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湯是清代醫家王清任收錄在《醫林改錯》中的經典藥方,也是中醫十大名方之一,那么,關于血府逐瘀湯,你對它的了解,究竟有多少呢?其實,血府逐瘀湯是治療胸中瘀血證的代表方,該方劑主要由當歸、桃仁、紅花、牛膝、桔梗、赤芍、生地、柴胡、枳殼、甘草以及川芎這11味中藥配伍而成。
血府逐瘀湯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效果,其中的桃仁、紅花等中藥可以共同發揮活血散瘀、破血行滯之效,再配以柴胡、枳殼、桔梗等疏肝行氣,便就成了臨床上廣泛應用于瘀血證的配方。
![]()
血府逐瘀湯在針對胸中瘀血證的治療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效果,由于該病證主要是瘀血內阻胸部,氣機郁滯所致,所以王清任便稱其為“胸中血府血瘀”之證,這一類的患者大多會有胸痛、頭痛等表現,而且癥狀長期難以治愈,疼痛發作時像是針刺一般,并且痛有定處,同時,還有一些患者會伴有煩躁、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等癥狀,還會以為瘀血的阻滯,而溢于肌表,常可見于瘀斑、瘀點等。
相對于傳統的醫療診治,在現代臨床上,血府逐瘀湯則有著更為廣泛的用途,可以用于腦梗死、冠心病、心絞痛等腦部疾病,以及慢性咽炎、支氣管哮喘等血瘀氣滯病癥的治療。不過,血府逐瘀湯的功效雖然較多,用途也很廣泛,但卻并不是所有人都適用,尤其是以下這3類人,對此方的使用更是需要謹慎,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
1.孕婦
血府逐瘀湯是下血破血的藥方,方劑中含有大量的活血化瘀中藥,這些中藥材均有引血下行的效果,因此,對孕婦而言,是萬萬不能觸碰的,否則不僅很容易傷及腹中胎兒,甚至還可能造成滑胎流產的嚴重后果。
2.出血證患者
在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雖然血府逐瘀湯具有較好的活血化瘀之效,但有些時候,瘀血阻滯還很有可能引起出血病癥的發生,雖然該方劑也能對此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如果所表現出來的出血性疾病并非是瘀血所致,那么就萬不可用此方治療了。因為血府逐瘀湯的活血之法,可以加快血液的運行,同時,化瘀的效果還能破血消結,這些均可促使出血癥狀加重,因此,對于因瘀血所致的出血外,其他出血病癥皆應忌用血府逐瘀湯,以免引發出血不止等危重癥候。
![]()
3.氣血虛弱患者
血府逐瘀湯中含有的活血化瘀藥和行氣藥,或會有耗傷氣血的弊端,因此,凡是氣血兩虛的患者,即使是存在瘀血證,也要謹慎使用此方,如果非要使用該方劑來緩解,也要在癥狀緩解后立刻停止用藥,不能長期使用。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周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