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來購買黃金產品消費者經歷了坐“過山車”般的心路歷程,連續20天累計超10%的國際金價漲幅,讓不少“攢金人”躬身入局,高點入手金條、金飾、積存金等黃金產品。本想通過一直上漲的金價賺一筆,卻沒想到事與愿違,經歷了20天的上升期,國際金價開始回撤,跌幅一度超過5%,直至10月29日倫敦現貨黃金才重回4000美元關口。
與此同時,多家國內品牌金店足金飾品的掛牌價格也已從高點的1260元/克降至1200元/克以下,金條價格也一路走跌。
“9天虧了1.46萬元,金價起起落落,真的不能跟風炒黃金。”消費者小雪(化名)說道。
今年以來,年輕一代也逐步成為購金的生力軍。對于這些“攢金人”而言,黃金不僅是保值工具,也是“悅己”的時尚單品,他們熟練運用社交平臺、品牌金店、銀行APP等多渠道收集金價信息,卻在跟風購買、情緒性投資的驅使下,以虧損告終。
![]()
圖據IC
高點入手黃金
看著金店群里連續幾周金價上漲的信息,小雪最終動了心,“金店群里很多人購買金條,我也有點心動,之前從來沒買過”。
10月21日,在去銀行辦理轉賬業務的時候,小雪購入了2條克重100的投資金條,花費19萬元。
選擇在銀行購買是小雪比較金店價格后的選擇,當日,金店群里的金條價格為983元/克,比銀行貴15元。
“金價一直在飆升,現在買一克968元,買200克金條回家放著,等金價漲到1200元一克的時候再出手賣掉,這樣或許就能賺到一筆錢。”小雪計劃。
與小雪有類似經歷的消費者不在少數。10月8日,倫敦現貨黃金首次突破4000美元關口,10月20日,再創歷史新高,盤中一度達到4381.48美元/盎司。國內足金飾品也保持上漲趨勢,10月18日,周大福、周生生、老廟黃金等國內品牌金店足金飾品官網掛牌價格一度突破1260元/克。
大學生莉莉(化名)于10月17日購入了10克黃金飾品,“趁雙十一期間有優惠,高點入手了”。
回顧當時買金的考量,莉莉表示,自己是第一次買,其實不懂黃金,但本能的認為,“金子保值”“消費了就相當于沒消費”,想等后續金價上漲再換成金項鏈當作母親的生日禮物。
看著朋友購買的黃金ETF上漲,抱著“試試”的心態,謝銘(化名)在10月20日開通了支付寶余額寶買入了人生第一只黃金ETF。
未曾預見的虧損
伴隨黃金上漲,年輕一代逐步成為購金的生力軍。
在購買金條的第二天,小雪就發現金價跌了,10月22日,金條降至940元/克。“之前一直在漲,都沒想過會跌,200克的金條一晚上就虧了5000多塊”,小雪變得“坐立難安”,開始祈禱后續價格能回升,可接下去幾天依舊事與愿違。金價一路下跌,930元/克、925元/克、905元/克……
直至10月29日,小雪購買的金條價格降至895元/克,據估算,9天虧了1.46萬元。
經歷了20天的上升期后,近期國際金價開始回撤,跌幅一度超過5%。10月27日,倫敦現貨黃金失守4000美元關口,10月28日收盤跌至3951.95美元/盎司。隨后國內品牌金店價格掛牌已降至1200元/克以下,粗略計算,每克減少約60元。金條價格也一路走跌。
不少“攢金人”尚未嘗到收益的“甜頭”,就不得不直面虧損的現實。
莉莉在購買黃金飾品不久后也發現,價格開始下跌,10月17日買的一克1005元,到22日時已降至每克920元左右,“跌了八十多一克,相當于虧了八九百”。
謝銘持有黃金ETF一周,也出現了虧損,沒有投資經驗的他選擇賣出。
專家提醒切勿盲目追漲
對于“攢金人”而言,黃金不僅是保值工具,也是“悅己”的時尚單品。
青島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劉曉曙表示,在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理財產品打破剛兌的背景下,黃金作為對抗通脹與不確定性的避險資產,對年輕人來說是更為“穩健”的資產保值方式。同時,黃金產品本身的革新也極大激發了消費意愿——各大品牌推出的國潮化、輕量化、個性化金飾,單價僅需幾百元,降低了年輕人參與門檻,成功將黃金轉化為年輕人日常“悅己消費”的重要選擇。
金條雖然是首次囤,但小雪表示,她已不是首次買金,最初是購買金戒指自己佩戴,后來又購買了金耳環,后續陸續還購買了項鏈、手鐲等,“我喜歡黃金,不僅可以自己佩戴,還能賣出賺差價,款式要是不喜歡也可以找金店重新制作。”
小雪回憶,自己很早前買過一個足金佛頭,當時588元/克買,以720元/克賣出,讓她“賺了一點”。但這次買金條卻讓她長了教訓,“金價起起落落,風險太大了,真的不能跟風炒黃金”。她決定繼續持有金條,等到金價回漲,合適時再賣出。
莉莉在得知購買黃金飾品虧損的第二天,對積存金又動了心,“研究了一下積存金規則差點又上車了”,最后還是覺得自己投資心態不成熟,對規則不了解,選擇放棄。
“黃金作為大類資產的一種,并非只漲不跌,同樣存在波動風險”劉曉曙指出,以近期市場為例,10月高點買入的消費者短期內虧損近9% 。實物黃金,尤其是品牌飾金溢價較高,且流動性較差,盲目追漲可能導致長期套牢,理性配置仍是黃金投資中不可忽視的基本原則。
經歷了短期的回調,10月29日,倫敦現貨黃金重回4000美元關口,盤中最高漲至4029.65美元/盎司。
對于后續金價的走勢,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表示,短期來看,國際金價將出現技術性回調,但中長期來看,支撐金價上漲的結構性因素仍然存在,有長期持有黃金需求的投資者可逢低、分期、分批買進。
紅星新聞記者俞瑤 實習記者 李海顏
編輯 肖世清 審核 高升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