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建議》中多次提到“法”“依法”“安全”“保護”“治理”等,并明確提出“強化檢察監督,加強公益訴訟”。《建議》中有哪些法治元素、檢察元素,一起來看!
01
堅持有效市場和
有為政府相結合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建設法治經濟、信用經濟,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好”的經濟秩序。
02
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
在發展中固安全,在安全中謀發展,強化底線思維,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增強經濟和社會韌性,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03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入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達到更高水平。
04
國家安全屏障更加鞏固
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進一步加強,重點領域風險得到有效防范化解,社會治理和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明顯提高,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如期實現,更高水平平安中國建設扎實推進。
05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轉化應用,布局建設概念驗證、中試驗證平臺,加大應用場景建設和開放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
加強科技法治、倫理、誠信、安全建設。
06
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
健全數據要素基礎制度,建設開放共享安全的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深化數據資源開發利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加快人工智能等數智技術創新,突破基礎理論和核心技術,強化算力、算法、數據等高效供給。全面實施“人工智能+”行動,以人工智能引領科研范式變革,加強人工智能同產業發展、文化建設、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相結合,搶占人工智能產業應用制高點,全方位賦能千行百業。加強人工智能治理,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制度、應用規范、倫理準則。完善監管,推動平臺經濟創新和健康發展。
07
大力提振消費
完善促進消費制度機制,清理汽車、住房等消費不合理限制性措施,建立健全適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的管理辦法,落實帶薪錯峰休假。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
08
堅決破除阻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統一市場基礎制度規則,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信息披露、社會信用、兼并重組、市場退出等制度,消除要素獲取、資質認定、招標投標、政府采購等方面壁壘,規范地方政府經濟促進行為,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統一市場監管執法,加強質量監管,完善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司法,形成優質優價、良性競爭的市場秩序。健全一體銜接的流通規則和標準,高標準聯通市場設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完善有利于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統計、財稅、考核制度,優化企業總部和分支機構、生產地和消費地利益分享。
09
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
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增強國有企業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從法律和制度上保障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有效保護合法權益,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支持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推動大中小企業協同融通發展。強化產權執法司法保護,加強對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的司法監督。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
10
加快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
完善工商業用地使用權續期法律法規,依法穩妥推進續期工作。推進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存量國有資產盤活共享。推動司法判決執行與破產制度有機銜接,依法有效盤活被查封凍結財產。
11
提升宏觀經濟治理效能
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強化政策實施效果評價,健全預期管理機制,優化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
12
加快建設金融強國
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強化央地監管協同,豐富風險處置資源和手段,構建風險防范化解體系,保障金融穩健運行。
13
積極擴大自主開放
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以服務業為重點擴大市場準入和開放領域,擴大單邊開放領域和區域。
推進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改革,推動構建和維護公平公正、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國際經濟秩序。
14
推動貿易創新發展
完善出口管制和安全審查機制。
15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加強與共建國家戰略對接,強化合作規劃統籌管理。
加強海外利益保護。
16
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效益
嚴守耕地紅線,嚴格占補平衡管理,統籌農用地布局優化。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黑土地保護和鹽堿地綜合利用,提升耕地質量。
17
提高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效能
節約集約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依法盤活用好閑置土地和房屋,分類保障鄉村發展用地。
18
優化國土空間發展格局
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落實優化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等控制線,分區分類實施差別化、精細化用途管制。
19
加強海洋開發利用保護
實施海洋調查和觀測監測,推進海洋能源資源和海域海島開發利用,加強重點海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強化深海極地考察支撐保障體系。堅定維護海洋權益和安全,提高海上執法和海事司法能力。
20
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深化黨的創新理論學習和宣傳教育,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創新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加快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
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和管理。提升信息化條件下文化領域治理能力。
21
大力繁榮文化事業
營造良好文化生態,提升文化原創能力,推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等領域精品創作。
深入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推動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和統一監管督察,加強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村鎮有效保護和活態傳承。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
推進書香社會建設。
22
加快發展文化產業
引導規范網絡文學、網絡游戲、網絡視聽等健康發展,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
23
提升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
完善國際傳播體制機制,創新傳播載體和方式,加強重點基地建設,增強主流媒體國際傳播能力,全面提升國際話語權,講好中國故事,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加強區域國別研究,提升國際傳播效能。
24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完善勞動標準體系和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營造公平有序就業環境。
25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財富積累機制,支持勤勞創新合法致富,鼓勵先富帶后富促共富。實施城鄉居民增收計劃,有效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穩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合理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推動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
26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推動基礎教育擴優提質,統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擴大普通高中辦學資源,辦好特殊教育、專門教育。
引導規范民辦教育發展。
27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擴大失業、工傷保險覆蓋面,建立健全職業傷害保障制度。
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完善空巢老人、困境兒童、殘疾人等群體服務保障體系。
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加強退役軍人服務保障。
28
推動房地產高質量發展
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29
加快建設健康中國
強化公共衛生能力,加強疾控體系建設,防控重大傳染病。健全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機制,促進分級診療。
30
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
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完善城鄉養老服務網絡,加強公共設施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
穩妥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優化就業、社保等方面年齡限制政策,積極開發老年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
31
