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娛樂圈的明星,多數人想到的是聚光燈下的光鮮、片場里的忙碌,卻很少有人知道,有這么幾位演員,不僅在鏡頭前用演技逗樂觀眾、打動人心,在幕后還身兼另一重重要身份 —— 高校表演系教師。
![]()
有人或許會問:“明星拍戲已經能掙不少錢,為何還要花時間去教書?” 可對他們而言,教書育人不是 “額外賺錢” 的選擇,而是對表演藝術的熱愛與傳承。在熟悉的領域里,將自己多年的經驗傳遞給后輩,看著學生們一步步成長,這份成就感,遠比片酬更珍貴。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幾位 “演而優則教” 的明星教師,看看他們如何在課堂上發光發熱,又教出了哪些實力派演員。
![]()
王志文:用 “教科書級臺詞” 教出《潛伏》李涯
一提到王志文,觀眾腦海里總會立刻浮現出他那略帶沙啞卻極具穿透力的嗓音,以及那雙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他的表演從不過度用力,卻總能精準抓住角色的靈魂 —— 無論是復雜的反派,還是溫情的普通人,都被他刻畫得入木三分。
![]()
近幾年,王志文出鏡頻率不算高,但每次亮相都堪稱 “王炸”:2025 年有兩部大片上映,他在片中的戲份雖不算最多,卻總能憑借細膩的演技成為全片的 “點睛之筆”;2024 年的口碑劇《消失的大象》里,他的臺詞功底更是讓人驚嘆,每一句臺詞的語氣、停頓都恰到好處,聽得人起雞皮疙瘩;回溯更早的作品,《過把癮》里的方言,曾是無數姑娘心中的 “理想型”,那份灑脫與深情,至今仍是國產劇里的經典。
![]()
鮮為人知的是,這位 “演技派天花板” 并非 “天賦型選手”,而是實打實的科班出身 —— 他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畢業后沒有立刻扎進演藝圈接戲,反而選擇留校當老師。這份 “不追流量、深耕專業” 的選擇,讓他的演藝之路更具厚度。
![]()
在教學中,王志文最較真的就是 “臺詞”。他會讓學生拿著劇本逐字逐句地念,一個發音、一個語氣都不放過,甚至讓學生對著鏡子練習眼神,確保 “臺詞里有情緒,眼神里有故事”。《潛伏》里讓觀眾又愛又恨的 “李涯”,其扮演者祖峰,正是王志文的學生。祖峰曾在采訪中說:“王老師教我的,不只是怎么念臺詞,更是怎么理解角色的內心。”
![]()
如今的王志文依舊保持著 “佛系” 態度:每年只接一兩部真正喜歡的戲,絕不為了片酬妥協;其余時間就待在學校教書,陪伴學生打磨演技。而祖峰每次獲獎,都會第一時間給王志文發短信報喜,逢年過節也會上門拜訪 —— 這份不摻雜利益的師生情,在浮躁的娛樂圈里,像一股清流,格外珍貴。
陳好:從 “萬人迷” 到中戲老師,上課比拍戲還較真
“萬人迷” 陳好,這個名字一出現,很多人都會立刻想起《粉紅女郎》里那個風情萬種、金句頻出的經典形象。可如今如果你走進中央戲劇學院的校園,說不定會在走廊里遇到 “陳老師”—— 那個曾經的熒幕女神,早已轉型為中戲表演系的教師,在課堂上傳遞表演的魅力。
![]()
近幾年,陳好偶爾會回歸熒幕:2024 年的《歡樂家長群》里,她演的二胎媽媽接地氣又真實,完全打破了 “萬人迷” 的固有印象;同年參加《花兒與少年第六季》,又讓觀眾看到了她溫柔細致、會照顧人的一面。但劇組工作人員都知道,陳好有個 “鐵規矩”:絕不因為拍戲耽誤上課。哪怕劇本再優質、片酬再誘人,只要和上課時間沖突,她都會果斷拒絕。
![]()
