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特朗普訪問日本,與新首相高市早苗舉行了多輪會晤。最值得引人注目的是雙方共同搭乘“海軍陸戰隊一號”直升機,登臨停靠在橫須賀基地的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上,共同對6000名美軍發表了講話。
眾多媒體的評論都認為,這是美國和日本加強同盟關系,特別是軍事合作的一次重要契機。
要知道,“海軍陸戰隊一號” 是美國總統的專用直升機,外國領導人能坐上的少得可憐,上一個有這待遇的還是安倍晉三。特朗普特意拉著高市同乘,說白了就是給足了面子,對外界喊一句 “日本是我最靠譜的防務伙伴”,這比一萬句 “同盟牢固” 都管用。而橫須賀基地本身就是個關鍵據點,從這出發美軍航母 3 天能到朝鮮半島,7 天能到波斯灣,是美國在亞太的 “前沿哨所”,選在這兒的核動力航母上講話,本身就是場精心設計的軍事秀。
![]()
高市站在航母甲板上一開口,就把調子定得很明白:“現在我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安全環境,僅靠語言無法維護和平,得有堅定不移的決心和行動。”這話聽著籠統,其實指的啥誰都清楚 —— 無非是借著地區局勢的由頭,給自己擴軍找借口。畢竟高市這人行事風格早就擺那兒了,從小受皇國思想影響,又是安倍提拔的得力干將,一直憋著要改憲法,想把不能有軍隊、不能交戰的條款刪掉,這會兒終于找到機會借美國的力往下推。
緊接著她就拋出了實招:要把防衛費提前提到 GDP 的 2%。原計劃 2027 年才完成的目標,現在恨不得 2025 年就落地,為此還要額外編一萬億日元補充預算,錢從哪兒來?大概率還是得靠增稅,日本老百姓的負擔少不了。但高市不管這些,她要的是 “硬實力”—— 日本剛從美國買了能裝在 F-35 上的 JASSM-ER 隱形導彈,這玩意兒能智能規劃路線繞開防御,命中精度到米級,比之前買的 “戰斧” 威脅還大,特朗普當天就拍板,這周就把 F-35 導彈給日本送過去。更別說 “加賀” 號航母都在美國測試 F-35B 起降了,飛行甲板換了耐熱材料,前端改成矩形,2027 年就能改成真航母,到時候倆航母編隊在手,這哪是 “自衛”,分明是要當地區軍事玩家。
高市還特意提了要繼承安倍的 “自由開放的印太” 政策,說要 “更積極地為地區和平做貢獻”。這話翻譯過來就是 “以后我要跟著美國在亞太搞事了”。她心里門兒清,單靠日本自己沒法突破戰后限制,必須綁著美國。所以日本不光掏軍費買武器,還承諾給美國投 5500 億美元,涉及能源、人工智能這些關鍵領域,又買福特汽車又買大豆,把特朗普伺候得舒舒服服。特朗普也不含糊,當場拍胸脯 “你有任何需求盡管提,我全給你辦”,哪怕他嫌 2% 的防衛費不夠,想讓日本漲到 5%,高市打個哈哈說 “漸進增長”,倆人也沒鬧僵 —— 彼此都離不了對方:日本要借美國的保護傘實現軍事正常化,美國要借日本的地兒和錢遏制地區對手,這同盟早成了互相利用的綁縛。
這事兒最讓人擔心的,還是對地區穩定的沖擊。一旦日本改了憲法,自衛隊變成真正的軍隊,再配上航母和遠程導彈,說不定真敢海外派兵,到時候亞太的軍事平衡就得被打破。就像日本媒體說的,高市這是借著綁定美軍戰力,給自家擴軍找合法性。雖然日本國內也有反對聲,罵這是 “美國的奴仆”“和平道路倒退”,但高市這股鷹派勁兒,再加上美國在背后推波助瀾,看來是鐵了心要往軍事擴張的路上走了。
![]()
說到底,這場航母上的演講根本不是什么 “維護和平” 的宣言,而是美日同盟升級的公開信號,是日本要突破戰后束縛的明確表態。高市喊的 “加強國防”,本質上是跟著美國的指揮棒,把自己變成地區軍事棋子;特朗普給的 “全力支持”,本質上是拿日本當遏制對手的工具。
這背后的風險,尤其是對中國來說,可不是說說而已 —— 畢竟能裝在 F-35 上的隱形導彈能打到家門口,改造完的航母能在東海晃悠,這種實實在在的軍事壓力,再加上美日天天秀肌肉的挑釁,只會讓地區局勢越來越緊張。看來只要美國還想當 “亞太霸主”,日本還想圓 “軍事正常化” 的夢,這倆國家的捆綁就會越來越緊,而亞太的和平穩定,恐怕就要跟著遭罪了。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