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廖百威。
![]()
2025年5月,在“灣區文韻紫荊花開”文藝盛典上,他捧起“文藝貢獻獎”時,全場掌聲如潮。
表彰廖百威這些年對廣州文化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
![]()
廖百威生于廣州,父親是位音樂愛好者,早年就把“立體聲道”技術帶進內地,這在當時可是新鮮玩意兒,像給廣州的音浪注入了一股立體風。
家里還有個姐姐,父母都是務實的人,家里不缺溫暖,卻也沒太多揮霍。
![]()
廖百威小時候聽著父親的唱片機長大,那些旋律像珠江水一樣,悄無聲息地滲進他的骨子里。
廣州的街巷,混著粵劇和港臺歌的味道,讓他從小就對音樂著迷。
上世紀80年代初,廖百威考進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
![]()
那時候的廣州,正從計劃經濟往市場轉型,空氣里都飄著變革的味道。
學院里,他埋頭練聲,嗓子練得像磨過的砂紙,卻越來越有磁性。
1985年還在校期間,他就推出第一張專輯《好歌獻給你》。
![]()
這張唱片不是大制作,但錄音干凈利落,弦樂和吉他的呼應像老朋友聊天,廖百威的聲線厚實中帶點柔韌,聽著就讓人想起廣州的夏夜。
畢業那年,他以優異成績進了廣東歌舞劇院,當上獨唱演員。
鐵飯碗穩穩的,可他不滿足。兩年后他第一個主動辭職,投身流行樂壇。
![]()
那是1987年,廖百威的歌聲就跟著點亮了無數年輕人的心。
他的音樂生涯,像廣州的珠江一樣,曲折卻奔騰。
第一屆“省港杯歌唱大賽”,24歲的他拿下亞軍。
![]()
那晚,冠軍是湯莉,季軍是曾航生,但廖百威的《白云深處》一出口,就讓全場安靜。
歌詞里那股鄉愁,配上他低沉的腔調,像在訴說廣州人的漂泊與歸屬。
很快,他成了“廣東四大天王”之一,和李達成、陳汝佳、麥子杰齊名。
![]()
90年代初,廣東樂壇風起云涌,太平洋影音、中國唱片等公司爭相搶人。
廖百威簽約后,專輯一部接一部:《問心無愧》《失落的傳奇》《江南》《不可再錯》《記憶中的你》。
![]()
這些歌大多是原創或改編,旋律不花哨,卻直擊人心。
《白云深處》獲第八屆廣東創作歌曲大賽“十大金曲”,1996年還拿下濟南人民電臺“全國流行音樂十大金曲”獎。
他的出場費從幾百塊飆到幾千,那時候那英、毛寧還在領50元一晚的“音樂茶會”工資,他已是大腕。
![]()
但巔峰時,他兩次轉身。
第一次是1992年,原創乏力,翻唱泛濫,他覺得唱歌像上了機器生產線。
于是在所有人驚訝的目光中,他遠赴巴基斯坦經商。
![]()
他開餐館、做貿易,賺了錢,卻丟了歌聲。
兩年后,1994年回國那天,他對著鏡子試唱,發現嗓子啞了。
回廣州后他簽約太平洋影音,推出《問心無愧》,《白云深處》重唱版再度火遍大江南北。
![]()
樂壇變了,原創歌手涌現,楊鈺瑩、林依輪在新時代唱片公司,楊鈺瑩的甜美和他的深情,形成鮮明對比。
他沒再追逐天王寶座,而是開始北上北京,組“內地版直通線”,和戴軍、毛寧、梁永斌合作。
那是世紀之交的嘗試,跨越廣東和內地的橋梁。
![]()
這些年,廖百威發行28張專輯,獲200多項獎項。
他首唱亞運歌曲《日出東方》《永遠是朋友》,那旋律至今在廣州人的記憶里回蕩。
他的聲線,帶著廣州的煙火氣,不張揚,卻總能勾起聽眾的舊時光。
![]()
2000年后他漸少出專輯,轉向幕后。
擔任廣東衛視《今夜唱不停》、北方臺《敢拼才會贏》的評委,那辛辣點評,曾讓選手“體無完膚”,也讓他被罵得狗血淋頭。
但他不悔:“嚴厲點,才是對他們的負責。”
![]()
如今60歲的廖百威定居廣州,日子過得低調卻充實。
廣州對他來說,不是出生地那么簡單,而是根。
早年北漂,讓他更珍惜這座城市的包容。
![]()
2025年9月,他參與錄制的公益MV《黃河之歌》發布,那首歌融合中原文化與嶺南風,廖百威的聲線如長河般綿延,呼吁文化傳承。
MV上線后,播放量破百萬,他說:“黃河精神,是我們南北方共同的血脈。”
這不是炒作,是他一貫的風格——用音樂連接人心。
![]()
在廣州,廖百威的多重身份。
著名音樂人,是他的本色;
廣州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讓他走進立法廳,聲音代表千萬人;
![]()
廣東優秀音樂家、廣州演藝人協會主席,他搭建平臺,讓演藝人維權、交流。
協會成立時,他說:“我們不是為自己,是為整個行業活躍起來。”
中國社會經濟文化交流協會常務理事、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這些頭銜,讓他從廣東走向全國。
![]()
廣東省經濟技術協作促進會副會長、廣州市天河區政協常委、農工民主黨廣州市委員會文化建設工作委員會主任……
這些不是擺設,他用它們推動廣府文化。
廣東省廣府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廣府文化促進會副會長,他辦活動,推“嶺南文化的保護傘”,讓羊城故事不被遺忘。
![]()
生意上他涉足貿易、保健品、文化公司。
家族親戚在地產、礦產、餐飲,他樂于嘗試,卻從不炫富。
媒體曾爆他身家過億,2015年醉駕被拘,公開道歉,繼續前行。
![]()
慈善是廖百威最亮的標簽。他發起“小書包 大夢想”大型公益工程,為留守兒童送書包、文具、夢想。
2017年,他獲“廣州市大腸癌防控公益宣傳大使”,用歌聲呼吁健康。
那年,他創辦廖百威文化藝術中心,和廣州廣播電視臺合作,專注兒童藝術教育。
![]()
中心像他的第二個家,一站式定制課程,明星導師團,教孩子唱歌、畫畫、跳舞。
他發布新歌《廣府童謠》,簡單旋律里藏著廣州的兒時記憶。
2025年,在粵港澳大灣區“演藝盛典”啟動儀式上,他主持慈善捐贈,數十家企業響應,百位媒體見證。
說到兒子廖廷君,那是廖百威另一份驕傲。
![]()
1989年生,小君從小練鋼琴,廖百威本想讓他當外交官,穩穩的。
可成年后,兒子突然唱歌,他全力支持。
李廷君沒大紅大紫,卻穩扎穩打。
![]()
2011年參加麥王爭霸,止步六強;后來演《外來媳婦本地郎》里的君仔,那張臉像父親年輕版。
父子同框,網友笑稱“復制粘貼”。
但廷君清醒,他轉幕后,為電視劇、電影、紀錄片做配樂,《假裝》《你最紅》在平臺上小火。
他還結婚生子,廖百威升級爺爺,三代同堂。
![]()
信息來源: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