陳好的演藝生涯堪稱 “出道即巔峰”:1999 年,她憑借《那山那人那狗》成為首位帶著作品亮相韓國電影周的中國影人;2003 年,《粉紅女郎》讓她紅遍大江南北,“萬人迷” 的臺詞至今仍被反復引用;同年《天龍八部》里的阿紫,刁蠻中帶著深情,讓她一舉拿下金鷹獎。可就在事業最紅火的時候,她卻選擇暫時停下腳步,回到中戲深造 —— 先考上表演系本科,畢業后又攻讀碩士學位,拿到學位后直接留校任教。從學生到老師,中戲的校園見證了她大半的青春。
![]()
之前,陳好曾因 “教授職稱” 問題被誤解,中戲很快澄清她從未參與職稱評定,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她對待學術的嚴謹態度。雖然她的學生里沒有頂流明星,但個個演技扎實,在圈里默默耕耘。趙東澤、鄭好等學生,至今仍和陳好保持著親近的關系 —— 她像個 “知心大姐姐”,會在朋友圈給學生的新作品點贊,也會在學生遇到困惑時耐心開導。
![]()
劉天池:娛樂圈的 “演技教練”,教出雙金馬影后
如果說王志文、陳好的 “明星光環” 更耀眼,那劉天池在普通觀眾眼里,可能沒那么高的知名度。但在娛樂圈內部,她的 “老師身份” 遠比演員身份更響亮 —— 她是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的資深教師,也是各大劇組爭搶的 “演技指導”,甚至在綜藝里擔任導師時,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選手問題,專業度讓人折服。
![]()
作為演員,劉天池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是《父母愛情》里的王秀娥。那個粗俗卻真實的農村婦女,沒有一句臺詞的接生戲,全靠肢體語言和表情張力,把緊張、焦急又充滿善意的情緒演到極致,被網友稱為 “教科書級表演”。
![]()
劉天池的 “學院派” 履歷格外扎實:畢業于中戲表演系后,她又遠赴日本四季劇團深造音樂劇表演,中西結合的學習經歷,讓她的教學體系既有理論支撐,又貼近實踐。從 1998 年留校至今,她在中戲教了 20 多年書,堪稱表演系的 “定海神針”。
![]()
她的學生名單,隨便拎一個出來都是實力派:周冬雨、馬思純、白百何、唐嫣…… 其中周冬雨和馬思純更是憑借《七月與安生》雙雙拿下金馬影后。劉天池被學生們稱為 “魔鬼教練”,最經典的教學方法是 “解放天性”—— 她會讓學生在課堂上模仿動物、大聲吶喊,甚至在操場上奔跑直到崩潰,只為打破學生內心的束縛,讓他們體驗最真實的情感。
![]()
周冬雨就曾回憶:“當年劉老師為了讓我理解‘悲傷’,讓我在操場跑了好幾圈,直到累得說不出話,那一刻我才明白,真正的情緒不是演出來的,是感受出來的。”
![]()
陳建斌:影帝導演雙加持,中戲課堂上的 “雍正”
陳建斌近幾年堪稱 “斜杠青年”:2023 年有《三叉戟 2》熱播,2024 年雖沒新劇,卻在忙著打磨自己的導演作品;與此同時,他在中央戲劇學院的教學工作,從未落下過一天。影帝、導演、教師三重身份加身,他的時間被排得滿滿當當,但每次上課都風雨無阻 —— 對他而言,“老師” 是比 “明星” 更重要的身份。
![]()
提到陳建斌的演技,最經典的莫過于《甄嬛傳》里的雍正。當年很多人覺得他不夠 “帥”,不符合原著里儒雅的帝王形象,可導演鄭曉龍力排眾議:“陳建斌身上有帝王的威嚴和滄桑,他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結果證明,這個選擇是 “神來之筆”—— 雍正駕崩那場戲,他和孫儷完全臨場發揮,最后那句 “朕要殺了你”,蒼勁中帶著無力,眼神里全是遲暮帝王的悲涼,至今仍是觀眾反復回味的名場面。
![]()
除此之外,《喬家大院》的喬致庸、《三國》里的曹操,都是他塑造的經典角色;甚至他還憑自導自演的《一個勺子》,同時拿下金馬影帝和最佳新導演,實力毋庸置疑。
![]()
