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APEC峰會前夜,黃仁勛回答了一個關鍵的問題,特朗普政府的對華芯片圍堵,中美究竟誰的損失大?國際資本開始流向中國,背后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因素?
![]()
亞太經合會議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簡稱亞太經合峰會(APEC)將于10月31號至11月1號在韓國慶尚北道慶州舉行,這可能是今年剩下時間里,全球最重要的一場經濟會議,全球更是關注中美最高領導人在APEC峰會期間的會晤。
![]()
在APEC峰會前夕,美國資本巨頭免不了要展開游說,美國半導體巨頭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就率先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喊話。28號,黃仁勛表態支持特朗普政府的議程,但希望美決策層從長遠考慮,要審慎處理對華關系,特別是要確保中國繼續依賴美國技術。
?——【·APEC前夜炸鍋·】——?
10月31號到11月1號,韓國慶州要辦APEC峰會了。這場會議被視作今年余下時間里最關鍵的全球經濟對話,全球目光都鎖在中美最高領導人的會晤上。峰會還沒開幕,美國資本圈先拋出了重磅炸彈。
![]()
10月28號,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直接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喊話,他表態支持特朗普政府的整體議程,但話鋒一轉就敲了警鐘。黃仁勛強調,美決策層必須從長遠考量,審慎處理對華關系,核心是得確保中國繼續依賴美國技術。
![]()
他的理由很直白。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龐大的軟件開發者群體,人工智能技術正呈現爆發式增長,未來完全有可能在AI領域實現對美國的反超。
在黃仁勛看來,保住美國領先地位的“精妙策略”藏在市場里。讓中國持續采用英偉達的產品,企業才能從中國市場賺得利潤,再把這些錢砸進研發,既穩住英偉達的行業龍頭地位,更能鞏固美國在AI競爭中的優勢。
![]()
最后,黃仁勛甚至放出狠話“恐嚇”特朗普。他明確表示,要是英偉達繼續被排除在中國市場之外,美國遭受的損失將會比中國更大。這番話在APEC前夕說出,顯然是在給白宮的對華技術限制政策潑冷水。
?——【·380億訂單戳穿謊言·】——?
黃仁勛的警告不是空穴來風。美國國會10月7號剛出爐的報告,把行業困境擺上了臺面。報告顯示,去年全球五大半導體設備巨頭對華銷售額高達380億美元,比2022年美國剛開始搞出口管制時暴漲了66%。
![]()
這些數字背后,是美國企業的集體“陣痛”。美國本土的應用材料、科磊、泛林研究三家廠商,2024年對華營收占比分別達到24%、41%和42%。可隨著管制加碼,日子越來越難熬。
![]()
應用材料在10月3號的財報里直說了,新管制政策會讓公司少賺7.1億美元,消息一出股價立馬往下掉。科磊和泛林更慘,2024年后中國區占比雙雙跌到15%,自家的檢測、蝕刻設備因為依賴美國技術,出口審查嚴得像篩子。
![]()
華盛頓想拉盟友一起“堵漏”,但盟友同樣騎虎難下。荷蘭阿斯麥曾把49%的營收押在中國市場,日本東京電子對華業務占比一度高達48%。
即便美國施壓收緊審查,這些企業也沒法徹底撤出。東京電子美國子公司總裁西蒙?多爾蒂就坦言,關稅和新規讓出貨下滑,但中國市場太關鍵,根本撤不起。
![]()
這380億的訂單量,直接戳破了“技術封鎖見效”的神話。2022年禁令剛出時,中國采購額才22.8億,兩年間反而翻倍增長。說到底,美國企業舍不得這塊肥肉,管制政策只傷到了自己。
?——【·資本用腳投票·】——?
就在美國行業叫苦的時候,中國市場正迎來資本潮。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25年前九個月,中國新注冊的外商投資企業就有48921家,同比漲幅達到16.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更是沖到5737.5億元人民幣,單看9月這一個月,增速就飆到了11.2%。
![]()
外資來源地的變化更能說明問題。日本、阿聯酋、英國、瑞士的對華投資分別暴漲55.5%、48.7%、21.1%和19.7%。這些資本用腳投票,證明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壓根沒被撼動。
美國企業也在逆勢加碼。英特爾全球副總裁布魯斯?安德魯斯公開表示,中國是重要的業務發展地,公司有大量中國員工,會全力深化合作。聯邦快遞亞太區總裁裴佳華更直接,他們每周有近300趟航班進出中國,把中國視作業務最具活力的核心區。
![]()
中國的技術突破更讓資本有了底氣。清華和快手聯合研發的SVG擴散模型剛亮相,就把訓練效率提升6200%,生成速度加快3500%。螞蟻百靈團隊推出的Ring-mini-sparse-2.0-exp模型,用創新稀數架構解決了長序列推理難題。這些進展印證了黃仁勛的判斷:中國AI技術正在快速崛起,不是靠封鎖就能按住的。
?——【·誰的損失更疼?·】——?
中美誰的損失更大?答案藏在數據和行動里。美國這邊,半導體企業直接承受營收虧空,應用材料的7.1億損失只是開始。更要命的是研發循環被打斷——黃仁勛算得很清楚,沒了中國市場的利潤輸血,英偉達的研發投入必然縮水,美國AI的領先優勢會慢慢被侵蝕。
![]()
中國這邊則是另一番景象。雖然先進設備采購遇阻,但通過前期囤貨和技術攻關,半導體自給率正在穩步提升。2024年的設備采購高峰,正好為產業緩沖爭取了時間。加上5700億外資的持續注入,市場活力絲毫沒減。
APEC峰會成了關鍵觀察窗。國際工商界人士扎堆表態看好中國,黎愷文作為峰會聯席主席直言,中國正在成為創新和生物技術的全球中心。
![]()
這些聲音背后,是資本對中美市場前景的真實預判。美國想靠封鎖保優勢,結果把自家企業逼到墻角;中國靠市場引力和技術突破,反倒成了資本的避風港。
![]()
有意思的是,美國國會急著呼吁“全球聯動制裁”,可盟國企業壓根不買賬。阿斯麥預計2026年中國銷售下滑,但整體營收還能漲15%;東京電子即便中國區占比下降,全年利潤仍創新高。這說明全球產業鏈有自己的邏輯,不是華盛頓想斷就能斷的。
?——【·結語·】——?
說到底,黃仁勛在APEC前喊話,本質是戳破了“封鎖有利論”的假象。美國損失的是當下的營收和未來的技術主導權,中國收獲的是資本信任和自主創新的動力。這場博弈的勝負,或許不用等太久,慶州峰會上的資本流向,已經給出了答案。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