
該劇將上線各大平臺
為“蘇超”加油助威
AI賦能,從籌備到制作完成僅20天
這部劇講述的是足球南通隊一名主力隊員因故錯過團隊大巴,為了趕上當晚決賽,打了一輛專門接送球迷的順風車,趕路途中意外頻發,最終收獲愛情和友誼的故事。
南通開發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區內企業,通過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建模、實景轉繪、動作處理、影視鏡頭設計等“人工+智能”的高互動力,打造出這部動作流暢、劇情豐富且視效精彩的AI短劇。該劇從籌備到制作完成僅歷時20天,較傳統拍攝模式下的制作周期壓縮近一半時間。
當前,人工智能正驅動一場席卷影視行業的轉型,制作機構紛紛步入AI轉型快車道。“制作周期短、成本低、效率高,是AI微短劇一大特點。”制作人潘健介紹,AIGC手段極大地助力了微短劇的創作和發展,過去需要專業設備、場地、人員和道具才能完成的短劇拍攝,如今不到10人團隊通過10多臺電腦就能完成。
“每集2分鐘的播出時長,需要用到大量分鏡腳本,比如初期制作時,生成的觀眾反應過于夸張失真,缺乏賽事緊張感,光這個細節就磨合了13個版本。”導演王文周介紹,制作團隊面對的是不確定性很高的模型和算法,必須根據技術去建立不斷更新的AI制作體系、腳本、美術、動畫。“利用AI技術賦能,更重要的是給人力做加法,做人做不到的事。”制作人楊濟妤說。
南通元素 值得期待
今年6月,南通開發區控股集團面向全社會發起“劇動江海·燃情蘇超”主題微短劇創意劇本征集,共收到23部以“足球·城市·夢想”為核心主題的作品,其中《球迷出租車》脫穎而出,成為這部短劇的劇本雛形。
追夢的青訓少年、為愛奔波的情侶、思鄉的外地游客、奮斗的打工人……故事中,出租車司機老馬是一位狂熱的“蘇超”球迷,他將出租車改裝成“球迷車廂”,每天穿梭在南通的大街小巷,接送形形色色的乘客,每段路程都是一場關于足球與人生的對話,串聯起南通的江海風情、市井煙火與人文溫度。
“我一直關注著‘蘇超’,當偶然看到‘蘇超’劇本征集活動時十分興奮,于是開始創作這個劇本。”作者張萌并非一名專業編劇,而是一名廣告從業者。她每天利用下班后的碎片時間構思、熬夜寫作,在三周內完成了這個兩萬多字的劇本。
張萌說,創作中最難的地方在于如何利用“出租車”這個狹小的場景延展出豐富的、形形色色的故事。“我逼自己每天想一個新點子,直到劇本征集截止日期的最后兩天才提交作品,就像球員在場上,只要沒結束,就還有機會。”
數字文化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嘗試制作更多包含南通元素的優質AI作品。
“蘇超”的意義遠不止足球
綠茵場上的戰歌未歇
場外的熱愛與夢想亦不會止步
讓我們一起
為“蘇超”加油!
來源:新華日報、南通發布
編輯:許佳
責編:李可芹
審核:姚廣、曹晨
本信息圖文及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以便發放稿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