陳建斌在中戲任教,靠的是實打實的學歷和能力:中戲本科畢業后,他又考取碩士研究生,畢業后留校任教,一步步晉升為副教授。他的學生里,既有《瑯琊榜》里的實力派王凱,也有影后海清 —— 連前面提到的陳好,也曾是他的學生。在平衡多重身份時,陳建斌有自己的優先級:上課時間雷打不動,拍戲、導戲都得為教學讓路。
![]()
任重:上戲 “嫡系” 教師,和學生像 “師兄” 一樣相處
在這幾位明星教師里,任重算是最年輕的一位。70 后的他,既能在演藝事業上保持活力,又能在教育崗位上發光發熱:2023 年有《耀眼的你啊》播出,2024 年也參演了新的都市情感劇,同時還在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任教,精力格外充沛。
![]()
任重的作品或許沒有那么 “殿堂級”,但他演的角色辨識度很高:《婚姻保衛戰》里的李剛,把年輕丈夫的責任感與小任性演得真實鮮活;《北京青年》里的何西,又展現出溫柔細膩的一面。他的表演沒有夸張的技巧,卻總能貼近生活,讓觀眾產生共鳴。
![]()
任重是妥妥的 “上戲嫡系”:從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畢業時,因成績優異被直接留校任教,從 2010 年左右開始教書,至今已有十幾年。他教出的學生,像黃軒、景甜,都在影視圈踏踏實實地打拼,很受劇組認可 —— 原因很簡單,他們的表演扎實不浮躁,這正是任重在課堂上反復強調的 “初心”。
![]()
和其他老師不同,任重與學生的關系更像 “師兄”:他會和學生一起吃火鍋、聊劇本,學生遇到心事也愿意跟他傾訴;課堂上沒有嚴厲的批評,更多的是平等的交流。這種輕松的氛圍,讓學生們更愿意敞開心扉,也更容易吸收知識。
黃磊:北電 “元老級” 教師,教出半個娛樂圈的實力派
黃磊老師的國民度,在這幾位里堪稱最高:近幾年,他既演了《小歡喜》《小敏家》這樣的家庭劇爆款,又在《向往的生活》里化身 “黃小廚” 圈粉無數;但無論身上有多少標簽,在北京電影學院學生的心里,他永遠是那個親切的 “黃老師”。
![]()
黃磊的演藝生涯全面開花:早年《人間四月天》里的徐志摩,溫文爾雅,是無數人心中的 “白月光”;《橘子紅了》里的容耀輝,把封建家庭里的掙扎與無奈演得入木三分;后來轉型家庭劇,又將中年父親的包容、樂觀與小煩惱刻畫得淋漓盡致。除了演戲,他還當導演、玩音樂,這種 “全能型” 經歷,讓他的教學更有底氣 —— 他能從多個角度,給學生更全面的指導。
![]()
黃磊是北電表演系的 “元老級” 教師:碩士畢業后留校任教,從 1997 年到 2025 年,已經教了快 30 年書。他帶出來的學生,堪稱 “豪華陣容”:海清、黃海波、文章…… 其中海清更是被他親口認證的 “得意門生”,兩人不僅是師生,私下里也像家人一樣親近。
![]()
黃磊的教學風格格外溫情:他不喜歡批評學生,更擅長用鼓勵的方式引導。海清曾回憶,當年她在舞臺上因為緊張忘詞,站在臺上手足無措,黃磊沒有指責她,反而笑著說:“沒關系,我們重來一次,這次跟著自己的感覺走。” 正是這份包容,讓學生們更敢于嘗試,也更愿意在表演中投入真心。
結語:演員與教師的雙重初心
這六位明星教師,身份不同、風格各異,卻有著共同的 “初心”:作為演員,他們敬畏舞臺與鏡頭,用心打磨每一個角色,不被流量裹挾;作為教師,他們敬畏講臺與學生,傾囊相授自己的經驗,不被名利干擾。
![]()
他們用自己的經歷證明:演戲與教書,從來不是 “二選一” 的關系,而是相輔相成的熱愛 —— 在片場積累的經驗,能讓課堂教學更接地氣;在課堂上的思考,又能讓表演更有深度。而那些從他們課堂上走出的演員,也正帶著這份 “初心”,在娛樂圈里傳遞著表演的溫度。
或許,這就是他們最珍貴的地方:不僅用演技照亮了熒幕,更用責任點亮了后輩的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