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容取材于網絡
前言
當地時間 10 月 29 日,特朗普乘坐專機抵達韓國,與韓國總統李在明在慶州舉行雙邊會晤。
此次會面恰逢 APEC 峰會即將在韓國舉辦之際,而中美元首峰會、特朗普訪韓等安排本就備受國際社會矚目,李在明在會晤中拋出的訴求更是讓這場會面成為輿論焦點。
作為兩次會面僅相隔兩個月的兩國領導人,此次慶州會談被寄予厚望,外界原本期待雙方能在貿易談判等議題上取得突破,但最終的核心亮點卻集中在軍事與核能相關的訴求上。
![]()
韓美會晤開幕
李在明在會晤開場致辭中便直奔主題,提出了一項令外界意外的大膽請求 ,希望美國提供核動力潛艇所需的核燃料。
這一訴求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與韓國近年來的防務需求、技術積累以及韓美同盟的發展方向緊密相關。
與此同時,此次會晤還涵蓋了貿易協議落地、同盟升級等多項核心議題,形成了軍事、經濟、外交多維度交織的談判格局。
特朗普在會晤中雖釋放出合作信號,但對于敏感的核燃料供應問題并未給出明確答復,僅強調了韓美之間 “特殊盟友關系”,為后續磋商留下了懸念。
![]()
核燃料訴求背后
李在明提出的核燃料供應請求,并非一時興起,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政治決策,背后既有現實的防務需求,也有扎實的技術支撐,更暗藏著避免外交壓力的謹慎考量。
韓國當前列裝的潛艇均為柴電動力,這類潛艇的致命短板的是續航能力有限,難以在半島周邊海域進行長時間持續巡航,這讓韓國軍方在應對周邊海域安全挑戰時倍感吃力。
正是基于這一現實困境,李在明才明確提出希望獲取核燃料,以便利用韓國自身技術建造配備常規武器的核動力潛艇,既滿足防務需求,又能為美軍減輕在半島方向的軍事負擔。
韓國敢于提出這一訴求,底氣源于其多年積累的核動力與潛艇建造技術。
此次會晤中,李在明還進一步加碼訴求,要求美國支持韓國開展乏核燃料再處理及鈾濃縮活動。
![]()
這一要求恰好契合新版韓美原子能協定的調整空間,新版協定已刪除禁止鈾濃縮和乏燃料再處理的明文規定。
允許韓國在 20% 濃度以下進行低濃縮鈾活動,且獲得美國 “長期同意” 而非逐次審批。
不過當前韓國仍需獲得美國同意才能進行相關操作,因此修改雙邊核能協議、獲取更大靈活性成為韓國的重要目標。
為換取美國的支持,李在明明確承諾將增加國防開支,發展國防工業,以提升自衛能力,呼應美國對盟友 “責任分擔” 的一貫要求。
如今借韓美同盟協商之機重啟相關議題,既體現了韓國對軍事自主的長期追求,也暴露了其在 “安全依賴美國” 與 “技術自主發展” 之間的兩難困境。
![]()
韓美合作的利益交換邏輯
除了核心的核相關訴求,貿易協議談判與同盟升級也是此次韓美會晤的重要議題,這兩大議題的推進始終遵循著 “利益交換” 的核心邏輯,成為韓美同盟關系的重要支撐。
此次會晤中,特朗普刻意回避了貿易分歧的具體細節,轉而強調兩國在產業領域的合作前景。
李在明則順勢提出 “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 項目,將其作為 3500 億美元對美投資的一部分,明確表示將通過加強造船領域合作,既利好兩國經濟,又能鞏固韓美同盟關系。
不過雙方官員均淡化了此次峰會期間達成貿易協議的可能性,在開幕致辭中也未直接提及關稅問題,意味著這一議題仍需后續持續磋商。
![]()
在同盟關系升級方面,李在明提出將韓美聯盟升級為 “面向未來的全面戰略聯盟”,通過一系列 “現代化” 舉措提升韓國的自衛能力。
這一表態與美韓在軍工領域的長期合作一脈相承,多年來,美韓在軍工領域合作緊密。
韓國研制戰斗機時便大量參考美國設計理念,美國還向韓國提供 F-35A 閃電 II 戰斗機,并支持韓國完成 KF-21 戰斗機的研制。
![]()
美國之所以愿意在軍事技術上支持韓國,核心考量在于通過武裝韓國,減輕自身在亞太地區的防務負擔,同時鞏固韓國在其亞太戰略布局中的支點地位。
值得關注的是,韓美在核潛艇相關問題上的互動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此前僅批準向澳大利亞提供攻擊型核潛艇,若此次同意韓國的核燃料請求。
作為美國另一個重要亞太盟友的日本,大概率會產生新的訴求和企圖,這將進一步加劇地區軍備競賽的風險,也成為美國在決策過程中需要權衡的重要因素。
![]()
地區影響與未來走向
韓美此次會晤及相關訴求的提出,不僅關乎兩國自身利益,更對亞太地區的安全格局、國家間關系產生深遠影響,一系列懸念仍有待時間解答。
從地區安全層面看,韓國的核相關訴求已引發廣泛擔憂。
盡管韓國一再強調獲取核燃料并非為了建造核潛艇,而是為了建造配備常規武器的核動力潛艇。
但專家分析指出,美國雖以 “核不擴散” 為底線,通過 20% 以下濃縮鈾限制阻斷了軍事核應用的直接可能,但韓國尋求核燃料支持的舉動,仍可能引發地區軍備競賽。
![]()
尤其是在亞太地區安全局勢本就復雜敏感的背景下,這一訴求無疑將增加地區國家間的信任赤字,影響半島及周邊海域的穩定。
美軍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為這一局勢增添了更多復雜因素。
目前,美軍在第一島鏈擁有近 8 萬永久駐軍,其中韓國駐軍 2.9 萬,日本和琉球駐軍 5 萬。
美國海軍長期在亞太地區部署攻擊型核潛艇,以關島阿普拉海軍基地為主要據點,其核潛艇還多次停靠韓國釜山港,彰顯美軍在亞太的軍事存在。
![]()
不過美軍在亞太的軍事行動也并非一帆風順,此前便發生過美國海軍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在南海的撞山事故,暴露了其軍事部署中的潛在風險。
朝美互動的最新動態也成為此次會晤的重要副產品。
外界此前普遍猜測,特朗普在亞洲之行期間可能會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舉行會面,但兩國領導人均證實不會舉行此類會晤。
![]()
特朗普表示會晤未能成行是因為 “沒能安排好時間”,李在明則解釋稱,主要是雙方在溝通層面尚未達成充分共識。
不過李在明同時提到,特朗普愿意 “隨時” 與金正恩會面的態度,已為朝鮮半島帶來 “溫暖與和平” 的氛圍。
韓國政府將繼續支持特朗普的和平努力,這一表態為半島問題的政治解決保留了一絲空間。
![]()
結語
對于普通民眾而言,這場會晤背后的博弈并非遙不可及。無論是核動力潛艇的發展,還是貿易協議的落地,最終都可能影響地區安全環境與經濟合作格局。
正如不少分析指出的,韓美此次會晤不是終點,而是新一輪亞太戰略博弈的起點,未來局勢如何發展,仍需持續關注各方的行動與表態。
![]()
信息來源:觀察者網
![]()
信息來源:文匯報
1.觀察者網:《韓方首次宣布有意造核潛艇:請求美國提供核燃料,不然難追蹤中朝》2025-10-29
2.文匯報:《特朗普:接近與韓國敲定一項新貿易協議》2025-10-2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