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1950年那場臺灣地下黨的大災難,得從一張出境通行證聊起。這張紙化名劉桂麟,本是蔡孝乾想幫馬雯娟離開臺灣辦的,結果成了整個情報網崩盤的導火索。蔡孝乾當時是臺灣省工委的頭頭,負責地下工作,可他個人作風問題一大堆,早早就埋下隱患。
1945年他從大陸回臺,次年就把工委建起來,黨員從幾十人發(fā)展到上千人,本來勢頭不錯,但內部紀律松散,尤其是他自己挪用了一萬多美元經費,花在私人享樂上,還跟小姨子馬雯娟扯上關系,那時她才14歲。他的老婆馬慧玲1949年已經回大陸,馬雯娟就跟他住一塊。1948年張執(zhí)一來巡視,發(fā)現(xiàn)這事,當場批評上報,可組織沒撤他職,繼續(xù)讓他干。
1950年初,臺灣形勢吃緊,蔡孝乾覺得不妙,就找朱楓幫忙辦證。朱楓是交通員,從大陸來臺傳遞情報,她聯(lián)系吳石的副官聶曦操作。聶曦用劉永榘高參之女的身份填材料,地址寫成臺電招待所,那是吳石以前的住處。更要命的是,聶曦把自己的名片夾進去了。
保密局查出境申請時,發(fā)現(xiàn)劉永榘查無此人,拿著馬雯娟照片在成千上萬份檔案里比對,鎖定這份表格。名片直接指到聶曦,兩條線索一碰,吳石就暴露了。3月1日,吳石在家被抓,搜出他給朱楓簽的特別通行證。聶曦、陳寶倉跟著落網。這張紙從辦理到暴露,就倆月工夫,把情報小組全端了。
![]()
蔡孝乾這邊更亂套。他1月29日第一次被抓,身上搜出張十元臺幣,上面寫朱楓女兒家電話,這低級錯誤直接違反保密規(guī)矩。關在臺北大橋頭看守所,2月6日轉移時他溜了,跑到嘉義農村躲著。那里日子苦,他受不了,冒險去西餐廳吃牛排,被特務認出,4月27日又抓回去。
這次他扛不住,徹底變節(jié),不僅要馬雯娟在獄里陪,還拿了十萬美元支票,交出四百多人的名單。那些名單包括陳澤民、洪幼樵、許敏蘭、張志忠、季沄、林英杰等,阿里山山地委員會也曝光。結果一千八百多人受牽連,一千一百多人被處決。臺灣工委從1946年起步,到1950年初黨員近一千三,外圍加起來幾萬人,一下子全毀了。
1948年香港會議后,工委轉向準備配合大陸登陸,提了攻臺建議書,定1950年4月響應。可內部太樂觀,行動暴露形跡。蔡孝乾逃跑期間,還派人聯(lián)系臺北、臺南、山地分支,但沒啥效果。被抓后,他供出組織結構、軍事部署細節(jié)。吳石小組本來提供兵力位置圖等戰(zhàn)略情報,吳石1947年加入情報系統(tǒng),來臺后通過朱楓轉情報。
可外圍紕漏一出,全線崩。保密局頭子谷正文后來講,地下成員太松懈,加上領導人浮奢個性,是致命傷。蔡孝乾叛變不光毀了吳石小組,還讓整個臺灣地下黨組織近乎滅頂。本來計劃的內應力量沒了,攻臺部署大受影響。
![]()
審判來得快。5月30日,軍事法庭判吳石、朱楓、聶曦、陳寶倉、王正均、林志森死刑,其他人判有期徒刑或撤銷。6月10日,在臺北馬場町刑場執(zhí)行。聶曦臨刑要碗蚵仔面線,紀念家鄉(xiāng)。朱楓在獄中咬碎金鎖片和金手鐲吞下,想自盡護情報,被救回后面對酷刑一口不吐。吳石寫下憑將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對我翁的詩句,從容就義。陳寶倉也保持沉默。相比蔡孝乾,他們的表現(xiàn)天差地別。馬雯娟因知情不報判七年,后減到兩年十個月。
事件細節(jié)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保密局從地址追到吳石舊居,從名片確認辦理路徑。馬雯娟照片是關鍵,特務在檔案室花幾天比對。朱楓本該謹慎,卻因蔡孝乾請求卷入。聶曦操作疏忽,陳寶倉沒察覺隱患。從一月辦證到三月逮捕,步步緊逼。蔡孝乾首次被捕,住處搜出文件指向朱楓。逃脫后在嘉義竹崎、番路鄉(xiāng)轉,靠聯(lián)絡點藏身。
可他外出多,一次點牛排就被舊識的特務盯上。重新落網,他逐一交代,從核心到外圍。吳石被捕后,家搜出多份機密,包括特別通行證。聶曦承認辦理,但不透露更多。朱楓角色是橋梁,從大陸來臺,卻因這張紙絕路。
![]()
這張劉桂麟通行證如今還存檔案館,見證歷史。地下黨瓦解,直接改了戰(zhàn)略。工委1945年蔡孝乾抵臺,五年發(fā)展,卻1950年崩盤。四百多名被抓,一千八百多人卷入,損失重。國民黨從1949年8月到1950年3月,破獲八十多件諜案,光蔡孝乾名單就牽一千八百人。
蔡孝乾叛變一周內供出所有,還畫組織序列圖,保密局抓六百一九黨員,九十六群眾,毀一百三十五個組織。他和叛變的工委領導5月14日在中央日報發(fā)聯(lián)名告全省中共黨員書,6月1日蔡孝乾廣播講話,號召自首,沖擊大。
蔡孝乾后來獲國民黨少將軍銜,任國防部保密局設計委員會委員,1956年到情報局匪情研究室,升少將副主任兼司法行政部調查局副局長。他和陳澤民、洪幼樵等叛徒被嚴加警衛(wèi),深居簡出,怕被暗殺。1982年10月8日在臺北病故。吳石、朱楓、陳寶倉骨灰后來回歸大陸,聶曦骨灰還留臺灣。聶曦侄孫女黃怡然說過,希望等到真正團圓再接回。
![]()
如今看,這事提醒紀律重要。臺灣地下黨犧牲大,吳石等追認為烈士,1973年吳石聶曦獲批。事件讓統(tǒng)一推遲,至今未實現(xiàn)。那張紙雖小,影響深遠,歷史總得記著這些教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