持續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和生態系統優化
堅持環保為民,全面落實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更加注重源頭治理,強化減污降碳協同、多污染物控制協同、區域治理協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快落實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實施固體廢物綜合治理行動。加強環境風險防控,深入推進新污染物治理。完善生態環境標準、監測、評價和考核制度。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推進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全面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有序設立新的國家公園。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開展生態保護修復成效評估。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加強青藏高原等地區生態屏障建設。完善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因地制宜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渠道。加強重要江河湖庫系統治理和生態保護。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
32
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
建設平安中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確保社會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33
健全國家安全體系
鞏固集中統一、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加快構建新安全格局,增強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戰略主動。堅持以戰略為先導、政策為抓手、法治為保障、風險防控為落腳點,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風險防控體系。強化國家安全重點領域和重要專項協調機制,提高應急應變效能。落實國家安全責任制,促進全鏈條全要素協同聯動,形成體系合力。完善涉外國家安全機制,構建海外安全保障體系,加強反制裁、反干預、反“長臂管轄”斗爭,深化國際執法安全合作,推動完善全球安全治理。強化國家安全教育,筑牢人民防線。
34
加強重點領域國家安全能力建設
鍛造實戰實用的國家安全能力,突出保障事關國家長治久安、經濟健康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重大安全,把捍衛政治安全擺在首位。夯實國家安全基礎保障,確保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重大基礎設施安全,加強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和儲備,提高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水平,維護戰略通道安全,推進國家戰略腹地建設和關鍵產業備份。加強網絡、數據、人工智能、生物、生態、核、太空、深海、極地、低空等新興領域國家安全能力建設。提高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能力,統籌推進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有序化解,嚴防系統性風險。
35
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完善公共安全體系,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加強氣象、水文、地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加強應急指揮、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等工作。提升重要基礎設施本質安全水平,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深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體系和能力建設,落實維護社會穩定責任,發展壯大群防群治力量,健全掃黑除惡常態化機制,加大預防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毒品犯罪等的力度。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深化網絡空間安全綜合治理,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強化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預防和治理。全面準確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依法懲處違法犯罪,提升刑罰執行質效。
36
完善社會治理體系
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健全社會工作體制機制,完善社會治理政策和法律法規體系。加強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加強社會組織培育管理,推動行業協會商會改革發展。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基層政權建設,全面實施鄉鎮(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健全村(社區)工作事項準入制度。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鄉村治理,完善社區治理。發揮人民群眾主體作用,引導各方有序參與社會治理。推進網上網下協同治理。加強基層服務管理力量配置,完善服務設施和經費保障機制。發揮市民公約、村規民約等作用,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推進移風易俗,有效治理婚喪嫁娶中的陋習等問題。
完善凝聚服務群眾工作機制,夯實社會治理群眾基礎。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改進各類社會群體服務管理,健全利益關系協調、合法權益保障制度,關心關愛困難、弱勢群體。
發展志愿服務,加強志愿服務組織管理。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深入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多元化解、有序化解。加強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
37
推進軍事治理現代化
持續深化政治整訓,弘揚優良傳統,加強重點行業和領域整肅治理。深入推進軍隊法治建設,加強法規制度供給和執行監督,完善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
38
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
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確保上下貫通、執行有力。持續用黨的創新理論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發展黨內民主,健全和落實民主集中制,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調整不勝任現職干部,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常態化。強化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提高干部隊伍現代化建設本領。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激發干部隊伍內生動力和整體活力。統籌推進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狠剎各種不正之風,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深入開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加強對權力配置、運行的規范和監督。保持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堅定,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堅決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總體戰。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39
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保國家機關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確保人民群眾民主權利、合法權益得到維護和實現。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加強各種協商渠道協同配合,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健全基層民主制度,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工作機制。更好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作用,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青少年發展、婦女兒童事業發展政策保障。促進人權事業全面發展。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加強宗教事務治理法治化。全面貫徹黨的僑務政策,更好凝聚僑心僑力。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協同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強憲法法律實施和監督,完善維護國家法治統一制度機制。加強立法規劃和立法審查,提高立法質量。強化法治政府建設,全面落實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完善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機制。推進政法工作數字化平臺建設,強化跨部門執法司法協同和監督。規范司法權力運行,完善司法公正實現和評價機制,提高司法裁判公正性、穩定性、權威性。強化檢察監督,加強公益訴訟。依法保障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健全規范涉企執法長效機制,防止和糾正違規異地執法、趨利性執法。健全國家執行體制,有效解決“執行難”問題。加快涉外法治體系和能力建設,健全國際商事調解、仲裁、訴訟等機制。加強領導干部依法辦事監督檢查,完善綜合性法治評價工作機制。推進法治社會建設,營造全社會崇尚法治、恪守規則、尊重契約、維護公正的良好環境。
40
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提升港澳依法治理效能,促進港澳經濟社會發展。
41
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深入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決打擊“臺獨”分裂勢力,反對外部勢力干涉,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牢牢把握兩岸關系主導權主動權。
42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維護大國關系總體穩定,深化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治理倡議,引領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堅決反對霸權霸道霸凌行徑,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維護各國人民共同利益。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中國貢獻。
(來源:檢察日報正義網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